回到宿舍后,色准还要赶在熄灯前再温习一遍课本知识
四川新闻网阿坝9月17日讯(记者 雷兹 徐昭磊 周子铭 摄影报道) 晚上8点,下课铃声响起,红原县中学校园里传来一阵欢快的喧闹。高三学生色准回到宿舍,快速地收拾完后坐上床,拿出课本看起来,她要将当天所学的课堂内容再消化一遍,明年6月,这些知识将在考试中接受检验,并可能改变她一生的命运。
9月13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四川站)走进阿坝州红原县,四川新闻网记者来到红原县中学校采访。
红原县教育局副局长阳康宁正在介绍红原的教育状况
民族地区教育普及开花结果 牧民子弟入学积极
红原县是阿坝州的一个牧区县,地广人稀,全县目前拥有11个乡镇,人口共计4.7万余人,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8%。红原县教育局副局长阳康宁说,全县目前有16所中小学,其中中学两所,分别是红原县中学和红原县藏文中学;有14所小学,分散于县城和各个乡镇。阳康宁说,16所学校中,在校学生有8000人左右,其中14所学校实行“藏汉双语”教学。
四川藏区近年教育水平的提升,在红原得到很好体现。阳康宁介绍,今年高考,红原县双语类本科上线54人,其中,汉文考生本科上线11人,藏文考生全州文科状元出自红原县。看似较少的上线人数,其实在基于较少的人口基数和特殊环境来看,红原的高考成绩已经很不错了。阳康宁说,今年红原的高考成绩,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次。阳康宁还介绍,今年阿坝州双语类中考中,全州前50名里,红原县就占了17人,单科平均成绩在全州名列前茅。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普及推进。阳康宁说,近几年家长送孩子入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这种现象在几年前是很难出现的。”阳康宁回忆,以前每年开学时,学校都习惯性地要将学生入学报到时间延长一个星期,最多时要延长半个月才正式开展教学。
骑摩托车和马宣传义务教育 老师曾挨家入户做动员
阳康宁说,牧区的教育情况现在不一样了,学校开学按照一天的报到时间就已足够。阳康宁说,这个结果的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牧民的家都在很远的地方,加上游牧地点的不固定性,给入学动员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阳康宁还记得,很多年前,他和很多老师以及乡镇干部宣传义务教育,冬天的时候,他们骑着摩托车或者马,穿越大雪覆盖的草原,下到游牧点挨家入户动员,尽管十分努力,但由于个别牧民传统的思想观念限制,让他们吃了不少“闭门羹”。
“个别牧民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去放牧,也不愿送到学校接受教育。”阳康宁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教育的宣传普及,广大牧民感受到了读书的巨大作用。”阳康宁说,尤其是当看到越来越多的牧家子弟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后,牧民都愿意将子女送进学校。
“红原的小学入学率已经达到99.6%,高中阶段的入学率也越来越高。”阳康宁说,红原县的教育状况在逐年改变,2011年,红原县的两所中学学生增加到2000来人,到现在,已经超过了3000人。阳康宁说,红原当地的学前教育发展也较为迅速,各个乡镇都建立了中心幼儿园,另有3所村级幼儿园已经投入运行,入园率超过70%。
色准来自壤塘县,由于家离学校太远,她每学期只能回家一次
高三女生:时空距离磨不灭求学欲 未来想做设计师
教育状况改善的实事在藏区真实地发生着,不仅学生的入学积极性提高,在校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涨。
色准是红原县中学的一名寄宿制高三学生,家住阿坝州壤塘县。色准每学期只回家一次,“因为家离学校太远了。”色准说,每次从学校回家,她要花费两天时间,“先在红原坐班车到马尔康,中途歇一晚后第二天再转车回壤塘。”
长远的空间距离并没有打消像色准一样的很多农牧家庭子弟的求学欲望,在红原县中学,每天凌晨5点,学生们会在晨哨中起床开始跑步锻炼,7点左右便开始投入到一天的紧张学习中,直到晚上8点左右下自习。
色准今年18岁,是家里的长女,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她说,自己到过的最远的地方,是400多公里外的成都。色准说,她现在就读的是汉语班,在班上排名前列,明年6月,她将迎来高考。色准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考入西南民族大学,小姑娘说,等以后大学毕业,她还想当一名服装设计师。
红原县中学校长彭措达尔基介绍学校教学情况
教育扶贫进展加快 “一人成才”促“全家脱贫”
色准所在的中学,是红原县唯一的一所高完中,全校拥有985名学生,其中高中有9个班共430人,初中12个班。校长彭措达尔基说,近年来,到学校读书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学校已经满员。
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与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硬件配置形成鲜明对比。彭措达尔基说,由于学生来自较远的乡镇,学校实行寄宿制,85%的学生都是住校。彭措达尔基说,如今县中学有教职工106人。县上投入了财力物力,学校硬件设施较以前发生了极大变化。“部分学校正在扩建学生宿舍楼和教师周转房,其它学校也在按规划有序地推进项目建设。”阳康宁说,红原县城海拔3500余米,冬天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30多度,在寒冷的环境中学习是教育推进的一大挑战。“县城有条件的学校去年已实现集中供暖,教室、师生宿舍、办公室等都告别了以往靠煤炭和火炭取暖的历史。其他部分学校的供暖项目也正在逐步推进中。”阳康宁说。
阳康宁介绍,为了鼓励教育,红原县于2011年出台相关政策,争取部分财政资金实行教师终身从教奖励,对达到20年教龄及以上的老师进行奖励。据了解,今年红原县就拿出了98万元对教学工作突出和退休教师进行了奖励。
此外,为鼓励入学,红原县还实行高中阶段“两免一助”(免课本费、免杂费,国家助学金)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免课本费、免杂费、免文具费,生活补助)政策,“学生读书不仅不要钱,还可以享受补助,减轻家庭负担。”阳康宁说,学生成才工作后,还可以“反哺”家庭,加快脱贫步伐,很多学生学业结束后返乡工作,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出智慧力量,“一人成才、全家脱贫”的案例在牧区真实地发生着。
(作者: 编辑:赵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