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在两个地方设过办公地,一是上海,一是武汉。1927年中共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到武汉,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枢要地。
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军委、中央工委等多个中央机关都在汉办公,大部分办公点在江岸。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工作的重地,许多重大决定在这里作出,许多重要文献在这里诞生。
1927年初,与共产党合作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国民革命的重心由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党内要求中央机关迁往武汉的呼声渐渐高了起来。
早在1926年9月,中共中央即开始从各地抽调大批干部来汉工作,最早来武汉的张国焘被任命为中央驻汉代表。在此期间,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张太雷、恽代英、吴玉章亦按照中央指示抵汉指导工作,多位领导人在江岸留下足迹。
1927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从上海乘船到达革命的中心武汉,标志着中共中央机关完成了从上海到武汉的迁移。
即将开馆的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是当年的中共中央秘书厅所在地,这里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和秘书厅办公的地方,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等党的重要领导人在此从事过重要革命活动。陈独秀曾在这栋楼内住过三个月。
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前夕,中共中央被迫采取措施应变。总书记陈独秀秘密从此处撤出,其他领导人和工作人员也迅速转移他处。
红色中枢篇
党旗飘扬在江岸这片土地上
95年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次次书写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95年峥嵘岁月,一代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矢志不渝。
江岸区区域位置得天独厚。京汉铁路横贯南北,长江水道润泽全境。这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区,在近代历史上多次成为武汉乃至全国革命的中心。“二七”大罢工、收回英租界、“八七”会议……一系列重大事件在江岸酝酿发生。
风雨飘摇的岁月,毛泽东、周恩来、刘少齐、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等先辈在这片土地上举起镰刀斧头的旗帜,留下光辉足迹;黑云压城的年代,林祥谦、夏明翰、向警予等烈士,先后在这片土地上为理想献身,用鲜血捍卫真理。江岸这片土地铭刻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印记。
胜利街上那幢小楼,曾驻过中共中央机关;革命危难关头,党在鄱阳街召开了“八七”会议;寇深祸亟之时,国共在此再度合作;位于汉口东大门的岱家山,最早迎来解放的曙光。
历数这些传奇故事和人物,红色光芒的历史脉络在这里清晰可见,党旗高高飘扬在江岸这片土地上。
现今,江岸区拥有80余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拥有历经31年的“中华英烈凭吊周”等红色品牌教育活动。一处处旧址、故居,凸显了江岸这片土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一次次学习、探访,让我们对江岸这片红色土地爱得更加深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我们重温党的奋斗历程,进一步激发全区党员干部锐意进取、阔步前进的强大动力,努力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建设现代化高品质“支点武汉核心区”,在时代的历史长卷上谱写最新最美的篇章。
中共中央秘书厅旧址
地点:江岸区胜利街165号
1927年4月上旬,中共中央秘书厅设于汉口四民街(今江岸区胜利街)。这里是一栋三层楼的红砖洋房。房子临街开了两个小门,背后还有门通往附楼。
4月中旬,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从上海来到武汉,标志着中共中央机关完成了从上海到武汉的迁移。
陈独秀住在三楼中间,左右两边的房间,曾住过彭述之夫妇、蔡和森夫妇等。这里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和秘书厅办公的地方。
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军委等几乎所有中央机关都集中于此地办公。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等党的重要领导人在此从事革命活动。
虽然中共中央机关在此时间不长,但这里是当时党的“最高神经中枢”,其间,在武汉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许多筹备和组织工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当时党中央其他一些重要会议也大多在此召开。
毛泽东、李立三、张太雷、李富春、罗亦农、邓中夏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等,许多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及当时湖北周边各省党的负责人,都曾因工作到过这栋小楼。
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
地点:江岸区吉庆街126号
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在原辅义里27号(今江岸区吉庆街126号),瞿秋白在这栋小楼里筹备党的五大、为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序。
1927年3月,时任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宣传部委员的瞿秋白抵达武汉,先后主持中宣部和中共中央工作,并以该处作为中宣部办公地及其住所。
中宣部在汉期间经历了三个阶段。1927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中共“五大”召开前,瞿秋白负责党的宣传工作;中共“五大”后至“八七”会议前,蔡和森任中宣部部长,全面主持党的宣传工作。瞿秋白任党报委员会书记,分管党报、党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八七”会议至中央迁回上海前,瞿秋白全面主持党中央工作,分管农委和宣传部,任党报总编辑。
研究资料显示,中宣部在汉主要工作包括领导了《向导》周报和《汉口民国日报》;出版发行大量革命书刊;领导宣传、鼓动工作,筹备出版党的日报;加强部务建设,收集各种信息。
这一时期,中宣部机构扩大,人员增加,形成了强大的宣传队伍阵容。出版发行工作红红火火,开创了宣传工作新局面。同时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干部。
1927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将党中央机关迁回上海,同时成立中共中央长江局,管辖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安徽、陕西等省党的工作,罗亦农任书记。
中共中央长江局旧址
地点:江岸区珞珈山街12号
长江局的成员基本上都是湖北省委的负责人,为了工作方便,两个机关都设在洛加碑路12号(今江岸区珞珈山街12号)。毛泽东、罗章龙、王一飞、李维汉等人曾在此居住,一些外地来汉的中央委员也曾在这里作短暂停留。
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后成为湖南、湖北等省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它从这里向所辖各省发出许多重要指示,传达贯彻“八七”会议精神,指导各地党组织进行整顿、举行秋收暴动、开展武装斗争、发展土地革命。1927年底,长江局撤销,罗亦农等人先后调离湖北。
中央工委、妇女部等旧址
地点:江岸区友益街、江汉二路等地
1926年5月30日,中央常委决定以李立三、林育南、苏兆征、项英、刘少奇、王荷波、许白昊7人组成中央工委。中央工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友益街办公。另有说法后期迁至华商总会(江汉二路157号)。
1927年3月瞿秋白到江岸后不久,杨之华也来到江岸,仍为中央妇委书记。
中共中央组织部旧址
地点:江岸区铭新街等地
1927年,中组部在汉办公点有江岸区铭新街13号、贯中里等地。
中央机关迁汉后,1927年5月25日,中央常委决定张国焘任组织部长,不久又决定张国焘去河南视察并了解情况。6月下旬,李维汉到汉就任中央组织部部长。
中组部在汉期间主要负责发展党员,对各地党员进行登记核实,以及调配和安排干部工作。在汉时,第一次明确提出组织部工作计划。
资料显示,中共“五大”后至6月底,中共中央每一次会议几乎都研究人事干部问题,会后均由组织部安排落实。这一时期,中组部按照中央要求,为各省调度配备了大量工作人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党组织迅速转入地下,中组部按照中央规定,进行了转移疏散党员干部的工作。
有数据显示,1926年全国仅有中共党员1.3万多人,到1927年4月,全国的党员人数迅速壮大到5.7万多人。
中共中央军委旧址
地点:江岸区黄石路、尚德里等地
中央军委在武汉有四处办公地,其中两处在江岸区。汉口余记里(今江岸区黄石路附近)有一栋两层楼的房子曾是中央军委办公地点,周恩来到汉后就在这里居住和办公。中央军委还在尚德里等处办公。
中央军委在汉建全了部属机构,新成立了三个具体工作部门,包括秘书科、组织科、特务工作处即中央特科前身。
中央军委在汉时主要进行组织和联络工作。军委人员分别到各部队了解情况,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做政治工作,培养新的力量。
7月下旬,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任命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在军委会议上传达党中央决定后,派聂荣臻、贺昌等先赴九江做起义准备。周恩来随后离汉赴九江,军委大部分人员也离开武汉。
汉口中共中央领导人住地旧址
地点:江岸区天津路22号 德林公寓
德林公寓位于江岸区天津路22号,1925年由华侨王光投资兴建,是一幢四层楼的欧式风格建筑。“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德林公寓成了党在汉领导人的住处。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瞿秋白、李维汉和中央秘书邓小平等人避居德林公寓,在此运筹帷幄,力挽狂澜。
瞿秋白、李维汉等人在这里筹备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妥善安排干部转入地下。党的不少重要决议也是在这所公寓作出。1927年9月中共中央迁至上海,瞿秋白等人先后离开。
撰文 李婷 祝丽芳 文鹏远 刘三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作者: 编辑:赵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