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新时代湖北讲习所

建设生态文明专家讲习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2018-04-24 07:36:07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编者按】

继“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从严治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等四个讲习单元之后,本报“新时代湖北讲习所”专栏今起新推“建设生态文明”讲习单元,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约请省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习,推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提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2014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讲习嘉宾

常纪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参与《物权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立法工作。

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很多重大场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阐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章修正案增加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内容。“两山论”的提出,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上怎样的考量?

常纪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际上是强调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生态学方面的重要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愁”等朴实而又深刻的生态文明表述广为人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树立生态文明发展观,就是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如果被严重地或者不可逆转地污染破坏,必将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使环境容量和资源保障成为制约发展的明显短板。目前,公众环境意识日益觉醒,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过去的“盼温饱”“求生存”转变为现在的“盼环保”“求生态”,优美、清洁的生态环境既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可保障人民群众的社会权益。从国际层面上看,生态环境属于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利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考虑。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

记者: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和把握“两山论”中的辩证关系?

常纪文: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调研时,就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指引的是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的发展。通过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该论断的内涵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和发展。从最初的二者兼顾,到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再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毫不犹豫地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体现了党中央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绝不会再走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的老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一个复兴的民族必然是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和生态环境良好的民族。从历史上看,文明的衰退除了民族凝聚力和经济增长的衰退外,还伴随着生态环境的衰退。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相关实践也证明,适时保护环境不仅没有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且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破败不堪的自然环境是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是难以支撑地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只有修复绿水青山,才有基础激发生态溢出效应和发挥资源再生功能,保护健康,吸引投资,转化为财富。为此,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生态环境修复予以重点阐述,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环境保护要有历史责任感和历史紧迫感,要有可持续发展观即整体发展观、长远发展观和平衡发展观,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环境保护优先的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两山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发展,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就是对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道路的坚决纠正,是发展路线的科学回归。

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那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思路,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常纪文: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但是,如果绿水青山不能兑现金山银山,老百姓、企业、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就会受挫。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一个清洁优美、生活宜居的国家,利于招商引资,利于资本和技术集聚。生态环境改善了,国家和社会环境治理的成本降低了,社会健康成本也会降低,旅游等新兴业态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容量空间和资源供给也会得到保障。再次,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生产力落后即科技落后的表现,为了保护环境,还得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予以解决。通过科技创新,既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附加值,也可减少资源消耗,节约能源,削减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就是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社会规律和文化规律相一致的方式,争取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保护和促进生产力。

从实践来看,一些有地域优势的经济发达地区和有特色资源的风景名胜区,绿水青山通过民宿经济、旅游经济、产业经济等,已经变成了金山银山。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除了需要生态的本底基础好以外,通常需有地域比较优势、产业比较优势、人才比较优势、制度比较优势,并通过科学决策,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优势。而在欠发达地区,更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实践和脱贫攻坚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把绿水青山转化成财富的能力,让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

绿水青山要长效地转化为金山银山,需要有全社会的协调发展共识和共同参与。各地要在严守生态红线、严格遵守各项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探索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分享绿水青山保护形成的生态和资源红利,把绿水青山在严格的保护和充分的增值中变成金山银山,以此推动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深入,让“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的要求得到长久遵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付勤)

学思践悟

罗田燕儿谷创始人徐志新——

打造4A景区,让村民吃好“生态饭”

你看这山花烂漫、鸟叫虫鸣、水清鱼跃,燕儿谷这美好田园景象是不是令人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燕儿谷的人体会很深,遵循这一科学论断进行实践,燕儿谷有了今天的景象。

罗田燕儿谷,一条长12公里的山谷,涉及7个村,都是贫困村,其中生养我的燕窝垸村被戏称为“厌人垸”。2010年,我从北京回老家投资,下决心让这里大变样。我认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最适合燕儿谷这种没有工业只有青山绿水的贫困乡村,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如何让“绿水青山”带动经济发展,创造“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想,好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就是我们的生产力。

我们到燕儿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治理环境,修复生态,只有环境好了,才有人愿意来旅游,才能带来人气和财气。

贯穿燕儿谷的郭家河,原本村里的生活污水、养鸡场采石场的污水都直排河里,河水又臭又脏,鱼都死了。我们协调关停养鸡场、采石场,改造排污系统,修复河道生态。如今,河水清清,两岸青青,白鹤等候鸟也回来了;1200亩坡地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从当年的60%提高到现在83%以上;改造农户家的旱厕,改管网,建沼气,村里环境卫生好了,农户还解决了燃料问题,不用再砍树了。

为治理和修复环境,燕儿谷先后投入了3000万元左右,但这钱花得值,整个燕儿谷流域形成了生态链,连农户自己的蔬菜都不需要打农药了。燕儿谷的水清了、山绿了、村净了,游客来了。2015年开业后,燕儿谷景区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加,去年全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景区综合收入一季度同比翻了番。

习总书记的“两山论”不但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也指出了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必须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习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我们计划通过发展乡村游、研学基地、医养基地、苗木景观设计等产业,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养老服务“三驾马车”,让燕儿谷不受旅游淡季的制约,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生态饭”,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经过几年发展,燕儿谷成为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省级文明村、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7个贫困村也面貌一新,户均增收超过5000元。2016年底,燕窝垸村通过“村出列、户脱贫”验收,戴了几十年的贫困村帽子摘掉了。

燕儿谷的变化,让曾经外出的年轻人回归。这7个村一度只有2000人,目前变成了5800人。乡里乡外的一些博士、硕士等高级人才也被吸引而来,让燕儿谷充满了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我们下决心要将燕儿谷从目前的3A景区打造成国家4A景区,让这7个村更美、更富,尽快实现全面小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