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生态文明专家讲之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之魂_荆楚网
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专家讲之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之魂

发布时间:2018-05-03 07:17:56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嘉宾

徐鹤 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提要

在对待自然问题上,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有怎样的现实针对性?背后的意蕴在哪里?

徐鹤: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得形势十分严峻,如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近半数地下水水质较差。这是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共同向我们提出的新挑战: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

马克思认为,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根源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解除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就是化解人与自然的异化矛盾,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人类经济活动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和谐关系”,实质是传统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针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外部性生态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理解为人类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负外部性影响,经济活动应当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进行,发展模式应该从单向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发展,针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外部性行为,应当通过制度构建予以消除。一是明晰产权,如自然资源资产的确权;二是形成价格和成本补偿机制,如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使用额度初始配置和排放权交易,形成实际价格;三是外部成本内部化,如将生态环境影响纳入政绩考核,从而将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代价转化为行为决策者的内在成本。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在呼唤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化解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方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摒弃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中蕴涵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思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怎样的启示与意义?

徐鹤:从历史发展来看,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经历了一段较长的过程,人类社会也相应付出了沉重代价。工业革命时期,生产领域追求规模和数量的无限增长,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生态恶化。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哈丁提出“公地悲剧”,认为人类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个体行为将最终导致公共利益受损,人的自私本性和不追究环境成本的做法最终会导致人们共同生活和栖居的“公用地”失去承载力。经过了工业革命及对环境的初步认识,人们开始反思和研究环境问题和资源瓶颈。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揭露因工业发展产物带来的生态链永久性恶化等问题,引发了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当前,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与环境压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国应借鉴人类历史的经验及教训,摒弃片面“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充分重视并认识到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是所有物质财富的基础,通过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和谐,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更加注重思想观念转变和生态文明意识树立

记者: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提出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理解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断、新格局?

徐鹤: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建设,更是实践中机制体制的变革,是整体社会的系统性发展。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基础要素,生产力既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取决于科学技术,也取决于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提供生态产品,而且影响和决定着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留住发展后劲,破坏生态环境就是自断发展前途。

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的文明观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等的系统性革命。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而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没有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即使制定了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也可能面临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彻底的尴尬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也不仅是技术、资金、政策、法规、体制、管理问题,更是“人”的问题。任何文明归根结底是人的文明,人是环境行为的主体,生态文明的“灵魂”,是人对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