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图片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大包干纪念馆
发布时间:2017-04-20 23:14:37来源:湖北日报网进入电子报

  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冷的夜晚,小岗村的十八位庄稼汉,为了生存,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十八颗鲜红的手印,搞起了大包干。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为了纪念和弘扬大包干精神,于2005年建成大包干纪念馆,馆名由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万里在90岁高龄时,亲笔题写。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著名建筑学家齐康教授整体设计,整个展馆以翔实的图文资料,真实的再现大包干当年从酝酿到发生到发展的全过程。很多资料在国内是首次展出。

  整个展馆共分溯源、抉择、巨变、崛起、关爱五个部分。

  溯源展区

  讲述了小岗由来。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隶属小溪河镇,距凤阳县城30公里。建国初,小岗只有24户人家,与大严、小严三个自然村合成“大严村”。1955年成立互助组时,因地处岗地,故起名小岗互助组,小岗因此而得名。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毛泽东关于《办人民公社好》的讲话,掀起人民公社化高潮。8月17日至9月25日,短短48天,凤阳县就建立了14个人民公社和1个国营农场,并成立“凤阳人民公社(联社)”。小岗人和全国人民一样,沉浸在“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喜悦中,满腔热情的加入了“卫星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按照“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统一要求,进行大兵团作战。大兵团作战所到之处,吃大锅饭,各个生产队设公共食堂。小岗的公共食堂最初是社员随到随吃,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随着“大跃进”的启动,浮夸风盛行,各地纷纷“放卫星”。咱们看到展板上的这张人民日报当时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湖北麻城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小岗人说:“自打入了社,日子没好过,天天放卫星,肚子没饱过”

  随着浮夸风的蔓延,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三年自然灾害前,小岗共有34户,175人,90个劳动力,1100亩可耕地。三年自然灾害中,小岗饿死60人,有6户人家全部死亡,76人被迫外出逃荒要饭。当时凤阳的外流人口达180000人,大量土地抛荒。

  小岗坎坷:三年自然灾害之后,接踵而至是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在评公计分的年代里,生产“大呼隆”,分配上“吃大锅饭”,有的地饭还以政治表现代替劳动实绩。严重的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据小岗队生产分配表记载:十年浩劫期间,小岗人均收入不到30元,人均口粮不到200斤,每年都要吃国家5-8月的供应粮。最差的1968年,每人每天仅有2两8钱口粮、4分钱收入。为了生存,凤阳人不得不背起先辈们用过的花鼓,乞食卖艺,流浪四方。

  大包干的渊源

  救命的责任田:面对农村日益困难的局面,1960年下半年党中央开始调整农村政策。1961年3月,中共中央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各地“公共食堂”宣布解散,供给制消亡,卫星人民公社也被取消。同年9月,中共凤阳委根据上面的指示精神,开始推行“责任田”。责任田的核心是:定产到田,包工到户。推行责任田的当年,凤阳粮食总产达1.3亿斤,比1960年高出33﹪.个别农户通过辛勤劳作,家中还出现剩余。责任田让农民吃饱肚子,被小岗人称之为“救命田”

  然而好景不长,1962年,安徽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作出了必须坚决的把责任田改正过来的决定。农民心中虽然不舍,但面对强大的政治压力,深受小岗人们喜欢的责任田最终被取消了。责任田给小岗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为后来推行的大包干埋下深深的伏笔。

  马湖的“联产计酬”:1977年,凤阳县马湖公社书记詹绍周在社员的强烈要求下,暗地里对烟叶等经济作物实行“联产计酬”,这种做法有效的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后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上万里同志把马湖公社的“联产计酬”以书面的形式向中央做了推荐,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但在当时“联产计酬”与中央、省委的相关规定是相抵触的,针对当时的情况县委书记陈庭元采取“不制止,不宣传,不推广”的方法默许了“联产计酬”的做法,使小岗从“包产到组”滑向“包产到户”奠定了基础。

  安徽的“借地度荒”:1978年,安徽省又出现百年罕见的旱灾。安徽大部分地区也已经有十个月没有下雨了,直接受灾面积达6000万亩。9月安徽省委召开紧急会议,推出了借地度荒的政策:集体无法耕种的地可以借给社员耕种,谁种谁收,国家不分配征购任务;可以种蚕豆、蔬菜、也可以种粮食。借地度荒不仅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也为小岗实行“包干到户”起到重要启示作用。

  大包干的诞生

  小岗初尝试—“包干到组”:

  1976年10月,在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后,党和国家从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977年6月22号,万里同志从中央调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同志一直非常重视农村工作,一直非常关心凤阳,关心小岗。曾先后多次来到凤阳调研工作。万里在1977年11月20日制定的《省委六条》中指出,生产队可以组织临时的或固定的作业组,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间、定工分。。。,社员可以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根据安徽省委的指示精神,1978年凤阳部分地区推行“包干到组”生产责任制。小岗队将20户人家分成8个组,然而矛盾越明显。分组作业并没能从根本上打破“大锅饭”格局,没有扭转当时的被动局面。

  小岗闯禁区---“包干到户

  1978年12月一个普通的夜晚,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内,小岗村十八位庄稼汉召集开会,他们衣衫褴褛。有的眉头紧锁,有的沉着冷静,有的抽着烟…在那个阶级斗争极为敏感的年代里,在穷极饿怕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毅然决然的按下了十八颗鲜红的手印,签下了一张生死契约。或许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这一举动,中国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历史将在此刻定格。就在当晚,他们连夜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搞起了“大包干”。

  契约的内容寥寥数字,却震撼人心。“我们分田单干,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这十八位农民是:严俊昌、严宏昌、严立学、严国品、关友江、关友申、严家琪、严学昌、韩国云、关友章、严家芝、关廷珠、严立坤、严立华、严立富、严美昌、严金昌、严付昌。

  这十八位农民当年以托孤的方式,签下了这份生死契约,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书,现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让我们深深的记住他们。

  后来凤阳人把“大包干”编成歌谣,这就是文明全国的《大包干》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政策明令禁止:在当时的环境下搞大包干是冒着巨大的风险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党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但一次再伟大的会议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左”的禁锢尚未完全打破,仍制约着中国农村改革的健康发展。1979年的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中央4号、31号文件都明确规定:不允许分田单干。

  媒体正面交锋:由于民意和当时的红头文件相抵触,自大包干推行以来,具有很大争议性,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篇《三级所有,对为基础,应当稳定》文章中说:作业组只是一种劳动组织形式,像现在有些地方搞得包产到组,有点像一级核算单位了。现在实行的‘三级所有,对为基础’符合当前的农村情况,应充分稳定,不能随便变更。

  1980年的《农村工作通讯》第2、3期连续发表《分田单干必须纠正》和《包产到户是否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两篇文章,言辞尖锐的向支持“包产到户”者加压。

  大包干的突破

  “大包干”在小岗秘密推行以后,县委书记陈庭元和县委一班人为了规避“包干到户”、“分田单干”这些敏感字眼,巧妙地称“包产到户”为“大包干”。

  陈庭元在征得万里和当时的滁州地委书记王郁昭的首肯后,在全县“四干会”上宣布:凡是群众要求搞“大包干”的地方,都可以实行。很短的时间内,全县大部分社队搞起了“大包干”

  针对张浩来信,地位书记王郁昭感到问题严重,要求地委办公室起草了电话通知:春耕大忙已经开始,各种生产责任,不论什么形式一律不要变,到秋后看实际效果如何再定,如果有什么问题,由地委来负责。

  万里在得知此事后,于3月16日委托新华社记者张万舒打电话给凤阳的干部群众:大包干不要动,让实践来检验,如果能增产,明年还要搞。领导的一番话,稳住了民心,也稳住了大包干。

  1979年6月,万里来到凤阳调研“大包干”情况,陈庭元用了一句农民的顺口溜向他汇报了工作:大包干,正真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给干三五年,吃陈粮,少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粮库。万里听后说“我批准你们干三五年,错了我负责。”

  1979年12月,大包干实行一年,凤阳县委秘书吴庭美同志对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实行一年后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的调查》这份报告真实的反映了小岗人实行“大包干”一年来的成效。作者以极明显的态度阐明了要想医治凤阳贫穷的面貌,“大包干”是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这份报告辗转到了万里手中,万里说,我像看小说一样看了几遍。连声称好。此报告现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

  1980年1月,在安徽省召开的农业会议上,王郁昭作出了《顺应民心,积极引导》的发言,旗帜鲜明的提出要给大包干报户口,尽管当时中央文件了仍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但是万里在会上,仍就农村建立多种生产制的问题,明确指出:包产到户是责任制的一种形式。他为包产到户落了安徽“户口”。这次会议开过不多久,1月24号,万里就来到了小岗,当他看到小岗农民粮满仓时,非常高兴。

  1980年5月31日,小平同志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凤阳花鼓’中唱到的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次中央首长肯定“大包干”.

  至此,小岗人首创的农业“大包干”终于有了真正的合法地位。在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从此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再度开放了天津等14个大中港口城市;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的怀抱;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

  巨变

  小岗新貌

  小岗村的1979年:1979年,是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后喜获丰收的第一年:(可以根据需要挑几个数字介绍)

  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文革”期间年均产量的4倍;

  油料总产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

  交售粮食6.5万斤,自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

  交售油料2万斤,自合作化以来第一次超过任务80倍;

  归还贷款800元,小岗历史上第一次归还国家贷款;

  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

  小岗从过去到现在,一路走来农民编唱了很多的歌谣.从贫穷唱到富裕,从辛酸唱到幸福。如今的小岗又有这样一首歌谣:山野欢呼水也笑,花鼓声声歌如潮,党的政策威力大,如今小岗换新貌。1978年,小岗人均年收入仅22元。2007年达6000元,是1978年的270多倍。)

  凤阳新姿

  凤阳位于安徽省的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占地面积1949.5平方公里,人口74.5万。共辖15个乡镇,198行政村,26个农村社区和1个省级工业园。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取“丹凤朝阳“之意,赐名凤阳,一直沿用至今。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合徐、南洛高速穿境而过,并留有出口,京沪、淮南铁路留有站点,淮河52.5的黄金水道流经县境北侧。

  创业的热土(可以根据需要挑几条说)

  1、2005年12月,凤阳被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授予“全国玻璃工业优质原料基地”,优质石英砂储量达100亿吨,位居全国前列和华东之首。其中石英砂里还有的二氧化硅达到99%,品质优越。

  2、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玻璃产业集群;凤阳工业园区于2003年5月经滁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3、华环国际烟草、凤阳县散热器有限公司、东盾木业、金星化肥等一批企业蓬勃发展。

  改革的前沿

  1、历届凤阳政府始终以改革创新为原动力,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1999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凤阳在全国率先推行“两推一选”政策;

  2、深化农村改革(1999年试点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实行粮食直补、2007年1月推行农村综合改革);

  3、引博工程:新一届政府希望把凤阳打造成“政府博士流动站”,站是永远的,博士是流动的。下一步还想创新人才引进对象,比如请江浙发达地区的乡镇干部到凤阳挂职,同时还可以探索请发达地区知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到这里挂职。

  4、2006年试点新农村建设:2006年3月安徽科技学院的三名大学生来到小岗,通过从农民手里租种土地尝试种起了双孢菇。当年建35棚,占地28亩,2007年发展到179棚,占地150亩。

  5、根据政策我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旅游的胜境凤阳县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境内不仅人文资源丰厚,而且自然环境优美,尤以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神奇的狼巷迷谷、韭山溶洞以及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驰名海内外。近年来,凤阳县围绕“皇家、绿色和红色”等旅游资源,精心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2005年2月,凤阳县获得“安徽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称号。

  2、2007年1月,凤阳县获得中国县域旅游网等单位和部门颁发的“一生中要去的66个文化旅游大县”的荣誉。

  3、2006年以来创建成最佳旅游乡镇1个、优秀旅游乡镇1个、旅游乡镇4个,创建成4A级景区一个、3A级景区两个,创建成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3个。(组照)

  4、为了宣传凤阳文化2006年9月、2007年10月,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中外客人几万人。

  5、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凤阳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2007年6月,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连续四期报道韭山洞景区惊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比恐龙还早几亿年。它的出现对周围环境要求极高。特别是水质。水温一般在20-25度之间,要符合它生长的水质中矿物质的比例。2008年7月举办首届“桃花水母”旅游节。现在不仅韭山一带出现桃花水母,凤阳很多乡镇都有出现。

  6、明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合葬墓。被朱元璋认为是龙脉所在之地。陵墓中的32对石像生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堪称华夏一绝。2007年10月,明皇陵石刻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7、2008年3月,省政府批准凤阳建设新城区。坐落在凤阳老城墙附近。

  8、2008年凤阳参加在黄山举行的徽商大会,完成签约额33.8亿元。

  9、2006年第五届“村长”论坛在山西召开。小岗村以改革先行者不断寻求新突破被为中国十大名村之一。

  1、凤阳花鼓是植根于凤阳民间的艺术瑰宝。据说它的出现跟600年前朱元璋的一项“移民垦荒”的政策有关。1955年,欧家林、刘明英等建国后第一代花鼓女进京汇演,并到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被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誉为“东方芭蕾”。 2006年6月,凤阳花鼓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9月,凤阳县制作的一大一小两个花鼓,在第一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被授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2007年10月,在第二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凤阳被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曲艺之乡”。

  2、凤阳凤画。已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巨幅主题凤画《大包干·凤还巢》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福娃巡天图》被北京奥组委收藏。

  崛起

  小岗人知道大包干的荣誉只属于过去,只有宝贵的大包干精神才是他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宝贵财富。他们借势前行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之中,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区划调整2008年3月,凤阳县开展行政村区划调整,为了便于小岗村发展,小岗村与相邻的石马、严岗合并。目前,小岗村下辖23个村民组,拥有849户、3823人,耕地面积8713亩。到2020年,小岗村将和周边的韩赵、梨园、车庄等行政村合并,形成一个面积达29.4平方公里、人口达万人的中心村。

  产业调整为了改变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 2001年,在长江村的帮扶下,小岗建成了80亩的高科技葡萄示范园,目前已发展到600亩。近年来,通过加快小岗双孢菇生产园区、优质葡萄示范园、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以及生猪繁养场和龙虾养殖场等“三园两场”建设,现代农业迅速发展。

  土地流转为了优化资源,小岗在“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推动土地流转,逐步实现耕地向种地能手集中。这是土地集约后种植苗圃的照片。

  工业发展近年来,第二代小岗人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办起了小岗面业、钢构厂、装饰材料厂、节能电器公司等工业企业。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小岗工业园建设正加紧进行。

  如今的小岗正按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设施建设,发展小岗旅游业和跳出小岗求发展,着力办好工业园的三步走战略”稳步前进。

  关爱

  序:小岗村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小岗村的富裕进步,同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爱。

  领导关爱30年来,国家、省、市领导对小岗的发展十分关心和支持,各级领导多次到小岗视察工作。1998年9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温家宝、曾庆红、回良玉、王太华、方兆祥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小岗村视察。

  媒体关注在国内外各种新闻媒体的热情关注下,小岗村正健康发展。1、国内媒体: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安徽日报等。

  2,境外媒体,美国、韩国、英国、日本、荷兰、德国、香港、

  3、凤阳采访曾发表过反映小岗重要报道的记者。张万舒、温跃渊。

  友人关心中国各地名村的当家人不少都到过小岗村,给予小岗村大力支持。

  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党委书记郁全和多次来到小岗,感慨地说:“富起来的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小岗村。

  结束语

  农民的选择,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动力。大包干是在农民自发状态下产生的。小岗人率先实行的农业“大包干”不仅改变了中国农业长达二十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直接导致了“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的彻底解体,而且开启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闸门。

  小岗人的这种敢想、敢干、敢闯的精神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一样,成为当代中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大包干纪念馆的讲解到此结束,愿您此行不虚,此意长留。在凤阳期间心情愉快。

(作者:  编辑:肖梦吟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