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近日,由中央网信办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正式启动。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联合组织开展此次活动,旨在以“非遗”为切入点和主题,积极探索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形势下,如何主动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舆论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也是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更是浓郁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采访活动来到黔东南州,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动力。该州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3个保护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72个保护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2项242个保护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4项300个保护点,其国家级项目总数位列同级地州市第一,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州。
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众多精彩绝伦的中华“非遗”,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文脉赓续的重要象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重要的方式之一是将文化保护与市场推动相结合。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其就崛起了一批以“非遗”技艺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非遗”合作社,通过专业设计、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收购销售的方式,带动了数万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被人们称为“侗歌窝”的小黄村,“饭养身,歌养心”,村中几乎人人会唱歌,当天记者探访小黄村时就感受到了侗族大歌百人合唱的震撼场面:从三四岁的幼童到七八十岁的老者,不论男女,全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再比如息烽县的“非遗周末聚”,舞台上来自息烽县的男女青年们为观众展示属于本土特色的苗族芦笙舞、流长阳戏。台上载歌载舞,台下则有各种苗绣展台和非遗传承人现身吸睛,更有息烽特色小吃吸引游客的味蕾。
“非遗”传承和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为防止非遗项目失传,国家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今年1月,中办国办还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启动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随着制度不断健全,在新形势下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实实切切的投入,近年来以国家政策为引导,各地政府、各界机构广泛展开非遗主题多种项目实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比如黔剧《湄水长歌》、话剧《此心光明》等,都曾获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几天前也宣布,将提供500万元人民币,促进唐卡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弘扬优秀少数民族文化。
借助“互联网+”之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也变得更有活力。此次“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就有助于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生状态和脉络根源,用网络元素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用镜头、用笔墨、用声音充分展现中国非遗之美、展示非遗传承人和保护工作者的精气神,进一步唤起广大网民关注热情,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氛围。(秦豫)
(作者: 编辑:瞿祥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