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邱晓琴
从“中国制造”到“优质制造”,“工匠精神”正成为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筑梦之魂。随着“工匠精神”日益成为时代的强音,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注重如何打造“工匠精神”。
刚开始只有寥寥7人的创业团队,发展到掌握国内唯一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品牌的可折叠白内障人工晶体的民营企业,爱博诺德一直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在生产、检验、包装各个环节都提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也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
开发眼科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涉及到化学、光学、材料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领域,不仅需要高校博士、硕士毕业生,还需要将科研设想付诸产品研发的制造人才。这家创新型民营企业里,通过三个不同的人物故事、三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在他们身上同样可以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所在。
从“海归”到“千人计划”入选者——
解江冰:“国内不缺产品,只是缺乏好产品。单靠一项技术、一个人很难成就一家公司。”
解江冰博士讲述回国创业的故事
在中国,与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50%以上的国产化率相比,针对眼科领域的人工晶体国产化才刚刚起步,而这一步正是爱德诺德迈出的。
解江冰是爱博诺德的创始人兼董事长,2011年第七批“千人计划”入选者、北京市“海聚工程”入选者。2010年,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解江冰博士辞去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雅培公司首席科学家的高薪职位回国创业。“刚回国时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这个领域国内不缺乏产品,缺乏好产品。”解江冰说。
治疗白内障的可折叠人工晶体是长期被国外垄断、国内空白的医疗器械高值耗材,又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性产品。创业之初,解江冰就坚定研发生产以可折叠人工晶体为代表的眼科医疗产品为企业发展方向。2016年,可折叠人工晶体就被《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列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先进治疗设备重点产品。
在中国做医疗器械需要漫长的研发、临床和审批过程,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年选择在中关村昌平园创业,解江冰最看重的是北京市科研资源集中、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中关村成熟配套的创业支持政策,而昌平区医疗科技企业聚集的环境氛围,也让他最终决定落脚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目前,爱博诺德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多个可折叠人工晶体注册证、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制造、自主营销的民族品牌眼科医疗产品制造企业。
2011年,解江冰博士就获得了“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资助”项目5万元资金支持,2012年,得到“留学人员创业启动支持计划”20万元奖励支持。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说,这些支持的意义不亚于天使投资。
“质量要摆在创业的首位,用我们的产品,如果一百次手术都及格,但有一次不成功,人家只会记住你的产品出的问题。”解江冰认为,“公司要做长久,而不是一锤子买卖,质量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老板要做好表率,正大光明地做事,才能有好员工。”
解江冰在组建公司研发团队的过程中也认识到,民营科技企业如果从短期经济效益出发,以高薪职位和股权激励等利益驱动方式,快速组建由海内外精英人才组成的科研团队是突破产品研发阶段的捷径,但是企业技术和人才没有积累,科研、试制和工艺流程没有系统地经过检验,对于产品的深度开发和质量体系都会留下隐患。因此,解江冰始终坚持培养本土青年人才,为企业在眼科领域长期创新储备人才资源。
在解江冰看来,只会帮教授找资料、做试验的研究生只是一个“打工者”。因此,他鼓励员工争先做科研课题和技术研发项目的牵头人;一直以来,解江冰都会从国内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简历中筛选并亲自面试。“这个领域发展速度很快,靠一项技术、一个配方、一个人难成就一家公司,希望更多人才加入创新型民营企业。”解江兵说。
(作者: 编辑:连明明)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