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之八
在中共十九大召开前夕,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坚定有力的号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沧海横流、勇毅笃行
——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航程
日新月异、梦幻穿梭,中国的发展,恰如覆盖全国、走出国门的高铁,不断创造着新纪录。而引领这趟列车行稳致远的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格外引人入胜。正如西方媒体的评价,“西方最好还是研究一下中国戏剧般崛起背后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做出的论断,标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抵达了前所未有的崭新高度,也昭示着一种道路、一种理论、一种制度正在面临更大的前进机遇。
走过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摆在眼前的,既有“发展的问题”,又有“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以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凝聚共识、感召奋斗。
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书愈发清晰,路线图不断升级。
回首“很不平凡”的5年,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1000万,全面实现9年免费义务教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基本医疗保障网和养老保障网……在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重大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当中国登上联合国安理会讲台,代表全球140多个国家就共同努力消除贫困发表联合声明;当中国克服自身经济下行的压力,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超所有发达国家之和;当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设立,带动更多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搭上“全球化”的“快车”“便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宝库
2014年9月以来,一本中国书籍在海外的发行创造了“40年来没有出现过的盛况”。
截至2017年6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22个语种、25个版本、625万余册的发行量覆盖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一个个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战略部署与创新实践中,这些话风鲜活、观点鲜明的语句,不断刷新着世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发现。
以“中国梦”开篇,从作风建设和重拳反腐突破,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统领,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两翼,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担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治国理政着力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放眼党的长期执政、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蕴含着对世界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对中国发展方略的深邃思考,对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切关怀,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进入一个新境界。”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说。
5年来,在中国换挡变速、风险叠加的历史关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新思路寻找新出路、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新成果。
继往开来、守正出新
——承载伟大梦想的航船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仅剩3年多时间,在从“体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的过程中,如何既保证发展的速度让人民满意,又保证发展的成果为人民共享?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是一道更为艰难的治国理政课题。
从昨天走向今天,中国把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发展的成果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今人的奋斗之路。
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国还将把办好自己的事同世界人民的期盼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5年前,这庄严的承诺曾令13亿多人心潮澎湃。而今,它所标注的时空坐标既催人奋进,又发人警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指明方向。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说:“党的十九大将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既是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一次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也将对这个纲领的制定发挥基础性指导性的作用。”
96年前,眺望即将到来的曙光,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目光坚毅: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今天,面向民族伟大复兴,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开辟通向真理的道路。
(据新华社北京24日电)
(作者: 编辑:连明明)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