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治国理政进行时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抵耳村的山水问答

发布时间:2017-09-13 14:57:04来源:当代先锋网

文/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程星

“日子怎么才能好起来?”在六枝特区落别乡抵耳村,村民守着家门口的山水无数次地问。

如今,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抵耳村山脚种樱桃,山上种茶树,清澈的天然水引到村里游泳池中。炎热季节,一到周末每天仅游泳池门票收入就有一万多元。村里不到半米宽的泥巴路,已全换成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多数村民都修建起漂亮高大的楼房。

日子越过越好,抵耳村人曾经的追问,在这片土地上的山水间找到了答案。

\

抵耳村山脚下修建起漂亮的民居。

“山还在那里,但山已不是那座山”

抵耳村村寨中,坐落着许多座小山丘,抵耳村的民居就星罗棋布地分散在这些山下。

今年是陈德超在抵耳村任村委会主任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来,他看着这些山丘慢慢改变着抵耳村人的生活。

因为粮食产量低,土地撂荒、无人管种,荒草满山——这是抵耳村的旧貌。

2012年,听说大禹王农业公司要流转土地种植樱桃,陈德超赶紧找上门去,自我推荐:“我们抵耳村最适合种樱桃”。的确,抵耳村的樱桃在当地是出了名的,皮薄汁多,味道甜。

公司带着专家来检测土壤,最终以每亩800元价格流转靠近山脚土地1200亩,并和村里签下30年合同,“土地流转费每5年递增一次,每次增加200元”。陈德超说:“到明年,每亩流转费就有1000块钱了。”

抵耳村53岁的村民伍国海,因为腿有残疾劳动不便,曾将家里3亩地送给别人耕种,每年收回的粮食还不够吃。土地流转出去后,他算了一下账,“比以前划算多了”。

种下樱桃树后不久,抵耳村又引进了六枝朝华农业科技公司——在山顶上种茶叶,这次流转出去850亩土地。

樱桃园和茶叶基地建起来后,共惠及300多户村民,其中贫困户占三分之一。除了每年的固定流转费,公司还优先聘用当地村民到基地务工,每人每天按工作量大小和劳动强度领取70至100元薪酬。

韦永琴家是抵耳村的贫困户,家里6亩多土地流转出去后,她自己就在樱桃园里务工,施肥、除草、剪枝……算起来,一个月有2000多元工资,家里有了固定收入。

如今,山上的茶叶、山脚的樱桃,已成为抵耳村的一道风景。尤其是春天樱桃花开时节,吸引很多游客来赏花;等到樱桃成熟季又有很多人前来采摘。陈德超说:“第一年樱桃节,第一天就来了3万多人。”

“山脚种樱桃,山顶种茶叶,山腰也不能空着。”陈德超说,村里多年来通过村集体土地流转和公益林管护金的积累,已有50余万元村集体资金。“我们要成立自己的公司,发展自己的产业”,目前,抵耳村正邀请专家考察,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山还在那里,但山已不是那座山。”村里计划,还要发展林下经济,养上跑山鸡或是小香猪,把山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

抵耳村1300平方米的浪波湾游泳池。(抵耳村村委会供图)

“荒山里的水,派上了大用场”

24岁的艾倩是抵耳村党支部书记,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她,没有想到村里的天然水有一天会派上大用场。

“原本只是荒山涵洞里的水,要用水泵才能抽出来。”艾倩说,因为附近没有人家,水源一直闲置。近年来,荒山附近新建房屋,村民开始启用水源。

2016年,随着落别乡小城镇项目建设“1+N”项目的实施,抵耳村争取到项目并根据村里的地形特点规划了1300平方米的浪波湾游泳池,水源便来自荒山里的水。

目前,在落别乡“四村一居”联建规划下,抵耳村与牛角村、落别村、木厂村、落别居委会成立联村党委,组建了六枝特区浪哨旅游文化公司。通过联村党委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集中“四村一居”人力、物力、财力,在脱贫路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引导产业连片发展,规模化经营。

“牛角村的婚纱摄影基地、落别村的温泉、木厂村的茶园、抵耳村的游泳池。”艾倩说,落别乡的旅游业已经由点变线,由线变面,形成了产业生态链,而抵耳村的游泳池在夏季是最热的点。“一张门票20元。从今年6月24号试营业以来,夏季平均每天收入8000元左右,周末时,仅门票收入就不低于1.5万元。”

\

现在,游泳池已安排11个贫困户家庭的村民就业。(抵耳村村委会供图)

现在,游泳池已安排11个贫困户家庭的村民就业。 薛明刚和80多岁的母亲住在一起,家里几乎没有经济来源。游泳池开业后,他做保安和救生员工作,每月工资2400元。“再加上自己申请特惠贷入股,每年可分红3000元”,薛明刚家一下子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和游泳池同期建起来的还有樱园山庄餐馆,640多平方米的餐馆有3层楼,16个包房。艾倩说,试营业以来,来吃饭的游客络绎不绝。

“扶贫不是独角戏, 而是集体舞”

“扶贫不是独角戏,而是集体舞。”陈德超对扶贫工作深有感触,“扶贫先扶志,我们主要还是精神帮扶,引导发展思路,关键还要靠老百姓自己。”

目前,抵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6户795人,未脱贫贫困户74户248人。“我们已对全村196户贫困户进行包保联系全覆盖、帮扶措施覆盖、产业发展全覆盖。”陈德超说,村里成立了脱贫攻坚小分队,负责联系村的乡领导任队长,村支两委成员以及下派乡干部任队员,采用“双重包保责任制”。乡干部包保的农户同时还有一名村干部包保,方便及时了解贫困户生活生产困难。

村里还建立贫困户动态销号管理台账,攻坚小分队成员制定包保贫困户问题倒逼制度。包保责任人每周回访一次,每月算账一次,将贫困户面临的生活困难逐一解决、逐一销号。

\

抵耳村640多平方米的樱园山庄餐馆。

有村民曾经“见酒就喝,一喝就醉 ”。通过艾倩多次劝导,情况慢慢发生了转变。“游泳池开业后,村里让他去做保安。每天早上来得最早,晚上走得最晚,特别负责。”

村里还进行党员示范助脱贫,实行“联一扶二帮三”机制,每名创业党员联系1户带动户、扶持2户示范户、帮助3户贫困户。村支部委员张顺棚在外包工做建筑,同时带着8个贫困户家庭的村民外出务工,每人每月收入4000元。

此外,村里还组织导游、自主创业等培训,帮助农户拓宽发展思路。参加培训的村民卢井珍是布依族,会蜡染刺绣,还会做传统布依美食。她说村里游客越来越多了,再攒点钱就自己开农家乐。

“下一步,要依托我们的好山好水打造田园综合体,植入农事体验项目;同时,将村寨传统布依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庭院经济。”艾倩说,要让抵耳村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致富。

采访结束时,这位年轻的支书还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抵耳村今年将顺利实现减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