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菇盘活大产业” 政企合力打造金融扶贫卢氏模式
豫西多山。到了三门峡市西南方向,豫陕结合处的卢氏县,更为壮丽:这里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途经崤山、熊耳山、伏牛山,一路山峦起伏,河流环绕其间。面积大、海拔高、人口密度小,让卢氏素有河南“小西藏”之称;然而,作为革命老区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客观条件,却制约着卢氏经济发展。2017年起,作为河南的金融扶贫试验区,卢氏开始探索出一条“政银联动、风险共担、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金融扶贫卢氏模式。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王姝/文 李新华/图
从厂房到大棚:一只香菇的“镀金”之旅
山区多木材、昼夜温差大,使卢氏拥有种植香菇的传统。过去,村民依靠个人经验单打独斗,香菇一年只出一到两季,销售情况受天气和市场影响大。2017年起,通过生产模式的改革和技术改造,如今的卢氏香菇产业,全面转型提升,形成了“按季生产、干鲜交替、全年有菇、四季上市”的新模式。
在卢氏县东明镇涧北食用菌菌棒加工基地,一批批木材,正经历“涅槃”,成为能长出香菇的菌棒。
“在这里将原材料进行搅拌预处理,装袋灭菌后,就可以制作菌种了。”卢氏德海菌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在菌种制作厂房,记者看到,灭菌后的木棒,经过接种成为菌棒,随后被放入培养房,通过控制系统调解上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90到120天后,管理人员会将其取出,进行备货、预冷和发货。”负责人表示,标准化生产使染菌率保持在千分之二以内,出菇产量比农户高20%以上。
这些菌棒为村民带来哪些实惠?记者来到杜关镇民湾村出菇基地。
基地的收益明细表上,记录着第一茬香菇的收入明细,最低的一个棚收入15000元,最高的因包了七个棚,收入达到近200000元。
走进其中一个大棚,棚内铁架纵横,上面铺满长着香菇的菌块,村民胡卢霞正在查看香菇的长势。
“这是今年第二茬。这段时间天好,注了水很快就出菇了。”胡卢霞满意地说,今年是她承包香菇大棚的第一年,第一茬香菇已经获得了两万七千多元的收入,第二茬也在持续收获中。
胡卢霞告诉记者,自己常年在家看孩子,总想着做点什么。2017年,信念集团在村里建立出菇基地,免费向贫困户提供大棚,出售给他们培养好的菌棒,还配备了技术指导员,第一年,她选择了观望。看到邻居崔彩朋种得不错,纯收入达到两万多,胡卢霞和丈夫商量着,在今年承包了六个大棚。
“一个棚可以装9240个菌棒,一棒出六两多斤香菇,一年出三四茬。香菇按等级两元到八元一斤,如果每棒的收益低于1元,公司会保底回收,补足差价。”胡卢霞说。
政企合作探索带贫模式 金融扶贫助力产业发展
卢氏的香菇产业只是一个缩影。2017年起,该县探索出四种带贫模式:一种是劳务增收模式,即政府提供金融扶贫贷款,企业、合作社自行发展,农户参与务工,薪金增收脱贫;第二种是订单农业模式,农户、合作社贷款订料,以保险跟进,防控灾害,企业进行跟踪指导,并对农产品以保护价格回收;第三种是合作经营模式,企业、合作社贷款购建设施,农户订料投入生产,统一技术保障收购,双方收益按股分成;第四种是产权 劳务模式。企业和合作社贷款发展产业,农户资产有偿使用,参与企业劳务增收,租金股金薪金脱贫。
作为该县的主要带贫企业,信念集团建设了涧北食用菌菌棒加工基地、杜关镇民湾村出菇基地等产业园,向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提供大棚,农户可以通过小额扶贫贷款或自筹资金,订购菌棒种植香菇(非贫困户5元/棒、贫困户4.8元/棒),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实行保底价回收。无力承包大棚的贫困户,也可以申请就业岗位。
信念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前期的资金,是通过“政银企”贷款互助模式筹集的,即“政府 银行 企业”,政府出资30%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企业出资70%设立互助担保基金,建立企业互助担保风险补偿金基金池,由银行按不超过10倍的比例放大投放贷款,解决企业大额融资需求。
这种方式,撬动了企业在该县的发展力量。截至今年7月底,像信念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卢氏已经培育了44家,此外还发展合作社1439家,建成培训就业基地19个、产业扶贫基地176个、扶贫增收大棚1213座。在2018年该县的规划中,还将建设培训基地23个、产业扶贫基地189个、增收大棚2342个。
建立利益联结抵御信贷风险 让银行从“不敢贷”转为“快放贷”
截至今年8月20日,卢氏县新增金融扶贫贷款突破13亿元,是去年底8818万元的14.7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9591户、4.70亿元,贫困户户贷率54.7%;合作社贷款131家、4.03亿元;龙头企业贷款24家、4.26亿元,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共带动贫困户7382户。
宏大的产业发展下,无数个贫困家庭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文峪乡石桥村,贫困户范红社夫妻双方年老有病,2017年上半年,在县邮储银行申请小额扶贫贷款4万元发展反季节蔬菜,解决了大棚修缮、材料购买等资金难题。当年,全家依托大棚蔬菜收入3万多元。在官坡镇蔡家沟村,贫困户叶苏红,父母年迈,丈夫患病,2017年在县邮储银行申请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自己发展食用菌5000袋,当年收入超过2万。
回溯进行金融扶贫初始,卢氏县委书记王清华介绍,2017年以前,卢氏县6家金融机构中,只有农商行1家在乡镇设有服务网点,平均每名信贷员要服务1000余户3000余人,服务跟不上;信用贷款的前提是信用,缺乏有效的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机制,免抵押、免担保的贷款方式,使得金融机构风险难控;贫困户抗风险能力差,且利率差额小,银行不放心,也缺乏放贷积极性。
“国家在2014年3月就已经出台了‘5万元以下、3年之内、2免1贴’优惠政策。中央小额扶贫信贷政策含金量很高,但在实施过程中,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障碍。”王清华认为,在精准要求提高的现状下,应实施项目带动,突出主导产业,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基地承载”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 基地模式,化解农户“单打独斗”发展产业带来的风险,将贫困群众融入基地、嵌入产业链,实现带动脱贫。
利用贷款,该县发挥当地优势育产业、围绕主导产业选项目,培育以果、牧、菌、药、菜等为重点的绿色农业,以农副产品、中药材深加工等为重点的特色工业,以生态旅游和电子商务为重点的服务业。
为解决信贷服务问题,该县建设了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体系,全县农村金融服务人员由原先的118人增加到近2000人,实行“村部初审、乡站审核、中心推荐(农信担核保)、银行放款”的贷款流程,贷款时间从过去最少半个月,缩短到4个工作日。
与金融服务体系一起建立的,还有全县的信用信息大数据库。根据13类144项定量指标,该县对农户进行全方位信息采集,对每一个人建立信用档案,根据不同的分值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给予5万至20万元纯信用额度。信息系统与银行的数据库融合后,实现了信息查询、“一站式”网上贷款服务功能。
为了防控贷款风险,卢氏建设风险防控体系,建立服务体系监控、风险分担缓释、保险跟进防范、文明诚信激励、惩戒约束熔断五大机制,从贷前信用审核、贷中用途管理到贷后违约追责全程把控,最大限度降低贷后风险,推动银行从“不敢贷”变为“快放贷”。
针对不同的贷款群体,该县提供了“四位一体”、“政银保”、“政银企”、“政融保”四种合作模式,由政府、企业、银行、保险、担保集团、融资等主体参与,按照不同比例分担贷后风险。
稳得住 能致富 有尊严 卢氏开启易地搬迁 2.0 时代
“三山三河两流域、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国家级贫困县卢氏的真实写照。在“十三五”计划中,该县拟搬迁对象9277户33866人。2016年安置2306户9268人,2017年安置4423户16201人,2018年安置2548户8397人,提前一年完成任务。
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下,群众不仅迎来新的居住环境,还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收获尊严感与幸福感。卢氏,正迎来易地搬迁的2.0时代。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王姝/文 李新华/图
“私人定制”“一站式”服务 助力家门口就业
9月30日早晨,暖阳尚未融化山中寒意,卢氏县官道口社区广场已十分热闹。段瑞霞带着6岁的儿子,在健身队伍里活动了一圈回到家中。125平方米的房子,家具齐全,通透敞亮。
段瑞霞一家五口通过易地搬迁,去年从山里的土坯房搬到官道口社区。“搬家后离学校很近。等孩子上学了,想在服装厂或电子加工厂找个工作。”段瑞霞说。
由于多林地少耕地,官道口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914户3141人,山中多危房,官道口村也成为重点搬迁村。通过2017年11月和2018年5月先后二次分房,目前搬迁入住贫困群众277户1022人。
“搬得出”只是搬迁工作的第一步。离开土地的群众,生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环绕社区的山中,一个个标志牌格外显眼,那是社区的无刺花椒种植基地。村支书李海亭介绍,这里栽植花椒850亩,套种中药材500余亩,通过合作社带贫、金融扶贫贷款入股或劳务输出,带动搬迁户创收。
随着招商引资的开展,服装加工车间与绢花加工车间先后落地,前期就解决了50余人的务工问题。
在社区培训室,村民正分两批,接受按摩和厨艺培训。“搬迁来的居民,外出务工的占三分之一,能做零工的占三分之一,提供公益岗位的占三分之一,闲人不多。谁有工作需求,都可以来登记,我们每月组织培训,让搬迁户有稳定收益,做到稳定脱贫。”李海亭说。
王斌是原黑牛村的贫困户,以前种玉米、烟叶,收入微薄。到新社区后,他看到不少人用上了太阳能,就考虑着创业。镇政府将除党政办公室以外的所有政府职能部门集中到搬迁社区,“一站式”办理各项业务。在这里,王斌就拿到了5万元贴息贷款,开始代理某太阳能品牌。
在李海亭的建议下,王斌为社区居民义务修理水电。如今谁家水电坏了,都会拨打“小王”电话;有人要安装太阳能,第一个想到的,自然也是他。
从“幸福园”到“双扶驿站”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官道口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外,一排路灯很特别:每一根路灯下挂着一面旗子,上面贴着不同的照片。这些照片,不是领导、伟人,而是社区居民。“这是我们的‘六好居民’,”李海亭骄傲地说,“他们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但能够安居乐业、敬老孝亲、团结邻里,也值得尊敬和宣扬。”
在李海亭看来,随着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村民风貌有了巨大改变。
2017年,官道口村第一批村民搬迁至社区,李海亭立刻感受到他们和原居民的差异:公共卫生意识不强、难以融入群体。社区开始从组织入手,提高搬迁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在官道口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张贴着党员、楼长、单元长、公益岗位、志愿者服务团队的管理信息。紧邻党群服务中心的是五新讲习所、双扶驿站、社区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
在双扶驿站,有居民正拿着积分卡,兑换生活用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积分制度,贫困户在配合工作、爱护卫生、敬老爱亲等方面表现良好,可以获得相应积分,一分等值一元,每周五可兑换相应的商品。
“我们组织一支社区工作队,由工作人员、党员、热心居民组成,加强与村民的联络,让他们尽快融入社区。”李海亭说。在爱心志愿者的档案中,有家庭调解员、红娘、理发师等。厚厚的爱心志愿者活动记录本中,记录着志愿者们服务的场景。他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这是志愿者段爱群在幸福园为老人洗衣服。”幸福园是专为深度困难的老人建的,依靠公益岗位和志愿者团队,帮助老人正常生活。
李海亭告诉记者,2018年幸福园建成后,前三个月由其个人垫资运营,到了8月下旬,社区举办“六好家庭表彰晚会”。晚会现场,社区为幸福园筹集到十几万元的运营资金。
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 让村民搬得有尊严
这个“十一”,卢氏县发改委工作人员邹向前是在横涧社区度过的。“搬迁群众物品较多,我们派人、车帮助他们运送往来,‘十一’虽然是假期,对村民来说是农闲时间,集中搬迁效率更高”。
在搬迁现场,村民正排队办理入住手续。先裕村村民宋随红拿着水电单,露出笑容:“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现在搬进了干净的楼房。”不光是宋随红这样的一家子,一些独居村民,也有了新住所。在杜荆河畔社区中,有一排一人居的搬迁房,不少人是因病致贫或者年迈致贫。
“大部分贫困户是愿意做事的,我们要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搬得有尊严。”杜关乡党委副书记陈展介绍,通过保洁员、门卫等公益岗位,很多原本被认为“懒”的贫困户,实现了“自食其力”,变得“勤快”起来。
和官道口社区一样,横涧社区和杜荆河畔社区内,也设有产业基地与扶贫车间。产业集聚区的建立,为横涧社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杜关镇通过招商引资,在安置社区附近配套建设的香菇生产、蔬菜种植为主的扶贫产业基地,采取“龙头企业 基地 致富能手 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订单农业、托管代养、劳务增收等模式,帮助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增收脱贫。此外,该镇还围绕“果、牧、烟、菌、药、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核桃、连翘两大长效产业,巩固烟叶、畜牧等传统产业,发展食用菌、反季节观赏桃、卢氏鸡等特色产业,引导发展光伏等新兴产业,突出了“搬迁”与“发展”两个重点。
比县政府气派的是这里 两年内卢氏 60 所学校改头换面
地处豫西边陲,在全省53个贫困县中,位居4个深度贫困县之首,通过“扶贫先扶智”,使这里的学校在两年内改头换面,成为全县最好的建筑;在教育先行的理念下,卢氏全面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得乡村教育实现“弯道超车”。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王姝/文 李新华/图
60 所学校改头换面
9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卢氏一小。上课时间,校园一片寂静。这个占地48亩的小学,囊括了教学楼、综合楼、餐厅楼、公寓楼、塑胶运动场等。走进综合楼,计算机室、理科实验室、音乐室、美工室、阅读室、科技室、劳技室,设备一应俱全。
卢氏一小四年级语文老师杜爱芬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后,她兼职心理咨询老师。翻开档案其中一页,记载着四年级一班学生张峰(化名)的心理健康辅导情况。她告诉记者,张峰比较自卑,与人交往十分羞怯,即使有了成绩,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和他谈心,我找到了问题症结。后来,我经常在课堂上鼓励他发言。有一次,他回答对了一个难题,同学们由衷发出了赞叹,他第一次露出开心的笑容。从那以后,他的性格发生很大变化,成绩也有了飞跃。”杜爱芬说。
作为该县教育均衡重点工程,卢氏小学在2017年7月开学,也为各村小学树立了标杆。
在横涧乡横涧中心小学,教室功能设置与卢氏一小相同,只不过根据学生数量,缩小了规模。四人一间的学生宿舍宽敞明亮,生活用品摆放整齐。五年级学生岳锦东告诉记者,住校后自己有更多时间和同学一起学习、游戏,还学会了做家务,回家后,奶奶直夸他“长大了”。
在卢氏,学校崭新的楼房与县政府低矮的平房形成鲜明对比,也正是“教育先行”的理念,让他们在一年多的时间,改善了60所学校的办学条件。
据该县教育局局长张锐峰介绍,卢氏将教育纳入全县发展规划、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县人大政协检查评议及视察调研工作重点、“十项民生工程”中,将教育经费纳入专户管理,并出台了教育项目建设用地参照扶贫安置点建设“先行用地、后补手续”的办法,为教育项目建设开辟了绿色通道。
张锐峰告诉记者,近年,卢氏县整合中央、省、市财政资金2.33亿元,通过县扶贫开发公司与国开行河南省分行融资7.2亿元,共投入资金9.53亿元,解决45个易地新建和改扩建教育扶贫建设资金难题,投入资金6441万元,用于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改善。
在“教育先行”理念下,26栋教学楼、32栋综合楼、20栋宿舍楼、21栋餐厅拔地而起,总建筑面积达21.5万平方米;24个运动场全面建成,总面积16.03万平方米。今年6月11日~13日,河南省政府对该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结果为全面达标。
互联网 教育 乡村教育实现弯道超车
9月30日傍晚,余晖落在卢氏县官道口中学的操场上。新铺的塑胶跑道,味道还未散去。八年级体育老师马建川正在检修篮球架,衣服上沾满灰尘。
今年7月,官道口中学搬进新校区,马建川比以前忙碌了很多,但是他觉得“忙得高兴”。“以前虽然体育课程是按照标准开设的,但因为操场小,设备不全,有些课程不好开展。现在,我们的操场跟城里的一样好了。”
在官道口中学食堂,八(1)班的苏小鸽和八(2)班的韩丽萍正在吃饭。今天的晚餐是大拉皮、蔬菜和麦仁粥。“一楼和二楼的饭菜不一样,可以自己选。”苏小鸽告诉记者,午餐是免费的,早晚餐一个月一百元左右。以前老校区食堂小,菜品少,还要自带餐具;现在食堂有了消毒餐具,既卫生又方便。
在图书室内,一排排新书分门别类,阅读区温馨舒适。管理员张卢霞也是该校语文老师。张卢霞说:“来到新学校,学生行为举止更文明了,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图书室开放后,每天都有两三百人来借阅。”
作为在基层工作多年的教师,张卢霞感受到,越来越多的资源向基层学校倾斜:“比如实验室、劳动技能室的设备越来越齐全,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CCtalk的使用,不仅能让学生在线听名师课程,老师也能在讲课后,通过录播视频回看,改进不足。”
张卢霞说的“CCtalk”,是该县2016年引进的线上教育平台。在卢氏县,除了少数深山区,以沪江“CCTalk”为代表的“互联网 ”教育平台,已覆盖90%的学校和教学点。
每周网络直播定时开课,全县几千名教师在网上同步培训、教研,一线教师纷纷为学生开展网络云课堂,一些缺乏音美教师的偏远教学点,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享受专业的艺术课程。
该县教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该平台运用的当年冬天,三门峡普降大雪,按照惯例,地处深山区的卢氏县不少中小学都要暂时停课。在三门峡市局的组织下,该市教师为中小学生“众筹”了30节网络直播课程,通过平台,孩子们在家里照常听课,老师们也可随时与学生交流。
随着卢氏县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互联网 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县,网络协同备课、赛课、观课议课、综合实践活动展播等已实现常态化。张锐峰介绍,卢氏规划资金近亿元促进信息化建设。今年5月,新建设的65个云桌面计算机教室、35个网络录直播教室、1050套班班通多媒体设备投入使用。
有了硬件保障,信息技术与教育实现了深度融合。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该县共录课5607节,其中8节课获国家级优质课,102节课获省级优质课,1284节课获市级优质课。卢氏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被省教育厅作为区域典型案例向教育部推荐,德育工作案例《让绿色德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找到生长的土壤》,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拔“穷根” 先把教育抓好
“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如今在卢氏,教育扶贫已经成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8年,卢氏共资助学生10558人次,发放资助金757.753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455人,资金1635.32 万元。为了留住乡村教师,卢氏在全省率先实行乡村教师差别化生活补助政策,拿出430余万元为1900余名乡村教师最低补助50元/月,最高补助900元/月;以每人1万元标准资助贫困教师36人,投资420万元建设周转宿舍77套,解决贫困教师生活困难及特岗教师、支教教师的住宿问题。在“越往基层待遇越好地位越高”的激励机制下,教师节表彰的优秀教师中乡村教师占比达63%,职称晋升指标乡村教师占比达55%。为了提升教师素质,该县采取顶岗置换、高端外出、混合式研修、送教下乡、校本培训等形式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培训24次,参训人数16178人次。
职业教育的发展,让知识直接变成脱贫致富的生产力。
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卢氏建立了贫困家庭学生就业援助机制。卢氏职专与北京怀柔职专建立一体化联合办学机制,与北京、苏州等地企业深度合作,学生就业率达100%,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在卢氏,还有很多乡镇成人文化学校。通过开展电子商务、食用菌等培训,累计举办精准脱贫培训班30余批次,培训4000余人次,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技术人才。
记者手记
玻璃栈道“飞渡”千里洛河 船行双龙湾看尽漫山秋色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王姝
10月18日上午,全国融媒体看河南团队来到三门峡市卢氏县双龙湾镇,看双龙湾漫山秋色,在东虎岭聆听山村复兴故事。
秦岭东脉,洛河源头,大小龙头两座山峰在洛河间起伏。山中秋晚,枫叶在绿、黄、红三色间过渡。 拾级而上,回首见连绵山脉间,红柿挂满山头。行至山峰,忽见玻璃吊桥凌空飞架,横贯洛河。置身其中,桥下山势险峻,河流蜿蜒。下山登船,两岸山色树影,瀑布高悬,拍打在沿岸怪石上,激起千堆雪。不难想象,夜幕降临时,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星月同辉”的中原第一夜景,又是另一番气象。
在双龙湾风景区,山谷、岩洞、瀑布、沙滩,幻化出集北方雄浑与南方婉约的风景,吸引媒体与游客接踵而至。
卢氏县因地处中国大陆中央造山带的经典区段,境内四千余座山峰错落,两千多条河流纵横,分布着众多地质奇观。近年,该县立足资源优势,建成豫西大峡谷和双龙湾两个4A景区,在建十多个文化旅游景点,打造“全国双胞胎漂流大赛”、“中国中西部亲水狂欢节”等品牌节会,昔日荒凉的大山,成为地区热门景点。
动能穿越玻璃桥“飞渡”洛河、迎风乘船“风行”峡谷,静能研究村庄发展史、入户和居民唠嗑。在双龙湾镇东虎岭村,全国融媒体记者团见证了村庄从“一清二白”、一方山水难养一方人,到如今易地搬迁搬“活”大山、搬“富”村民的发展历程。
“我们村和双龙湾景区仅一岭之隔,要做原生态、差异化、特色化旅游,发展民俗体验,让游客玩在景区,住在东虎岭。”省人防办驻村第一书记王东一介绍,围绕发展旅游业目标,该村前期争取资金6000余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然后请专家团队设计改造,结合扶贫搬迁政策,打造40套风情民居,并成立旅游服务的农民合作社,请专业人员管理。目前,该村建成农家乐15家,全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0余万元,带动82户262人增收,40户172名贫困户脱贫。
村庄的变化,村里的七旬老党员张学义看在眼里。他开始收集资料,为东虎村编撰介绍文献,义务向游客介绍村庄。看着前来采访的融媒体记者团,张学义感慨地说:“这是我遇到的规模最大的采访团队,看着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东虎岭越来越好,我心里高兴!”
(作者: 编辑:张惟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