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互动

一篇“豆腐块”引来上门郎

发布时间:2018-12-28 14:47:04来源:湖北日报

1982年盛夏,我任教的大队小学放了暑假。某天,我帮哥哥插晚稻。忽然小港河对面的农家院里响起鞭炮声,见我站着朝河对岸观望,一道栽秧的老聂说:“这是我堂叔招上门女婿。这两三年,分田到户,农家收入比前几年翻了几倍,外地来我们大队上门的女婿有几十人。”老聂是蒲圻(今赤壁)神山镇人,到我村对河的三溪大队饶家当上门女婿三四年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当时是公社业余通讯员,便趁雨天到三溪采访。三溪大队位于一马平川的詹家畈,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三中全会以来,种植和养殖业发展很快,村民家景都逐渐好起来了,这个1600人的大队,上门女婿达100多人。1978年以来,上门女婿就有36个。老聂堂叔的上门女婿,是大冶人。采访当晚,我写了《众公主喜招驸马巾帼堂鸾凤和鸣》一稿,投给了《湖北日报》。没想到八九天后,这篇300多字稿件被省报头版“快报”栏以《三溪山清水秀小伙子远方飞来》为题刊发出来了。

一个月后,三溪大队饶支书带着一包信件找到我说,“王老师,你的报道让我们大队出了大名。”原来,我的稿子刊发一月后,蒲圻、鄂城、黄陂、孝感、安陆、红安等地读者寄来40多封信,都是一些大龄男青年,要求大队支部介绍他们来三溪做上门女婿。想不到,一则报道竟成了“征婚启事”。饶支书夸我文笔好,请我给这些青年回信。我花了三四天时间,读了所有来信。给七八名文字较好,并附寄照片求婚青年回了信。饶支书也是热心人,他“按图索骥”,将再次来信者中的5名外地青年介绍给本大队的姑娘。不久,有四对男女青年成了亲。其中两对青年,还请我去参加了招女婿的婚礼。后来,这些外地来的新郎,又陆续邀来了12个上门郎。

初试成功,我信心大增。第二年冬天,我又采访三溪大队野猪咬伤人的事件。写出《降野猪,救亲人》,被《咸宁报》和《湖北日报》采用。1983年春,我上一年连载在咸宁报副刊的儿童革命故事,被湖北人民出版社《儿童之友》杂志改编成连环画。1983年底,县内基层行政体制改革,设区建乡,我所在的白霓公社改成了区,管辖附近4个公社改成的乡。我因有写作这个一技之长,从大队小学借调到白霓区专门从事新闻报道,并任报道组长,分管下辖几个乡新闻报道工作。我一边采访写稿,一边还在几个乡举办了3期通讯员培训班。

为了抓好全区新闻报道工作,我选择了3名骨干通讯员。20岁的刘池,因家贫高一失学,我推荐他担任白霓乡广播站播音员。1985年,刘池在地区报上发表了10多篇新闻稿,还发表了多篇文学作品;26岁的孙小虎,出生贫困山村,仅读初中,但文笔好,我推荐他担任白霓乡专职报道员。1985年,孙小虎在地区报发稿18篇,还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各发稿2篇;近30岁的舒春华,我推荐他在白霓区广播站专门从事报道,他一年在省报发表长篇通讯多篇。我因新闻报道工作成绩突出,被任命为区宣传干事,后来又推荐考取了大学干修班脱产学习。1988年前后,我和3名“土记者”,因采写新闻报道出名,均与心仪的姑娘走进了婚姻殿堂。

没有改革开放,哪有我们这些农家子弟的故事呢?

(王旺国 作者地址:崇阳县白霓镇内洲村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