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互动

“咔嚓”声中,记录美好瞬间

发布时间:2018-12-28 14:49:12来源:湖北日报

每每看到端着相机、拿着手机拍照的人,想到改革开放给照相业带来的巨变,不知怎的,我竟然眼中充满了泪花。

上个世纪50年代,镇上只有一家照相馆,小学毕业时,我步行了十几里路到照相馆照了2张一寸黑白登记照,5角钱2张,这可是父亲2天的工分钱!

进入照相馆,摄影师把自己的头盖在红布里,调好照相机,然后再把头从红布里伸出来,右手扬起,左手握住气囊一类的东西,说道:“往这里看!靠左一点,向右一点,收住下巴,抬起头,笑一笑!”随着“滋”的一声响:“好了,过7天来拿。”7天后拿到照片后,一路又蹦又跳地回到家,一个湾里人轮流看了个遍。

1980年,我被县人武部抽调到政工科,协助宣传干事熊龙发搞宣传报道,当时有一部120的照相机,熊干事毫无保留地教我照相、洗相片的技术,虽然如此,照相技术还是难掌握,比如对焦、测距、光圈、速度、取景等。那时,一般白天下乡采访,晚上回来在暗室里冲洗相片,先将胶卷从相机里取出,放在显影液里显影,然后在定影液里定影,再用清水漂洗凉干就是底片,再将底片放在显相机里,利用灯光,将底片印在相纸上,经过显影、定影、烘干就成了相片。在阳光下看相片时才发现,要么曝光不足,要么对焦出错,或是速度、取景有问题,总之是不尽如人意,只恨“牛过河扯不住尾巴”,因为头天跑了几十上百里下乡采访,第二天不可能再去,只能勉强寄给报社,上稿率自然很低了。

1982年,到湖北日报社参加了摄影培训班,著名的摄影家、《湖北日报》的摄影记者丁遵新为我们授课,讲述他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摄影的经历和技巧;到工厂、农村抓拍新闻的方法等。我这才脑洞大开,特别是他讲照相需要光,一根火柴的光就能照好相,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我多次试验均未成功,留下终身遗憾!

因为对照相有着美好的追求,回工作单位后,我买了一部120相机,当宝贝一样,轻易不示人。偶尔拿出来照一下,立即装进包里,因为一盒胶卷少则14元,多则19元,而且只能照24张,加上辅助材料就是我半个月的工资。

到了2007年,我又买了一部相机——韩国产的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不用调焦对光,光线不足时,相机自动曝光,拍完照后,能立即看出个好坏。更不用冲洗胶片,照好的底片直接通过电脑邮件发往报社,既方便,又快捷,还节省。

2010年10月,我代表单位参加中国老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召开的表彰大会,会议要求什么东西都不能带,照相机更不用说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还是带上了充足电的照相机。安检时,看到一些人背的相机被要求寄存,我开始失望了。但安检人员检查我的相机时,询问了几句,却放行了。正是有了这部相机,我拍下了代表们在接见大厅里参观、准备接受中央领导接见的一些活动,相当难得。

如今,不论是参加会议,还是下乡采访,或是旅游观光、朋友聚会等,我都要带上相机。相机成了我须臾不能离开的朋友,在“咔嚓咔嚓”声中,记录美好的瞬间,挑选好的发给报刊选用,每年被国家、省、市报刊、网站采用照片300多幅。

照相,光影里的时代留痕,诉说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石守京

(作者单位:随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