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索探伤技术建功辽宁舰,华中科大机械系副教授孙燕华——
科研成果既要上“书架”,也要上“货架”
图为:孙燕华在对钢索进行无损探伤检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朋摄)
一根又一根的钢索,贯穿着孙燕华近20年来工作的每一天。
这些钢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细小如汽车里的刹车线,粗大如桥梁上的斜拉索,寻常如电梯中的吊缆线,神秘如航母上的阻拦索。
这些钢索,一端系在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上,一端系在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上。“每一根钢索,都是如头发丝般粗细的钢丝编织而成,哪怕其中一缕出了问题,都是巨大的隐患。”孙燕华说,他20年来潜心一件事,就是利用电磁检测技术,为钢索“探伤”,及时发现、排除隐患。
坚守理想,三代科研人接力为钢索“探伤”
7月6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大楼,孙燕华向记者展示了“探伤”全过程。
一个饭盒大小的电磁探伤器,套在一根麻花辫一般粗细钢索上。从表面上看,钢索纹理顺滑、丝丝相扣,没有任何问题。然而,当电磁探伤器沿钢索滑动,信号显示屏上突然跳起一个明显的波峰。孙燕华说,这个波峰在波形图中所处的位置,就是钢索内部的“伤病”所在,根据峰值的大小,可以计算出伤口的尺寸。
“不要小看这个只有0.2毫米的伤口,它会让整条钢索受力不均,承重能力大打折扣,钢索若带伤运行,伤口会越变越大,直至被拉断。”孙燕华表示,之所以热衷于这项研究,除了想不断突破电磁检测技术,还出于一份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一直秉承着一个理念,当事故发生后,再多的生命探索仪都无法挽回已经发生的悲剧,只有在事故尚未发生时,用精确的仪器检测出钢索潜在的病害,才能避免事故发生。”
孙燕华所说的“我们”,实则是华中科大研究电磁检测技术的三代人。
在孙燕华的实验室里,有一张杨叔子院士使用电磁探伤器检测钢索的老照片。这是该校研制出的首台电磁探伤器。之后,这项技术被传承到孙燕华的导师康宜华、武新军教授的手上。1999年入校的孙燕华,本科的毕业论文也聚焦于此。近20年来,他一直坚守着三代科研人员的“初心”与“理想”。
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建功辽宁舰
多年来,孙燕华不断突破原有技术的局限,让电磁探伤器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
在他手上,电磁探伤器由原来的“闭合式”发展为“开放式”,不仅可以检测圆形的钢索,还可以检测方形的钢梁,以及各种表面不规则的钢结构。应用范围从工厂、桥梁,拓展到了电梯、观光缆车以及钢结构建筑上。更让孙燕华骄傲的是,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入,他的技术还被应用到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
在对电磁检测技术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孙燕华出版专著2部、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17项,获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并入选首批湖北省青年英才开发人才计划。
接受记者采访时,孙燕华刚参加省英才计划培训班归来。他说:“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我更加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不能只上‘书架’,更要上‘货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作者: 编辑:袁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