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2018全国两会-湖北日报大型融媒体专题

习近平要求乡村要培育这“三风”

发布时间:2018-03-18 18:31:31来源:学习中国

习近平要求乡村要培育这“三风”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兴,乡村兴。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

培育文明乡风。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重要标志。乡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农耕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与现代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等理念十分契合。乡村文化建设要重视培育乡风文明,引导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操守等方面继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农民的情感认识和行为习惯,吸收城市文化乃至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要重视培育乡土文化人才。乡贤文化曾是我国乡村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新时代,要更加注重引导和培养乡贤,把德高望重的老人、心系故土的有识之士、道德模范、乡村教师、经济能人等有助于乡村治理的人,纳入到乡贤群体中来,使其成为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和乡村文化的弘扬者。

培育良好家风。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风是社会文明的根基,家风相汇成民风,民风相融成国风,家风好则世风正。家风是家族成员长期恪守家训、坚守家规,通过家教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里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中的品格,是我们立身做人的风范和格调。好家风是好家庭的血脉,好家风成就好家庭,好家庭培育好子女,好子女建设好社会。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从家出发改变社会,源清流洁,强基固本。习近平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和传承,讲求耕读为本,忠孝传家。周公旦的《诫伯禽书》、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包拯的《包拯家训》等代代相传,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向善向上的标杆。新时代,我们要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新农村呈现新家风。

培育淳朴民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民风指的是民间教化和习俗,即社会风气。其核心是民间风尚,即民间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如提倡道德自觉、理性、友爱等。民风建设是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治理的优良传统,对数千年中国社会政治的有秩序运转发挥了独特作用。《管子·八观》说:“入州里,观习俗,听民之所以化其上,而治乱之国可知也。”指的是通过观察地方风化,可以预测一个国家的兴衰治乱的趋势。可见,民风是社会兴衰的风向标。习近平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厚植淳朴民风,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民间文化等传承与发展。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道德意识,培育勤勉、诚朴的生活态度,为建立优良民风厚植底蕴。

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是美丽乡村的精神内核,是乡村精神文明的基石,这三风不纯,再美的山水也缺乏灵气。

(本文来源:学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