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来汉

英国首相访鄂首站为何到武大?原来他们还有这些渊源…

发布时间:2018-02-01 09:08:32来源:湖北日报

1月31日上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访华之旅从武汉大学开启。

作为一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异军突起,开始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的新兴名校,武汉大学与当时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之一的英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武大狮子山顶——特蕾莎·梅到访之处,且听该校校史研究专家吴骁为大家一一梳理:

武大1928:留英“海归”全面执掌校政

1922年,武汉大学的前身——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13年创办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聘请了第一位从英国留学归来的教师——爱丁堡大学历史学硕士张健。

此后,1925年1月,曾先后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石瑛来校就职,成为武汉大学历史上第一位留英出身的校长。

随后,石瑛又聘李四光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地质学硕士)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理工院院长。石瑛和李四光在校任职均不满一年便先后离去。

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正式组建并确定校名,北大校友如王世杰、王星拱、周鲠生、皮宗石、陈源等人“空降”这里。这批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校友,基本上都有过一段共同的人生经历,那就是曾经留学英国。

1928年6月13日,蔡元培正式任命了9位国立武汉大学筹备委员,其中就有5人曾留学英国——王世杰、任凯南均为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士,李四光为伯明翰大学地质学硕士,周鲠生为爱丁堡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黄建中则曾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随后,王世杰提出辞职,蔡元培又改派王星拱为筹备委员,其亦为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化学硕士。

国立武汉大学时期的绝大多数校务负责人均有留学英国的经历,至于广大教职员中的留英人士,那更是不胜枚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来校任教的武大文学院外国文学系教授袁昌英,曾于1921年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成为第一位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的中国女性,对此,路透社还专门发了电讯稿,《泰晤士报》也刊登了这则报道。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部分中国留学生在法国巴黎的合影,其中王世杰、周鲠生、皮宗石、杨端六等人均曾留学英国,且后来均为国立武汉大学建校早期的重要教职员

 

 

 

 

 

 

开创英文学科

 

1916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一年级学生合影,后排右三为陈潭秋(时名陈澄),右一为章伯钧

 

1930年4月3日,国立武汉大学第70次校务会议议决通过了“本科各学系设置基本英文科目案”,明确规定:“1、自下学年始本科各学系第一学年概设基本英文科目,每周三小时;2、各生基本英文科目于第一学年考试不及格时,应续习一学年(于次年补习),如第二学年仍不及格,即令其他科目及格,亦不得升级。”

当年,学校还先后成立了“基本英文课程委员会”和“第一外国语委员会”,其委员大多为曾留学英国的各级教职员,而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们也都具有很高的英文水平。

由于学校的高度重视,再加上师资优良,教学要求也极为严格,除了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基本英文”课程外,有很多学科的专业课程甚至直接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来进行教学,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武大学生的英文水平,当时,有不少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甚至是直接用英文写成的。

李顿调查团参观珞珈山新校舍

1932年1月,应中国政府的一再要求,国际联盟最终成立了一个由英、美、法、德、意五国代表组成的调查团,前往远东实地调查“九一八事变”的基本情况,其团长为英国人李顿(Victor-Bulwer-Lytton)伯爵,故又被称为“李顿调查团”。

1932年4月4日,国联调查团抵达汉口。

武大校友汤商皓回忆,当时该调查团曾“约集各该国驻汉领事会谈,得悉自沈阳事变后,中国朝野皆益励精图治,加强建设,其中如武昌近郊珞珈山武大新校区之伟大现代化工程,全系由中国人自己设计与施工,绝未假手于一外人所完成,情况至为突出,尤以此一工程设计新颖,费用俭节(涓滴归公),而规模宏壮,代表中国之新气势,咸认为有一实地参观与考察的必要……”

 

1932年4月5日,国联调查团参观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新校舍,并与武大部分教职员在文学院大楼(学校行政办公室所在地)前合影。

 

1932年4月5日下午,国联调查团与中国代表顾维钧等人一行来到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参观。据汤商皓回忆,李顿等人在校园内下车后,“皆仰视此一依山而建立高耸庞大校舍,欣然动容”,随后,他便“欣悉”出来迎接他的几位学校负责人均为留英出身,“言语便捷,致交谈融洽”。

参观完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之后,李顿曾在自己当天的日记中称赞其“位置极好,群山环抱,湖光山色,风景宜人”。

当晚,国联调查团离开武汉,临行前,李顿“对记者发表此行之印象谈话”时声称:“至于武汉大学,诚为最完备之学府,其建设尤为美观而坚固。总之我们此次到汉口来,及在上海南京等地的观察,觉得贵国已经在积极着手于物质方面的建设,一切的一切,皆给我们以事实上的证明。”

武大第一位英国留学生

1936年秋,武汉大学突然出现了一条爆炸性新闻——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的一位女学生慕名来到武大学习中国文学!这位英国女士名叫InmasJackson,中文名贾克森,此前曾在南京金陵大学读了半年书,已具备一定的汉学基础,来武大是想从刘永济教授学词,从徐天闵教授学诗。

当年9月18日,国立武汉大学第284次校务会议专门讨论了“英国牛津大学女生JACKSON请求入校学习中文案”,最后作出决议:“因系外籍,且为大学毕业,准予受试后入中国文学系听讲,但不负住宿责任。”

随后,该生便插入武大中文系三年级就读,成为武汉大学有史以来所招收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

据当时与她同班学习的武大中文系校友周辉鹤回忆,贾克森女士“自称是仰慕并且热爱中国文化的”,“除肤色无法改变外”,“发型是中国式,穿的是中国旗袍”,而且还吸中国烟,喝中国酒(“据说是受中国诗人的影响”),吃中国菜,写中国字,改中国诗”。

 

国立武汉大学决议批准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生贾克森(InmasJackson)入校学习的校务会议记录(1936年9月18日)。

 

山城中的牛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春,由于武汉形势危急,国立武汉大学便开始西迁四川乐山(古称嘉定、嘉州)。

 

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本科毕业生彭少逸(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涂主珍分别于1939年和1943年直接用英文作成的毕业论文,但要求极为严厉的“指导教授”叶峤在评阅后分别只给了“及格”和“六十分”。

 

在整个乐山时期,武汉大学又添聘了很多曾经留学英国的优秀学者来校任教,如曾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与伦敦大学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中国第一位牛津大学哲学博士获得者、素有“东方黑格尔”之美誉的张颐,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毕业的历史学家杨人楩,曾就读于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著名法学家李浩培、王铁崖,爱丁堡大学数学博士李华宗,剑桥大学物理学硕士李国鼎,伦敦大学物理学博士胡乾善,伦敦大学冶金学硕士邵象华,等等。

当时,有一位来到乐山的外籍女教授“在参观了武大整个的面貌之后”评价说:“贵校颇具有牛津的风味!”直到数十年后,当鲁珊回忆起抗战时期流亡在四川乐山的母校国立武汉大学时,仍然津津乐道地称之为“山城中的牛津”。

武大学者 《自然》杂志 发文赢得世界声誉

1869年创刊的英国《自然》杂志(Nature),与1880年创刊的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一样,均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权威性最强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之一,全世界的自然科学工作者与高等院校均以在这两本刊物上发表文章为荣。

武大图书馆研究馆员赵基明老师统计,从1936年到1949年,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的多名师生,在相对较为简陋甚至非常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辛努力,先后在《自然》与《科学》杂志上发表了8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两本刊物各有4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从而为武汉大学赢得了世界性的学术声誉。

1933年,中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当时正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普通生理学研究的留美学者汤佩松,应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院长查谦教授之电聘,回国来到武汉大学生物系任教,并在武大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普通生理学实验室。

1936年2月和10月,他在《自然》《科学》杂志均发表了一篇论文,从而成为了有史以来同时在这两大世界顶尖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位中国学者。

 

1936年2月,国立武汉大学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其第一作者为理学院生物学系教授汤佩松,第二作者为生物学系四年级学生宋秉南。

 

武大留英校友 才辈出

在武汉大学建校早期,曾有不少师生校友前往英国留学,这些武大人在英伦三岛学有所成之后,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比较突出的代表,主要有以下这些人士:

沈刚伯,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1917年毕业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为该校第一届毕业生,同时也是武汉大学历史上第一位留学英国的学生。

辛树帜,著名生物学家、农史学家、农业教育家;1919年毕业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博物部;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国立兰州大学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并曾先后担任两校校长,为中国西北地区的农林教育与科学事业及中国的农史研究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

石声汉,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农史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农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24-1927年先后就读于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生物学系;为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植物生理学博士。

赵飞克,著名结构力学专家;1928-1930年先后肄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预科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为英国利物浦大学工学硕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孙祥钟,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中国水生植物学的奠基人;1933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曾被破格接纳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园艺学会终身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所长。

周如松,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金属物理学科的先驱;1934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曾获英国伦敦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是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界仅有的几位女博士之一。

刘佛年,著名教育家;1935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哲学教育系;曾先后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

 

20世纪40年代,武汉大学校友叶君健在英国为他的读者签名留念

 

 

 

叶君健,著名作家、翻译家、出版家;1936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曾任英国剑桥大学英王学院欧洲文学研究员;为中国第一个用世界语写作的作家,也是第一个从丹麦文直接翻译并系统、全面地介绍安徒生童话的中国人,曾获“丹麦国旗骑士勋章”,为全世界安徒生童话的译者中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翻译家。

柯俊,著名材料物理学家、科技史专家;1938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为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哲学博士及荣誉工学博士;曾首创贝茵体相变的切变理论,有“贝茵体先生”之美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去世前曾留下遗愿,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母校武汉大学用于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