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以来,众多民族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交融发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传统。可随着现代化浪潮的席卷,多样民族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危机。就以“最美文化员”雷其松所属的畲族为例,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目前全国畲族人口约为70万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千分之零点五多一些,且多分布在浙江、福建的广大山区。
人口较少,居住地区又往往交通不便,对于这样一个大山民族的传统保育、文化传承,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从雷其松的故事不难看出,他完全是自发地担负起当地畲族文物、技艺的保护、传承、发扬光大的工作,一步步推动半月里村成为“闽东畲族第一村”,所以其“畲文化保护神”的称呼当之无愧。
但也应该看到,荣誉与光环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付出:为了收集古文物,雷其松可谓倾尽家产,不仅日子过得越来越紧,连自家房子都贡献成了文物陈列馆;为了守护畲族古民居,他不惜拿出自己寨外的宅基地送给他人建房子;为了守护古文化,他甚至牺牲了个人的生活便利,当其他村民纷纷迁居到山下,盖起了水泥砖房,雷其松与妻子却依然坚持常年居住在山上……在雷其松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爱,一种对自己民族深深的爱;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责任,一种保护、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强烈历史使命感。在这个日益物质化的时代,雷其松的这份坚持和执着,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令人动容。
可以说,雷其松就像一面镜子,透过它折射出现阶段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句话说的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化的多样性是有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传承好包括畲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记忆,不仅是民族平等原则的具体贯彻,更有助于丰富社会的文化样态,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多元的文明启迪。
诚如《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所强调的,捍卫文化多样性是伦理方面的迫切需求,与尊重人的尊严密不可分。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首先是要做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寻找、发现和扶持工作。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些人大多继承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其对于周围的民众有着较大的辐射力,做好传承人工作可以借此影响更多人。这些,在雷其松这个“闽东畲族婚俗代表性传承人”身上都有再明显不过的体现。
而如何给予这些传承人更多的帮助?政府、公众以及公益团体在此过程中又能够发挥哪些积极作用?感动之外,这些问题同样亟待我们不断探索来寻求解答,毕竟各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都是刻不容缓,而多样文化传统的传承也早已开始呼唤更多的关注、更好的守护。(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何平)
(作者: 编辑:赵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