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英媒:中国大陆是香港的未来而非敌人
发布时间:2014-10-01 17:01:49来源:中国日报网进入电子报

  中国日报网10月1日电(信莲) 英国《卫报》网站9月30日刊登英国学者马丁·雅克题为《中国大陆是香港的未来而非敌人》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席卷香港的混乱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香港此次“占中”针对2017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方案,香港民主活动人士宣称,按照该方案,香港可能会选出其不想要的候选人。

  但是,有一点应该铭记在心,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香港被迫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97年回归中国。在155年的时间里,香港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统治香港期间,28名港督均由英国政府任命。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也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法制和抗议的权力,但是在英国统治期间,香港甚至连形式 上的民主都没享受过。它是被6000英里以外的英国所统治的。任何形式的民主观念首先都是由中国中央政府引入的。199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通过,该法规定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该法同 时说明候选人由提名委员会提名。

  这一提议应该在中国人的一种富有高度创新性的——对西方人来说,完全陌生的——宪法模式的背景中来解读。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将保持其原有的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从这些方面讲,香港与中国其他地区不同,但是同时中国政府对香港行使主权。相反,西方一直接受“一国一制”的原则,例如,德国统一模式。但是中国更大程度上是一个“文明国家”,而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 ”,历史上,如果不允许更大灵活性存在的话,中国如此巨大的一个国家是不可能维持统一的。中国这种“一种文明,多种体系”的观点是在其非常与众不同的历史中形成的。

  中国接管香港主权17年来,不论反对者说什么,它都恪守着“一国两制”的方针。按照规定,香港的法律体系依然以英美普通法为基础,公民享有完全的游行示威权,正如这些天我们看到的情景。中国人说到做到。事实上,有理由认为中方因不希望引起太多关注而走了另一极端:可以用低声慢语来形容它接管香港后的工作。香港主权移交时,以及自1998年后的三年里,我都住在香港。当时很难见到中国行使主权的标志:我记得那时只见过一面中国国旗。

  尽管如此,香港发展迅猛,它同中国大陆的关系实际上也发展得很迅速。而目前出现的不安源于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一部分香港民众渐渐感到失落而情绪混乱。主权移交前的二十年是香港的黄金时代,造就这一鼎盛时期的不仅仅是英国人,还有中国人。1978年,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中国发展提速。然而,改革之初的中国社会依然不够开放。香港就成了受益者——它成为中国对外发展的口岸, 因此吸引了众多想要打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和银行。可以说香港因中国大陆而变得富有。这也滋生出了一种狂妄自大傲慢无礼的思想态度。香港人当时的生活水平比大陆人高出很多,因此他们瞧不起大陆人,觉得大陆人都是贫穷无知、愚昧粗鲁的农民。某种程度上,香港人更愿意被当做是西方人,而非中国大陆人,但这并不是因为(英国人从来不曾给过的)所谓民主,而仅仅因为那种身份上是种财富和地位的体现。

  1997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经济成倍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现如今要是想进入中国市场的话,可以直接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或者许多其它大城市,那为什么非去香港不可呢?所以香港已经失去了其作为中国门户的地位。过去,香港是中国无与伦比的金融中心,而如今它渐渐被上海取代。 香港曾是中国最大的港口,直到最近,上海和深圳都已经超过它名列前茅了,就连广州也很快会赶上来。

  二十年前,西方人接待的大多是香港游客,而如今,大陆游客占了绝大多数,其中许多人甚至比大多数香港人还富有。另外,越来越多的大陆人移居香港,而这也引起了港人的愤恨。如果说开放初期的中国需要香港的话,那么现在看来已是今非昔比。反倒是没有了中国大陆的香港可能会有大麻烦。

  许多香港人很难接受新的事实,这一点可以理解。他们正经历着某种身份上的认知危机,害怕被人取代。他们知道将来的发展注定离不开中国大陆,但是要接受现实毕竟不那么容易。然而他们没有选择:中国大陆才是香港的未来。

  在当前针对普选的争论声中,所有这些因素都以最为复杂的方式呈现出来。香港则分成两派。一半支持中国大陆提出的有关普选的意见,其理由又分为两种 :要么觉得这是进步,要么更为实际地认为,这种局面无论如何都会发生。另外 一半则反对这样做。这一半中有很小一部分人从来都没有真正接受过中国政府的领导 ,前政务司司长兼成功商人的陈方安生以及一些民主派人士就名列其中。

  如果目前的混乱持续下去,香港可能会无限期维持目前这种现状。这从民主进程的角度中,无疑就是倒退。最有可能发生的局面是,中国政府在大局上坚持自己的意见,在细微处稍作让步,反对的声音则逐渐减退。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