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9月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童方 杨华)340万名川军参加抗日,牺牲惨烈,居全国之首;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四川向全国提供了20%的兵源和30%以上的钱粮……四川省档案馆组织编写的《抗战时期的四川——档案史料汇编》近日在蓉首发,书中许多档案史料均是首次公布,揭秘了一段鲜为人知、可歌可泣的川人抗战史。
《抗战时期的四川——档案史料汇编》一共三册,约150万字,首次较系统地整合了包括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等保存的有关四川抗战的档案史料,原汁原味、全面真实地再现了四川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艰难历程。
出兵多,伤亡最惨
川军出川抗日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无论是部队的装备和军事素质、士兵待遇,都无法与国民党中央军相提并论。冬天在山西打仗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最艰苦、最惨烈的战斗,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赞誉。
抗战8年,四川出兵总计约340万人,征兵数量占全国20%以上,正面战场抗日军队每5人中即有1名四川兵,平均每17名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线。8年抗战,川军将士北出剑门,东越巫峡,转战7万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13个省市,参加了中国战场抗击日军的28个大型会战、战役,伤亡、失踪64.6万余人,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位居全国之首。川军抗日卫国,功不可没。
四川省档案馆副研究馆员王晓春告诉记者,在整理川军将领来往文电、官兵阵中日记、将士家书等史料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抗日战事之悲壮惨烈,川军杀敌之英勇无畏。
淞沪会战,43军26师4000名川军,在浏河至大场一带与日军血战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但付出代价极为惨重,最后仅存600余人,伤亡85%以上。师长解固基率部插入日军阵地,左臂被子弹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终因流血过多,战死沙场。
南京保卫战,川军21军防守南线,145师守广德,阵地失守。师长饶国华毅然率剩余仅一营部队冲入敌阵,以图夺回阵地,终因寡不敌众,身陷重围,弹尽援绝,饶国华自杀殉国。
台儿庄战役,122师师长王铭章,四川新都人,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铭章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王铭章殉国后,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含笑一起拉响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此役,川军将士中没有出现一个被俘虏的,为川军赢得了全国的尊重。川军的巨大牺牲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出钱多,承担全国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
抗战期间,全国大部分省市沦陷,四川成为民国财政开支的重要来源。8年抗战民国政府总支出为14640亿余元(法币),四川负担约4400亿元,占30%以上。四川从1937年8月的第一次认购1900多万元的救国公债开始,又先后认购、发行过“建设”“军需”“同盟胜利”“兴业”等战时公债数十种,每次多在1亿元以上。
出物多,占全国征收谷物总量三分之一以上
为保障抗日军粮的供应,四川人民节衣缩食,交纳沉重的田赋。从1941年至1945年,四川田赋共征收谷物8404万石,占全国征收谷物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抗战全面爆发后,沿海产盐区相继沦陷,食盐紧张,作为川盐主产区的自贡,1937年至1941年间共增产200万担,外调满足湘鄂等省的食盐需要。四川各地的工厂加紧生产,为抗日前线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服装和其他各种物资。四川各地还开展了各种捐献活动,为抗战捐钱、捐衣、捐飞机,为支撑抗战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
出力多,250万四川民工抢修公路
为保障抗战运输通畅,四川动员250万名民工抢修川陕、川黔、川滇、川湘等4条公路干线,新建扩建空军基地33处。1943年12月,四川动员29个县的50万名民工,仅用半年时间抢修出新津、邛崃、彭山、广汉4个战略轰炸机机场和5个驱逐机机场,这些机场立即在抗战中派上用场。1944年6月中旬至年底,美国B29轰炸机群从成都平原各机场起飞,共对日本本土和日本占领地投弹3626吨。
此外,四川还先后接纳和安置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各类机关57个,各级公务人员5000人,迁川工矿企业700家,迁川高校48所。
首次全面公布川籍共产党人的抗日运动
《抗战时期的四川——档案史料汇编》专章展示了四川党组织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四川人民,壮大党的队伍,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争取四川实力派,团结民主党派,发展抗日民主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
“我们希望通过全面翔实的档案,凸显川籍共产党人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贡献,这也是该书编纂特色之一。”王晓春说。
(作者:李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