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2日新媒体专电 题:“基层夜话”畅通中国农村民意
新华社记者 余里 谭喆 刘巍巍
随着中国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成为考验基层干部履职能力的重要挑战。在此背景下,“基层夜话”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开始在中国得到更多复制和推广。
“基层夜话”起源于四川乐山五通桥区金山镇石燕子村的“乡村夜话”。村党支部书记余秀芳说:“以前,白天村民外出务工,干部找不着人。晚上,村民想反映问题,又找不着干部。双方时空错位,导致怨气越积越多。”
为解决这种“错位”,石燕子村干部打破常规,每周两个晚上八点钟准时与村民围坐在一起,端着茶盅的老大爷、织毛衣的大婶、劳作了一天的庄稼汉……村民们说说笑笑间将烦恼和问题都聊了出来。
“‘基层夜话’为村民搭建了一个‘说话’的平台,让我们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大伙儿像一家人一样坐在一起,有话大家说,劲儿往一处使,还怕村里发展不好吗?”把记录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当“宝贝”一样收好,余秀芳对带领乡亲们发展致富更有底气了。
2010年,乐山市建立了“基层夜话”制度,围绕群众关注的问题确定活动主题,建好“夜话台账”,记好“民情日记”。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领导干部尽量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要限期解决,并对办理情况进行及时回复和公示;确实无法解决的,要向群众说明原因,争取支持和理解。
“基层夜话”开展四年以来,如一块“磁石”将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紧密地连在了一起。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在“夜话”中得到解决;事关经济发展的“金点子”,在“夜话”中碰撞火花。
“领导经常下来和我们一起交流,村民有什么问题就直接反映了。‘基层夜话’确实为我们老百姓解决了很多问题。”村民雷永华说,面对面的沟通代替了宣讲,畅通了干群之间的沟通渠道,得到村民支持。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燕继荣认为,倾听民意是中国政府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符合建设现代政府的基本规律。民生无小事,看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创新性、有效性,主要看其究竟能否解决问题,能否持续下去。他说,政府应推动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使类似“基层夜话”这样的民主形式能得到推广。
“基层民主是国家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真正要实现中国民主法治社会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最艰苦的工作在于基层民主建设,这也是支撑中国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教授王伟说。
(作者:伍佳佳)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