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把握“互联网+”的本质与增长模式
发布时间:2015-09-21 15:03:09来源:人民网进入电子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需要进一步认清“互联网+”的本质与增长模式。

“互联网+”的本质:融合与创新

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部门各领域扩散与应用、不断释放数据流动性的过程。“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也就是说,“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内部及产业间的运用,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配套技术的嵌入,在行业间产生反馈、互动与协调,最终出现大量化学反应式的融合与创新。

作为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具有全球化、开放性、分布式、交互式、去中心化、海量信息等特征。互联网具备的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精神使信息或数据的潜能得以爆发,转化为巨大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因此,“互联网+”的推进过程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目前,互联网应用多半是在营销管理、售后服务、采购(B2B、B2C)等环节,今后将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给社会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可以说,“互联网+”的前提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广泛应用,过程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互联网化,愿景是再造产业空间,口号是“让商业回归本质”,抓手是传统企业推进开放式创新,结果是一切公司都是拥有数据的公司。

“互联网+”的增长要素:数据资源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资本和劳动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学者提出“新增长理论”,将劳动力的定义扩展为人力资本投资。此后又有学者提出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互联网+”进一步改变了经济增长的要素。

经历近半个世纪的信息化过程后,信息(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快速提高,海量数据的积累与交换、分析与运用极大地促进生产效率提高,信息(数据)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同时,信息(数据)要素显现出不同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物质要素的经济特征:一是具有即时性,数据生成实时在线,处理速度快,与经济发展同步;二是信息(数据)要素的出让者并未因出让数据而丧失数据的使用价值,具有共享性特征;三是信息(数据)具有边际生产力递增性,即数据在使用过程中非但没有被消耗,还会产生新的数据。

“互联网+”的魅力正在于对海量数据资源的挖掘和运用。IT(信息技术)时代的工具集中体现为“硬件+软件”,而DT(数据技术)时代的工具突出表现为“云计算+大数据”。IT时代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DT时代是升级阶段,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集中于数据本身,开放流动、结构多样的海量数据是应用焦点。在生产要素层面,数据投入大量替代物质投入,数据技术与其他技术一起驱动经济强劲增长。当前,互联网经济正在倒逼一个个产业的互联网化、在线化、数据化。由于数据具有共享性和边际生产力递增性,数据要素投入和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物质要素节约,从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服务于传统产业各个领域和门类的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方向,这不仅为互联网带来新的增长和创新空间,而且将带动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深刻转型。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客户主导

归根结底,“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就是真正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为海量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没有“云商业”逻辑的发展与成熟,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客户主导模式就是纸上谈兵。

互联网汇聚分散的个性化需求,既降低了企业之间的协作成本,也降低了企业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协作成本,买卖双方从未如此容易地实现对接。这种协同成本的持续下降,使得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可以更容易地汇集、分类、呈现零散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随着一个又一个环节被互联网化,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支撑下,产(B)消(C)双方开始新一轮协同演化。C端消费者的角色与行为,借助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力量发生根本转变,让B端企业既感受到巨大的变革压力,也看到真正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商业模式的曙光。“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也是消费者主权时代,消费者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因此,以行动兑现消费者主权,全力满足顾客需求,真正实现价值共创,正在成为一批目光敏锐的互联网企业的实际行动。

“互联网+”的组织模式:云端制与小微化

在“云(云计算)+网(互联网)+端(智能终端)”的信息传导模式下,开放式、分布式、对等性等技术特征必然映射到企业组织管理之中,企业组织模式开始出现云端制与小微化。

随着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企业之间广泛而深入地联网,企业面对着至少三张正在形成的“网络”:基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且相互连接的动态需求网络,基于企业间分工协作的协同网络,基于企业内部结构并以流程为核心的结构网络。面对这三张网络,企业只有实现组织模式转变,以“云端制”来构建组织模式,才能真实有效地感知、捕捉、响应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价值链角度看,企业设计、研发、制造等多个环节都出现了一种突破企业边界、提升社会化协作的趋势,如众包模式。从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看,B2C的模式是由企业向消费者单向交付价值;在C2B模式下,价值将由消费者与企业共同创造,如消费者点评、设计参与、个性订制等。从产业组织视角看,更多企业在走向“云平台+小前端”的组织方式。

“互联网+”也在加速企业组织小微化趋势。随着多品种、小批量范围经济在众多行业不断扩展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规模逐步走向小微化。

(作者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21日 07 版)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