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央一号文件新年送暖 锁定“三农”工作新主线

发布时间:2017-02-09 15:24:15来源:SRC-7620

央视网消息: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保证。新春伊始,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对外发布,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6个部分,33条政策措施,让亿万农民收到了来自中央的温暖“红包”。

今年的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4个关注 “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针对我国农业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走向提出了解决办法并指明了方向。

新历史阶段 “三农”工作新主线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此次一号文件如是开篇,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主线的确定源自对“新的历史阶段”的客观认识。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近些年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进口量与库存量也在逐年攀升。这反映出了我国在目前这个历史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乃至农业环境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农产品数量上去了,但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有效供给跟不上;同时老百姓生活质量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需求也在提高,国外进口农产品价格越来越低,本地产出缺乏竞争力,难免卖不出去;此外,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减弱了,对农村投入增幅有明显回落,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几近极限,绿色生产跟不上等问题,都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桎梏。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唐仁健说:“这些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存在,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问题。”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让农产品不仅能够“产出来”,更要“卖得出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再仅仅是少种点或者多种点的问题,而是要进行一场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的全方位变革。

农业增效: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要提高农业产值。此次一号文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要保障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所谓有效供给,其实就是一个“种什么”的问题。文件提出,要调优结构、调好方式、调顺体系,消除无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具体来说,种大宗农产品的要瞄准“优质专用”,种其他农产品要瞄准“特色优势”。

“种什么”要根据市场走,价格要让市场定。农民通过市场的实际情况,指导农产品种植,让自己的农产品受市场欢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值。

同时,为了补齐农业农村的短板,此次一号文件还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改革制度、创新机制,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把先进的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支持返乡下乡创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面,内容写得很足,尤其是在用地政策、金融服务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比如在用地方面,文件提出,要完善新增建设用地的保障机制,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在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方面,文件提出要整合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有关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建立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开设开放式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等。有政策支持做保障,农业在增效之路上,必将事半功倍,道路平坦。

农民增收:双管齐下让资本落户农村

既然是改革,就要有目标。我们判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不成功,除了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增收、得实惠这个目标有没有实现。

农民的钱从哪儿来?要靠国家扶持,堤外损失堤内补;也要培育新动能,在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上下功夫、做文章。

唐仁健明确表示:“农业农村大势稳,基本面好,才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任何时候,重农强农的调子都不能变,力度都不能减。”

“三农”支出不能减。一号文件提出,要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

财政资金是有限的,用好了就能以一变多。一号文件提出,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行以奖代补和贴息、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等多种形式的撬动措施。就如同一味“药引子”,将更多资本吸引到农业农村。

农村增绿:优质、安全、可持续发展一个都不能少

新的历史阶段,农村的发展建设也有新要求。在新一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就是绿色安全和放心。在本次文件里,“绿色”、“绿化”等词一共出现了9次,成为比“增效”、“增收”出现次数更多的词汇。

“农村增绿”虽是新增要求,但在此次农业结构调整中,如果这一条解决不好,也就难谈成功。那么,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农村增绿”要求释放了农业向优质、安全、绿色发展转变的强烈信号。在过去的发展中,农村经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本次文件提出,除了农业生产绿色之外,在农村发展和建设上也要强调绿色。要追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要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储运销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尽量向发达国家接轨、看齐,并着力培育和保护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正向激励、引领农产品的优质化。

现如今,我国正处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消费快速升级时期。老百姓对农产品、食品最大的关切概括起来就是:优质、多样、个性。优质方面最突出的就是食品安全。对此,文件要求食品安全要从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入手,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另外,将进一步压实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的责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追溯网络,以此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

此外,对农业的观光、休闲、康体等体验性、服务性,以及青山绿水等生态性、绿色化等老百姓关心的方面,文件中也有多项措施,做了实实在在的考虑和安排。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一号文件”用一条条全面、贴心的政策,为农民带来真正利益和实惠,汇入一股暖流。一年之计在于春。纵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会带来阵痛,付出一些代价。但只要我们牢牢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这三条底线,知难而进、苦干实干,定能在下一个春天到来前,带给百姓越来越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文/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