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普洱8月29日电 (叶娟 胡远航)一面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世界茶源,一面是边疆民族地区……正在建设首个“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云南省普洱市,或许是中国最具试验价值与实践精神的“绿色经济试验田”。
开垦4年,这块“试验田”都种出了啥?中新网记者一探究竟。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普洱市,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境内分布着16个自然保护区,生长着5600多种高等植物、1500多种动物,森林覆盖率达68.83%,素有“绿海明珠”、“生物种质基因宝库”之称。
2013年6月,中国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普洱建设首个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并给予17条支持政策。随后,这块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开始为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探路。
“构建绿色发展机制,探索全新经济考评体系,制定具体行业绿色标准,培育绿色产业。”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武咏健称,普洱在“试验田”里投下这大大小小四颗“绿色种子”。如今,“小荷皆露尖尖角”。
在发展机制建设方面,普洱市相继成立绿色金融服务中心、绿色经济融资担保公司、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等机构,并成功发行全国首支总规模50亿元(人民币,下同)首期10亿元的绿色经济发展基金,试图破解绿色经济发展金融支撑弱、产业平台少等难题。
同时,普洱市率先在全国推行绿色经济考评体系,让考核指挥棒“绿”起来。这套由绿色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与生态效率、工作开展与评价等4项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考评体系,绿色经济发展部分权重高达55%,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各占20%,倒逼效应可期。
“如果制度是保障,那产业才是支撑。”武咏健介绍称,近年来,普洱市以茶叶、咖啡、生物药等为重点,打造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四大绿色产业。全市绿色GDP已达527.98亿元。
以特色生物产业为例,普洱建成生态茶园164.85万亩、生态咖啡园77.03万亩、生物药36.04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达30.4%,已是全球最大的普洱茶基地,中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咖啡之都”。
此外,普洱市还围绕具体产业,重点实施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绿色基础设施等一批试验示范工程,制定出低残低毒农药化肥使用名录、绿色工业企业评价准则等众多地方标准。绿色茶产业、绿色咖啡产业等评价标准也即将出台。
但武咏健也坦言,由于绿色发展变现周期长、对市场的吸引力有限等原因,绿色经济试验并非一蹴而就。
“在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家,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个艰巨的任务。不管怎样,我们至少走在‘从无到有’的路上。”武咏健说,“得益于政府推动,普洱民间正慢慢感受到绿色经济的价值。”
“现在,打过农药的产品,送人都没人要。”56岁的哈尼族茶农白永祥如此诠释其对有机种植和绿色经济的理解。他所工作的原生庄园作为普洱市获得欧盟、美国双标国际有机认证的茶园,已将产品远销德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
“在普洱,有机、绿色、生态已成为茶农的共同追求。”白永祥告诉记者。(完)
(作者: 编辑: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