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强军先锋炼成记:高远长空搏击云天 海岛山巅坚守钻研

发布时间:2018-01-23 11:52:19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图为:飞行大队长李超。

图为:计量站高工张华锋。

图为:高山雷达兵李国勇(右)。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浩瀚长空,他们苦练打赢。

方寸荧屏,他们枕戈待旦。

他们,来自高远长空、来自崇山峻岭……

他们,就是拼搏奋战在东海一线的“强军先锋”。

1月19日至2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三名湖北籍“强军先锋”身边,探寻他们的成长轨迹。

每一次起飞都是真正的战斗

大雾弥漫,能见度仅500米左右,能不能飞?李超的答案是:能!

那是2013年的一个冬日,天还没亮,东海某海域的国境线上空,突然出现几架外军侦察机和战斗机。

一般情况下,能见度达2公里,才适合战机起降。敌情出现,不能坐以待毙。怎么办?

最难的活,当然要找最好的兵。

当日凌晨4时许,接到部队首长的电话时,当天战备值班的李超,还在值班室被窝里。

“能不能完成任务?”“能!”面对首长询问,李超的回答斩钉截铁。

挂了电话,他迅速收拾装备,和战友一起爬上飞机,滑行、加力、起飞……李超的僚机和长机一起,穿云破雾。

编队抵达后,成功驱赶外机,圆满完成任务。“每一次起飞都是一场真正的战斗。”李超对记者说。

飞行技术出类拔萃,李超也越来越自信。而这一切,在2015年的一次集训后,发生转变。

当年,全军在空军和海军挑选一批精英,集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战术,“那次集训,我才发现‘人外有人’,接触到了真正的高手。”虽然那次集训总成绩排第三,但李超感觉知识不够用了。

在李超的宿舍,柜子里摆满了书,《中东之鹰》《空中格斗》……全都跟战机有关。

在李超的笔记本电脑里,存满了学习资料,英语教材、战斗飞行手册;手机微信里,关注的也几乎全是与军事、英语学习有关的公众号,“学英语是为了跟国际接轨,我们蓝军分队,都用英文发指令。”

李超所说的蓝军分队,成立于2007年,由海军航空兵精英组成,在部队中扮演外军角色。作为蓝军分队首批成员,李超是这支队伍的队长。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蓝军队员、兄弟部队战友,是他现在的主要工作之一。

“超哥不仅飞行技术一流,对我们也很好,手把手地教。”说起李超,湖北广水籍飞行员王雄一脸钦佩。

在值班室,王雄打开一段17分05秒的视频,是蓝军分队的宣传片。“视频是为了宣传蓝军,也是给家人看的。参军18年,父母连飞机都没有看过。女儿5岁多,我跟她见面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3个月。”李超说。

老班长的四种角色

在人迹罕至的大山之巅,一待就是22年。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一个人如此坚守?

李国勇说,靠的是一根筋的钻劲,靠的是那份难以舍弃的军人责任。

43岁的李国勇,参军22年。从最初的迷茫,到如今的坚定,李国勇在部队的成长过程,就像一部现实版《士兵突击》。

李国勇所在的雷达站,方圆5公里没有人烟,气候条件恶劣。一年中,5个月大雾笼罩,4个月连绵阴雨,3个月台风袭扰。1月21日,记者来到这个位于山上的雷达站,天空飘着细雨,整个雷达站笼罩在浓雾中。

李国勇说,刚来这里时,他打过退堂鼓,好在坚持了下来。

在雷达站的22年时间里,李国勇送走了9名指导员、10名站长,29岁的蔡瑞是他迎来的第10任指导员。在蔡瑞眼中,这个老士官长在连队里扮演着4种角色:管理者、老大哥、战斗员和兵专家。

作为管理者,李国勇去年推出的积分量化管理制度,让蔡瑞很推崇。

军容风纪不整,扣0.5分;内部卫生检查优秀,加0.5分……年底评功评奖,积分排名是重要的考核内容。“官兵都参与积分,加分扣分是少数服从多数,很公平。如果在某方面被扣了分,我们就会从其他方面的业务努力,把分加回来。”来自江西吉安的士官钟观福说。

作为战斗员,李国勇时刻把战备训练放在第一位。

雷达站是部队的“千里眼、顺风耳”。20多年来,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只要是战位上有情况,都能见到李国勇的身影。

作为兵专家,李国勇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整理成文字,在部队中推广。

李国勇说,为提升写作水平,他靠着一根筋的钻研劲头,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边学边写。每个月一篇论文,前后发表近170篇军事学术论文,其中30多篇论文被上级评为优秀军事学术论文。

看到李国勇的成绩,一位首长感叹:“小岗位有大作为。有你在,我放心!”

爱较真的“最年轻高工”

“现场温度20摄氏度,湿度56%,符合要求。现场电源火零电压233伏,超出规定的最大值,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更换电源。”1月19日,在海军某导弹检测站的方舱里,张华锋一边操作仪表,一边对徒弟汤立书说。像这样的检测,他们每年都会做。

张华锋瘦瘦高高,有一股书生气。湖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投笔从戎来到海岛上的计量站,一干就是15年。从普通的检测员到31岁成为东海舰队最年轻的高工,他凭的就是较真精神。

2008年,南海某演习任务开始前,一枚引进导弹出现故障,张华锋作为专家组成员,来到现场排除故障。检测中,导弹的每个单项数据都达到甚至优于各类指标,可全程检测结果不合格。不合格就意味着导弹不能正常使用,当时离演习开始只剩二十几个小时,专家组反复测试,依然不达标。

此时,张华锋提出,是不是导弹上某个部位没有达到计量要求?

这个问题引来部分专家反驳。他们认为,这枚引进导弹属于先进装备,不可能出现问题。

在张华锋的坚持下,专家组对导弹进行重新检测。果不其然,问题就出现在导弹的接收器支架上。

张华锋的较真,还体现在对产品质量要求上。压力表是舰船上经常使用的零件,有一次,一个厂家送来一批压力表,张华锋和同事经过检测,发现其中三成不合格,要求厂家收回重新制作。该厂家生产的压力表,长期供应海军,此前没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厂家负责人来解释说情。张华锋说:“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不能有一丝马虎。”最终,不合格产品被贴上红色标签,退回厂家。

对于张华锋的较真,他的徒弟汤立书深有感触。“一年冬天,我们在海边的一个老旧厂房里测试仪表精度,由于空调原因,里面的温度只有15摄氏度,检测要求的温度是19摄氏度到21摄氏度范围内,结果师父当场就终止了测试,直到温度达到要求。”“如果我们检测设备的精度误差1微米,舰艇射出去的导弹,也许会达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偏差,真打起仗来,这会危及部队官兵的生命安全,丝毫马虎不得。”张华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