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省份陆续公布2018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数据显示,多数省份经济运行总体上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部分省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调整,经济运行面临一定压力。
有关专家表示,从各省份公布的成绩单看,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态势继续延续,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各地区在发展中更加注重解决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不同省份经济增速出现分化
截至目前,除内蒙古未公布GDP指标的具体数值外,其他30个省份已公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
在30个省份中,18个省份GDP增速跑赢全国增速,其中贵州增速为10.1%,处于领跑位置,西藏、云南紧随其后;11个省份GDP增速慢于全国增速,其中天津增速为1.9%,在全国垫底;上海的增速为6.8%,与全国增速持平。
分区域看,在东部省份中,福建的增速为7.9%,虽然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回落0.7和0.2个百分点,但在东部10个省份中处于领跑位置;浙江和江苏紧随其后,增速分别为7.4%和7.1%;北京、河北、山东的增速慢于全国增速,但仍保持在6%以上的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的增速为1.9%,比去年同期放缓6.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放缓1.7个百分点。天津增速大幅放缓,与其经济结构偏重、民营经济规模偏小等因素密切相关。海南的增速为5.1%,比去年同期放缓3.8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放缓1.9个百分点。海南增速放缓,既与其加速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有关,也与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增速放缓有关。
在中部6个省份中,一季度,除山西6.2%的增速慢于全国增速外,其余省份增速均跑赢全国增速。其中,江西增速为9%,在中部地区领跑。安徽、河南、湖北、湖南4个省份的GDP增速均快于各省年初提出的年度目标增速。
在西部12个省份中,贵州的增速为10.1%,比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均放缓0.1个百分点,增速在已公布GDP增速的29个省份中位居第一位。四川、广西、陕西、重庆、云南、宁夏、青海、西藏等省份的GDP增速快于全国增速。其中,陕西省GDP增长8.5%,创下自2015年以来新高,居全国第一方阵。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的GDP增速曾连续多个季度领跑全国,而今年一季度的增速为7%,比去年全年放缓2.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放缓3.5个百分点。这与重庆的工业、投资增速放缓有关,表明其经济韧性有待增强,提质增效任务依然艰巨。
一季度,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与全年的目标增速存在明显差距。其中,黑龙江的增速为5.6%,而全年目标增速为6%以上;辽宁的增速为5.1%,慢于全年6.5%左右的目标增速;吉林省的增速为2.2%,在东北三省中垫底。
发展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尽管各省份的经济增速走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但各地在发展中坚持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疏功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逐步转向结构升级优化、质量效益改善的更高发展阶段。
一季度,北京市工业生产走势平稳,但高端产业引领发展的势头明显,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9%和16.1%。重点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增长2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
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重任的河北,工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在高耗能行业逐步收缩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工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态势明显。同时,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5.8%,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曾经“一煤独大”的山西省,在经历深度调整后,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23.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5%,较2017年全年加快17.9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7.2%,较2017年全年加快7.2个百分点。
安徽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赵金宝介绍说,安徽省更加突出践行新理念,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季度实现了服务业占比、税收收入占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三提升,单位能耗水平下降,环境质量向好的良好局面。
河南省统计局副局长赵德友说,今年一季度,河南省第三产业继续领跑全省经济,增速高于GDP增速。五大主导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而传统产业增速回落,占比下降;经济结构在持续优化的同时,财税收入、企业利润、居民收入这些效益指标也保持了较快增长。
一季度,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仅仅增长2.5%,这是影响其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不过,重庆市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40.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2.2%、17.0%、25.2%和29.7%。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和智能手机等新兴工业产品分别增长73.9%、29.0%和46.7%。
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6%,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8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2.6%,医药制造业增长15.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6.3%,增速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而且,服务业发展较快,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持续提高,高质量发展动力增强。
更加注重答好民生答卷
各地区在发展中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李希如指出,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实施了多项稳定就业的措施,为就业形势平稳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政策基础。同时,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支撑了就业市场的稳定,推动就业状况持续改善。
一季度,天津的经济增速在全国垫底,但其新增就业12.45万人,规模与去年持平,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5%。这与服务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密切相关。数据显示,一季度,天津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快于全市生产总值2.5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5%,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福建省城镇新增就业15.4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9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5万人。3月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3.74%,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低于年度控制目标0.46个百分点。
3月末,广东省城镇登记失业率2.43%,控制在年度目标范围内;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28.7%、22.8%和31.1%。江西省城镇新增就业17.2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38.4%;失业人员再就业5.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31.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40%。
就业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较好,为居民收入的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一季度,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77元,比去年同期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
从中西部地区看,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为近4年同期新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同比加快1.1个百分点,为近3年同期新高。江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60元,增长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87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5元,增长9.3%。湖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1%。
在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民生领域的公共财政投入规模也在扩大。
一季度,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175.9亿元,同比增长16.2%;施工面积4332.5万平方米,增长34.2%,占全市新建商品房施工面积的40.4%,同比提高9.4个百分点;销售面积19.5万平方米,占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的24.7%,同比提高9.1个百分点。
山东省全省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文化体育传媒、农林水支出分别增长27.4%、20.5%、20.5%、31.0%和15.7%。棚户区改造开工25.6万套,基本建成15万套,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30.3%和63.4%。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31.2万人和7290.7万人。
广东省统计局副局长朱遂文介绍说,一季度,广东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65.28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9%。
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20.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6%。其中教育支出251.48亿元,增长1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0.76亿元,增长28.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45.27亿元,增长25.0%;扶贫支出62.60亿元,增长36.9%。
(作者: 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