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山海关不住再度受青睐——写在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在辽宁召开之际

发布时间:2018-08-28 18:12:07来源:辽宁日报

(四)

做什么事,最怕坐而论道、凌空蹈虚,最忌弄虚作假、忽忽悠悠。

几件事,反映出了辽宁人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夯实经济数据。”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如巨石激浪,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压力确实不小,受国际需求下降、国内“三期叠加”,省内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经济结构“重”“原”“初”等诸多因素影响,本就“巨石在肩”,此时,若再“挤水”,反映在数字上,无异于“雪上加霜”。

然而,决策者说,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追求实实在在的发展,追求没有水分的发展,追求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我们要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把水分挤干净,之后轻装上阵,心里反倒有底了。”一位官员坦言。

一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虽然你们拿出来的这个数字好像不太好看,但是我觉得实际上很好看,它是一个光明磊落的数字。

细心的人会发现,近一年来,全省从上到下都制定了一份特殊的文件——2018至2020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将中心工作细化到年、安排到季、落实到月,宛如一个抓落实的“金字塔”,使中心工作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领域、各层级,贯穿全过程、各环节。

始于今年初的“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是省委、省政府防止抓工作粗略化、空泛化、一般化的又一重要举措。

围绕8个方面、180项重点任务,设置时间节点、完成标准,明确责任、倒排工期,实时督查、绩效对账,力求干一件成一件,做一桩成一桩。对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欺上瞒下的,平时不努力、最后搞突击的,严肃纠正、严肃问责。

察实情、说实话,谋实策、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清风涤荡,振兴远航。

(五)

近年来,部分外界人士,因“个别案例”而对辽宁下出“极端结论”。

对此,辽宁没有辩解,更没有回击。我们以真诚的态度,对照检查、举一反三,有则坚决整改,无则引以为戒。

市场经济,生产要素如水,进行着“趋利性”流动。而人、财、物往哪里去,以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行政效能及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为主要内容的软环境,是影响其走向的重要“河道”。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受计划经济进入较早、退出较晚的影响,在我省少数干部中计划经济思维的遗迹犹存、遗痕犹在。外界的指责,虽有夸大,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营商环境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振兴发展需要相比、与群众期待相比,确实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

优化环境,说到底是一场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的“自我革命”。

这也是一道最难解的“方程式”。因为,破旧立新,必定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身上的肉”。

“不换脑筋就换人,不转作风就转岗。”

“今天怕得罪人、当老好人,我们就是明天的罪人、坏人。”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以极强的勇气与决心,响亮地提出:打造发展环境最优省。

诺必践,行必果。

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到出台“条条都管用、可操作”的东北首部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再到组建专责“接受投诉、暗访调查、公开曝光、严肃处理”的全国第一家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机构显威力,制度“长牙齿”。

从取消调整千余项行政职权,到工商登记“三十二证合一”、376项证照即办即给、487个事项“最多跑一次”,再到“拨拨就灵”的政务平台和取消253项证明。“减证”促“简政”,便民更惠民。

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到“纠四风”“办事难”“特权车”专项整治,清理规范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再到解决与民争利、以费养人等问题的事业单位改革。抓住要害处,出招稳准狠。

三年来,正是这样的一个又一个“片断”,连成了一条我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清晰轨迹: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

放开“无形之手”,用好“有形之手”。在辽宁,利于市场主体茁壮成长的“墒情”持续好转,创新创业的“高地”正在形成。

首页上一页[1][2] [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