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有人说,19世纪军事改变世界,20世纪经济改变世界,21世纪文化改变世界。
虽是国家竞争的规律,在地区与企业间的竞争也莫不如此。
上世纪后期,日美企业间的竞争上演了一场文化角逐大戏:八十年代,美国的技术优于日本,管理也比日本先进,但是美国企业竞争不过日本企业,究其原因,丰田、东芝等日本企业赢在独特的企业文化。进入九十年代后,在新的技术革命大潮中,美国企业一扫颓势,其天生的创新与创业精神让硅谷成为全球技术发动机,日本则陷入十年停滞期。
鸿忠书记曾经撰文:发展的竞争,表面看是硬实力的竞争,其实质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的确,商场博弈决胜于经商者文化品位的博弈;企业兴旺比的是企业文化的高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被区域文化所左右。2001年,美国海氏集团管理咨询公司在对《财富》500强企业评选的总结中指出:“公司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文化。”
我国古人云,“小胜靠术,中胜靠智,大胜靠德”,“德”就是企业文化很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没有成熟的文化底蕴,企业永远不能成为百年老店;没有成熟的文化基因,一个地区注定平庸。把文化融合到经营管理中去,重视经济发展中“文化力”的作用,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回想湖北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企业的起起伏伏的历程,都被背后这个看不见的手所左右。
改革之初,敢想敢干的湖北人也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但是是花一现后就陷入了吃河南粮,喝广东水尴尬,荷花、沙松、长江音响、莺歌燕舞很快被省外的产品冲得七零八落。总结我们的不足,很大的原因是隐藏在企业先进的文化基因的缺失。
承认不足,放低身段,不怕丢脸,勇于学习……痛定思痛后,湖北人奋起直追:重拾荆楚文化中的“筚路蓝缕”开拓创业精神,重拾质量管理与精细管理、重商氛围……一股良好的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氛围兴起,中国劲酒、稻花香、黄鹤楼、红金龙、金龙泉、东风标致、武钢、华新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快速崛起,一大批企业重新进入全国500强。
文化看似看不见,摸不着,事实上既是软实力,也是硬支撑,具有让人惊叹的乘数效应。文化与经济、科技相互交融、共生发展,能够产生极大的聚变效应。
那些湖北省企业中的长青树、国企或民企中的100强,大多也胜在文化,强在管理。为了探寻这些成功企业背后的秘密,从本期时,荆楚网将开设“文化解秘湖北造”专栏,派出多路记者深入企业内部,找寻他们辉煌背后的文化基因。欢迎网友到东湖社区与湖北手机报推荐身边的企业,分享他们背后成功的文化故事。
文化解秘湖北造之一:文化浸润“稻花香”
1992年12月,“宜昌县柏临酒厂”正式更名为“湖北三峡稻花香酒厂”
2005年5月3日,稻花香举行“151”工程奠基庆典
荆楚网记者郭瑶、通迅员潘耀平
800多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曾写下著名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醉扶怪石看飞泉,酿成千顷稻花香"。
"稻花香"三个字,出自宋词,却因酒而闻名。
"三个人、三口缸、1500元贷款。"1982年,3个青年农民在夷陵区岜欲坪乡蔡家河村创办晓溪塔酒厂。说是酒厂,实则是乡村作坊。而现如今,稻花香年产原酒10万吨,并在2011年成为了湖北省第一个产值过百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今年9月,董事长蔡宏柱带领万名员工誓师,向500亿产业集群进军。
唐诗宋词偶得"稻花香"
好酒需要好名。多年前,蔡宏柱找到他的恩师姜秉彝,请他为酒厂取一个叫得响的名字。
姜老先生翻唐诗,阅宋词,定出百多个牌号,最后从辛弃疾词中"酿得千顷稻花香"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找到了灵感,把"稻花香"这三个字放在蔡宏柱面前。
蔡宏柱对这三个字也拍手叫绝:看到"稻花",便想到酒乃纯粮所酿,看到"香",便联想酒味之醇,雅俗共赏,虚实兼备,有韵味而无地界。见过数以千计的酒厂,数以万计的品牌,除 "杏花村"、"杜康"、"白云边"三五个酒名能臻此境,哪里再去找如此好名。蔡宏柱当即决定:把厂名改为"湖北三峡稻花香酒厂",产品改名为"稻花香"酒。
名字定下后,蔡宏柱又把题字的任务交给了姜老,姜老经过一番苦心设计,在造型上下足功夫,最后一气呵成,写就 "稻花香"几个字。"稻"字在承袭传统手法基础上,注重"禾"生辉;"花"字彩环飞,"香"字带酒杯,字字有特点,笔笔防假冒。
1992年10月,稻花香在中国三峡艺术节上首次公开亮相,一炮打响。1999年,稻花香成功举办了首届湖北名酒节,一时为湖北人所关注。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