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论坛 湖北能发声
昨日,记者一进入会场,就闻到一股咖啡的浓香,会场有诸多中国学者,但更多的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学者。现场,记者看到一块醒目的海报,显示当日各小组讨论的议题和教室号码。
在讨论的人群中,记者发现两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80后、90后博士——李明磊和赵鹏,“这次参加会议主要是来学习,是项目组的导师帮我们报的名”。他俩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系统工程,已经应用在三峡大坝等大型工程中。此外,来自武汉大学的刘健博也来参加这次会议。
当记者询问这几位湖北老乡是否在IJCAI发表论文时,他们都笑着说,这一会议太高端,发表论文的中国学者所占比例估计不会超过20%。尽管如此,记者还是经过多方打探,找到一位在此次会议上发表论文的华中科技大学的学者——秦虎,他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第三作者。虽然截至发稿前,记者未能联系到他本人,但经过多方了解,他可能是此次IJCAI会议上唯一一位发表论文的湖北高校的研究学者。
几位受访者均称,能在如此高端的国际会议上发表文章,已属不易。一位来自纽约城市大学的周先生告诉记者,这一会议上,发表论文和发表主题演讲的,主要是国际学者,来自中国高校的并不多见。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