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对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而言,智库作为政府决策和治理中的重要参与机构,有着不可或缺的“外脑”作用。
英文中的智库(think tank)一词,最早在二战期间出现。但要探源近代智库的雏形,还可追溯到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由韦伯夫妇主持创办的费边社。依据历史学家詹姆斯.史密斯的说法,“智库”在这一阶段主要指“可讨论计划与策略的密室”。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兰德公司与布鲁金斯学会声名远扬后,智库才开始以独立研究机构的角色进入公众视野。
而在中国,为政府或领导人出谋划策的“外脑”古已有之,那时候叫谋士、幕僚,但现代意义上的智库则起步较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4月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智库”,“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服务决策、适度超前”。这是迄今为止,中央最高领导专门就智库建设作出的最为明确、内涵最丰富的一次重要批示。此后一年多来,中国又有一批新智库密集诞生,依托本刊的“长江经济战略研究中心”也在这一背景下筹划成立。
一个令人思考的现实是,虽然中国智库的总量已以426家位居世界第二,但在影响力百强的排名中,中国仅占了6个。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对此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中国智库现状是“一麻袋土豆”,一提蛮沉,但一打开,个头都不大。
然而,由于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中国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当前和未来的中国发展非常需要智库建言献计。
“中国是需要智库的。首先应该弄清楚中国需要你们研究什么,你们怎么去研究;第二,你们怎么获得决策者认可,并互相沟通;第三,怎么在老百姓当中产生更大的影响。”一个多月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成立20周年开幕式上,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在致辞中这样说道。
应该看到,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民间,都对充分发挥中国智库的作用寄予厚望。新时期,新起点,中国智库将怎样跟上中国发展的步伐?本期“深度”栏目聚焦中国智库,特邀两位专家撰文,一起探路中国智库如何成为软实力的策源地。
多年来,武汉大学金融系教授叶永刚和他带领的智库团队,从国家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着手,将宏观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产业经济,在控制风险前提下将资源有效配置,寻找到产业的发展空间。本刊记者追踪采写的《金融工程下乡的叶氏探索》,以期提供基层借“外脑”助推经济增长的成功案例。
面向国际,“外脑”则有更为丰富的延伸。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行业领域引入海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进而学习、消化和吸收,有的甚至已经超越。
随着此轮全球性金融危机进入尾声,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正在谋求发展机遇,而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许多企业也在寻找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期“本刊策划”从法国这个与新中国最早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切入,解读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从单向输出转入双向互动后,将会有怎样的图景。这或许可以从《中法下一个50年》中找到脉络。(支点杂志2014年6月刊)
(作者: 编辑:田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