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湖北打造就业产业链 第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2.5万人

发布时间:2015-05-06 07:09:07来源:SRC-13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陈屿 通讯员 章清华 实习生 吴多妹 樊雪峥

  昨日,省劳动就业管理局提供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第一季度,我省城镇新增就业22.5万人,完成目标的32.14%;失业人员再就业6.5万人,完成目标的32.68%;帮助困难人员就业3.26万人,完成目标的32.65%;城镇登记失业率3.16%。新增发放小额贷款7.33亿元,完成目标的29.32%;扶持创业7415人,完成目标的18.54%。

  新常态下,我省劳动就业呈现出新特点:过去劳动力供大于求,而今新增就业岗位存在不确定性,且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

  为积极促进就业,我省锐意进取,锻造出创业、稳岗、网上网下对接的“就业链”。

  “造”岗位:让创业成为就业之源

  大众创业,有如放水养鱼,创造了创新的平台,也带动了更多人就业。

  然而创业之舟骤然入海,可能动力不够,也可能方向不明。为之增强“动力”、提供“导航”,成为我省就业部门的首要任务。

  如何让创意初萌、无创业经验者走出第一步?

  昨日,在黄石创业孵化器基地,记者见证了就业部门的倾力扶持。

  25岁的杨瑞杰,2013年开始创业做环保设备,经人介绍,刚进入市里的创业孵化器,就得到3个大礼包:场地免租金,申请到省市两级相关扶持资金,同时还得到了相关创业培训。孵化器基地还请来湖北理工学院教授指导创业者填写创业计划书,并申请相关的资金项目。“各项优惠政策算起来,每年能省下几万元的费用,充分缓解了创业初期的困难。”杨瑞杰高兴地说。现在,他的公司已站稳脚跟,并吸纳了19名新员工。

  创业者如遇资金瓶颈,何以渡过难关?“我下岗后,多亏政府的8万元贷款,让我走上创业之路。”谈及此,襄阳的王节燕激动不已。

  她介绍,她2003年下岗后,为了一家的生计,到市劳动就业局咨询再就业问题。经沟通,接访人员给她出了个创业点子。她马上同两个合伙人决定办一家早教服务机构,但资金不足,没法启动。

  为此,市劳动就业局全力帮助他们申请到了8万元的政府贷款支持,使之迅速起步,打响了品牌。

  近年来,为强力促进创业,我省就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委托中诚信中南分公司对全省就业系统内的53家担保基金进行信用评级。以此促进各地担保基金和担保资产质量提升,使担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整体信用状况良好。

  ——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安排此类扶持资金1500万元,新认定武大科技园等12家单位为第二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今年来,全省共为23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770名大学生创业企业发放补贴1044万元。

  ——参与举办“创业湖北”大学生创业大赛。此类系列创业大赛,激发出全社会的创业激情,产生了广泛影响。

  “保”岗位:稳岗补贴的“杠杆作用”

  “用工不荒,招工不愁”,是劳动力市场健康繁荣发展的标志。要做到这一点,除必须促进就业岗位“扩容”外,还须以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保底”。我省就业部门为此独创的稳岗补贴,让困难企业减负提效,有效维持了稳定的就业水平。“我省的稳岗补贴,对我们真是雪中送炭啊!”谈起就业部门的帮扶,宜昌华强科技的负责人王冬民说。

  整个公司是从事防化和药用包装产品科研生产的军民结合企业。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主要原材料价格大涨,市场萎缩,效益不断下滑,陷入困境。恰在此时,我省稳岗补贴政策出台,该公司得到215.99万元稳岗补贴。利用补贴,公司开展质量监测、安全生产、精益生产等方面的转岗全员培训90余次,涉及8000余人次。大规模培训,确保了员工队伍稳定,为公司绝处逢生提供了人才保障。2014年,公司利润增长230.25%,达到6060万元;员工年人均工资增长120%,达到5.39万元。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用途,开创性推出的稳岗补贴政策效果明显。2011年以来,全省累计发放稳岗补贴 21.3亿元,惠及企业16975家(次),稳定岗位499.9万个(次)。

  现在,我省稳岗补贴,已成为保持就业局势稳定的重要支撑、提升职工技能的强力推手、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和建立更加积极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标志。

  去年底,国家人社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以我省稳岗补贴政策为蓝本,出台专门文件,将稳岗补贴上升为国家层面发挥失业保险功能的宏观决策。下一步,我省还将按照国家四部委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全省稳岗补贴实施办法,重点落实好实施兼并重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及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行业、企业等“四类”企业的稳岗补贴政策。同时,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政策扶持力度。

  “开”新渠:网上春风和招工西行

  供需之间,渠道为先。随着承接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我省企业缺工问题日渐突出。对于我省外出务工者,沿海也不再是其首选。如何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让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为此,我省就业部门出新招:网上网下对接,网上春风和招工西行并举。

  近日,十堰28岁的刘刚通过湖北省公共就业服务网,找到了一份普工岗位。“就业部门网站提供的岗位,都通过了正式认证,寻岗快捷又安全、靠谱。”刘刚说。

  今年,我省全新推出的“网上春风行动”效果特好。就业部门充分发挥湖北公共招聘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与网下春风行动同步发布招聘会信息、岗位信息,方便群众查询,使“求职招聘上湖北公共招聘网”成为时尚,打造出网上春风行动新品牌。

  今年3月初,省人社厅率我省32家大中型企业赴甘肃8天,现场达成就业意向人数9971人,当场录用1761人。

  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皮广洲表示,我省“春风行动”向西行,是“走出去、请进来”的成功实践,将成为我省打通与西部省份人力资源交流渠道、构建中西部用工新格局的新起点。

  今年春风行动期间,我省各地举办招聘会1037场,组织3.6万多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110多万个岗位,172.8万人次进场,60余万人达成了用工意向。其中,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35.7万余人。

  延伸阅读

  “到光谷去创业”湖北深度打造“创业宝地”调查

  新华网武汉5月6日电 记者梁相斌、徐海波、陈俊

  作为具有全球科教优势的湖北,及早谋划,从立法入手,完善财税、人才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政策,将武汉市及“中国光谷”打造成为创业聚集地,让创业有保障、有条件、有氛围。一场享誉全国的“创业风”正在荆楚大地越刮越劲。

  法制先行,给创业者一颗“定心丸”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催生了创新创业新红利。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让创业门槛降到了最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政府放权让利的“减法”,成为激发社会创业热情的“乘法”。无数创业者欢呼:“中国创业的春天来了。”

  如何搭上这班时代列车,成为越来越多湖北人的思考。湖北有着良好的创业传统,曾诞生全国首家创业孵化器,天然的科教优势和强大的工业基础为创业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仅武汉东湖高新区,就聚集着98家大学和科研院所,拥有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新登记科技企业4293家,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22家。

  东湖高新区是我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素有“中国光谷”之称。湖北又一次将目光锁定在这里,决定将光谷打造成创新创业者的“圆梦之谷”。

  为此,从2012年10月起,湖北省及武汉市主要领导坚持每月到光谷现场办公,解决创新创业的问题,并强化政策引导,充分激发创业活力。

  支持创业,法制先行。今年1月,湖北省人大审议通过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从管理体制、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及创新容错免责等9个方面支持创新创业。

  “这部‘光谷基本法’将彻底破除创业者的束缚,让他们放手去干,放心一搏。”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表示,依照条例,光谷将最大限度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至少70%归项目完成人,企业审批办事不出园区。

  政策组合,让创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13年休学创业的“90后”付小龙,如今已是市值6000万元公司的CEO。在学校宿舍,他开发出“恋爱笔记”的APP;在学校孵化器,他成立了公司;在光谷大学生创业中心,他有了办公场所。创业路演时,他获得1000万元的投资。

  付小龙感受最深的是宽容,容纳他们的不再是狭窄的宿舍和周围异样的眼光,而是咖啡馆、创业基地、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

  为推进大众创业,湖北提出为各类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营造更优越的发展环境,创新财政资金的支持路径和模式。去年6月,湖北发布促进成果转化应用的“科技十条”,并设立1000万元“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资金”。随后,又出台涉及“六个方面”的十八条措施,提出到2017年扶持4万名大学生创业。

  光谷借鉴美国、以色列等先进国家经验,于2013年出台《光谷创业十条》,从优化服务、完善平台、繁荣主体、丰富要素、营造环境等方面,打造富有活力的创业生态。还设立了1.5亿元专项创业扶持基金,并重点资助创业人才,最高给予1300万元支持,特别优秀的世界顶尖人才最高可获1亿元。

  “让创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创新成为一种人生追求”。胡立山告诉记者,从专项资金“搭桥”股权激励,到科技企业注册金“零首付”,再到鼓励天使基金突破障碍,都是为了激发科研人员、大学生的创业活力,让创新创业文化成为光谷人的特质。

  氛围优先,让创业者轻松找到风口

  4月25日上午,华农大学生活动中心人声鼎沸,第十五期“光谷青桐汇”正在这里举行。女博士赵雅媛依靠用柿子皮提炼“贵金属吸附剂”的项目,独揽10张投资邀约函,成为本场最大赢家。她说,“在这个不拼爹也不拼颜值的创业舞台,只要项目好,一定有钱景。”

  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月月青桐汇。光谷创业咖啡就像每天都办的“青桐汇”,吸引了许多从周边高校赶来的大学生。在光谷资本大厦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他们在喝咖啡过程中,向创业导师学经验,与天使投资谈合作,向创业前辈学路演。通过这种轻松的模式,短短两年时间里,光谷创业咖啡孵化出近80个创业团队,培养超过5000个创业项目。

  目前,光谷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53家,其中,1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去创吧、DEMO咖啡等都已成为创业者心中的天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加入者。据统计,2014年留在武汉的武汉大学生约11万人,其中创业人数达2万,占比近1/5。

  “到光谷,去创业”已成为许多光谷青年见面的问候语。知名天使投资人李儒雄说:“全国都知道湖北、武汉是个大孵化器,光谷正处于这个孵化器的风口。”

  一个地方创业氛围如何,能不能形成创业型城市,关键在于千千万万的人要行动起来,投身到创业洪流中去。湖北省委表示,将进一步抢抓机遇,以改革激活创新源头,以服务构建创新生态,以创业谋划创新未来,打造投资兴业的“洼地”、“宝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