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聚焦中博话崛起:湖北作为 激荡黄金水道(图)

发布时间:2015-05-15 07:05:10来源:SRC-13

图为:繁忙的宜昌港成为长江中游交通中心。(记者 杨平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常贤波

  浩浩江水,其势奔涌。

  黄金水道,风云激荡。

  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绵延数千公里、横亘东西的母亲河,正昂首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视察武汉阳逻港。站在长江边的码头上,总书记作出了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的重要指示。

  当年9月,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3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在时代巨变中,长江巨龙,托起一条经济大命脉,承载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江水连民心,江运系国运。

  抢抓长江经济带机遇,奋发向前,湖北作为激荡黄金水道。

  拥有最长长江岸线,湖北勇担支点使命

  坐拥长江干线37%以上的岸线长度,湖北的水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长江经济带能否挑起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任,“扁担”在中部,支点是湖北。

  掂量实力,在国家新一轮战略布局中,湖北占据“两横三纵”开发格局的地理“天元”,经济总量在沿江11个省市中居第4位。

  梳理交通,武汉新港已成为亿吨大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大关,跨入世界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纵贯南北,高速铁路呈米字格局。

  展望机遇,湖北、江西、湖南共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力争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沿海是“弓”,长江是“箭”。湖北正处于“弓箭战略”手握箭杆之处,使命重大。

  黄金作为,抢抓黄金机遇。

  2009年,湖北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

  省委、省政府分秒必争,主动与国家规划对接,一大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队”;今年以来,我省成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并召开两次会议,为工作推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高位推动下,一股势不可当的发展潮流,正在黄金水道上热情奔涌——

  武汉至上海“天天班”,72小时抵达上海洋山港,成为开行速度最快、开行频率最稳定的货运直达班轮。两大近洋航线表现不俗:2014年,“泸州—武汉—台湾”集装箱近洋航线每周2班,运量5460标箱,增幅144%;武汉至东盟四国国际集装箱航线每周2班,开通5个月运输894标箱,推动武汉本地经水运发往东盟国家的箱量比例由不足5%提高到20%。

  去年9月26日,全长67.22公里的江汉运河正式通航,往返荆州和武汉的航程缩短200多公里,往返荆州与潜江的航程缩短600多公里,形成一条环绕江汉平原、内连武汉城市圈810公里、联通长江中游和汉江中游间的千吨级高等级航道圈。截至4月底,累计通过船舶859艘,货物22.9万吨。

  建立各地区、多部门联动的“大通关”制度,整合核心流程和相关物流商务服务信息,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效率大大提升。去年12月,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启动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武汉海关申报报关单超过12万单,居中部第一。

  重大项目鼓舞人心,驱动经济发展新引擎

  长江水运能否畅通,瓶颈在荆江,关键在湖北。

  2014年,湖北提出长江深水航道整治的“645”工程,谋划实施长江干流武汉至安庆6米、宜昌至武汉4.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这意味着,万吨级海轮可以常年直达武汉,湖北将由内陆变成沿海,成为中西部的“出海口”。

  历经14个月努力,“645”工程模型试验已完成,并为长江干线航道宜昌到安庆段47个碍航水道(浅滩)开出“药方”,预计6月可完成研究任务。

  以“645”深水航道项目为代表,我省一批重点项目迅速崛起,扛鼎起全省经济发展大底盘。

  目前,我省共谋划、汇总2015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项目279个。其中,15个项目纳入国家2015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项目,占比达到17.4%,在沿线11个省市中获得近1/5的席位。

  大项目,带来大发展。

  交通“大底盘”更扎实。武汉港阳逻港区三作业区一期起步工程、蒙华铁路湖北段等126个续建项目继续推进;郑州至万州铁路湖北段、武汉城市圈环线孝感南段、石首长江公路大桥等项目有望今年开工,“祖国立交桥”加速构建;

  产业转型升级在加速。沿江而行,发展热潮令人振奋。在武汉,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等世界级产业集群雏形初现;在荆州,湖北伟特、长江液晶、华讯方舟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电子信息产业链不断变长。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正在长江沿线“扎堆”。

  外向型经济活力在焕发。我省与伏尔加河、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流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交流。今年前4月,我省外贸进出口总值717.4亿元,同比增长5.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湘赣鄂并肩携手,合力打造第四极

  3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一个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展现于世界舞台。

  这里,京广、京九、沪昆铁路等交通大动脉纵横交错,“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已变为现实,是中部走向世界的窗口;

  这里,260多所高校、近300万在校大学生、120名两院院士,是中国创新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这里,独揽鄱阳湖、洞庭湖两大淡水湖资源,大别山、幕阜山、黄龙山共同守卫着生态“绿心”,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有实力、有基础、有潜力、有后劲,共建中三角、打造第四极,是湘赣鄂三省共同的历史使命,是湖北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抓手。

  2012年,湘赣鄂三省政府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三省先后有30多个部门、地区签订具体合作协议,合作对接迅速展开。

  走马湖南、放眼江西,三省携手合作亮点纷呈:

  奔驰在武汉地铁上的列车,一半以上产自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

  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配套的中小企业,三分之一来自湖北、江西等地;

  漫步长沙、南昌街头,武汉本土品牌仟吉、良品铺子、周黑鸭一起诱惑着人们的味蕾;

  江西洪都生产的大飞机机身,湖北襄阳提供的飞机座椅,湖南生产的起落架系统,共同出现在国产C919大飞机上,保障着万千乘客的安全;

  从党政高层到基层民众,从部门到行业,从省会城市到省际毗邻地区,三省共识不断扩大,合作不断扩展,合力加速汇聚。

  今年5月前后,合作的大手,再次紧紧握在一起。围绕《规划》确定的六大重点任务,湘鄂、赣鄂分别就九个方面的合作重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协议》,三省合作进一步深化细化。

  共同的机遇、共同的使命、共同的追求,奔腾长江,将湘鄂赣三省紧紧联系在一起。

  把“中三角”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世界影响的城市群,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成为三省共同的使命。

  披荆斩棘探新路,全流域市场要素加速融合

  机遇面前,等不起、慢不得。

  改革创新,以披荆斩棘的勇气,湖北开创新路。

  ——继2008年我省大手笔打破行政区划设立武汉新港后,2014年,又谋划整合武汉、咸宁、黄石、黄冈、鄂州等鄂东南五市港口资源,成立港口集团。目前,鄂东南五市港口资源整合已完成,新公司即将挂牌成立;

  ——研究设立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引导基金,支持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适时推进民资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为产业发展提供成本最低的融资;

  ——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节能量等区域市场交易制度开全国先河,区域要素市场、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正抓紧建立。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全流域性市场要素的构建。

  各方推动,深度交融正在展开。

  黄梅小池与九江跨江合作,一个九江城,半是黄梅人;浠水散花主动对接黄石,联合开发浠水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区;荆州跨江布局,谋划建设江南新区;监利白螺积极对接岳阳,探索建立临江工业(物流)园区;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洪湖市新滩工业园区;五峰等县市在沿江地区发展飞地经济……

  当前,我省《关于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即将提交省委常委会审议。《实施意见》提出,我省要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综合立体大交通、对外开放大通关、跨区域合作大平台”和“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带、新型城镇连绵带、生态文明示范带”。实施枢纽建设工程、产业升级工程、沿江城镇化推进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合作交流工程、沿江大开放工程等六大工程。

  锻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长江经济带上的湖北,将更加有为,不负母亲河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