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武汉“海宁皮革城”商标之争再起 升官渡索赔2275万

发布时间:2015-09-30 06:15:36来源:SRC-13

图为:汉口北海宁皮革城

    图为:汉口北海宁皮革城十大品牌联盟馆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 孟晓

  眼下就要进入皮草消费旺季,但武汉皮草市场却再起波澜。近日,新近入驻升官渡的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汉海宁皮革城官方微信上明文称,诉“汉口北海宁皮革城”商标侵权。

  对此,汉口北集团方面回应:“海宁皮革城”并非注册商标,是县级以上地名+通用名称,不具有专有性,大家均可使用,在双方事态未有定论时,在公开场合宣称侵权,对“卓尔”及“汉口北”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汉口北集团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同时,汉口北集团还透露,该公司已启动程序,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宣告对方“海宁中国皮革城”注册商标无效。

  “海宁皮革城”之争由来已久

  在武汉,“海宁皮革城”究竟有多少家?

  据了解,2011年9月,卓尔汉口北集团开办汉口北海宁皮革城,是武汉地区较早的大型皮革皮草专业卖场。此后,武汉陆续出现过武汉站(高铁)海宁皮革城,汉阳钟家村中防百诚海宁皮革城、汉阳升官渡武汉海宁皮革城。

  早在2013年,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表过“打假声明”,称汉阳升官渡的武汉海宁皮革城是公司在武汉唯一的分市场,武汉市内其他“海宁皮革城”均与公司无关,且湖北省内的其他“海宁皮革城”均为侵权行为。

  在此“打假声明”后,汉口北海宁皮革城商户曾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向武汉市工商局投诉,当时,武汉市工商局接到投诉后介入纠纷,曾要求升官渡方面撤下“打假声明”。

  在中国商标网可查询到,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了“海宁中国皮革城”商标,带有“hclc”字样的标识,专用期限为2014年1月7日至2024年1月6日,意在此前,该公司并未取得任何商标专有权。

  注册商标的一方要求索赔

  位于汉阳升官渡的武汉海宁皮革城于2013年10月开业,2年前开业时曾热闹非凡。但因为某些原因,公司向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寻求资本收购。今年9月,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宣布斥资8.1亿元收购位于汉阳升官渡的武汉海宁皮革城。

  随后,收归旗下的武汉海宁皮革城重新开业,并通过官方微信对外宣布,就卓尔发展(武汉)有限公司、汉口北集团有限公司擅自将其开办的市场命名为“海宁皮革城”、“汉口北海宁皮革城”,涉嫌不正当竞争以及侵害商标权,将其诉至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5年9月21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受理。

  汉口北将申请对方商标无效

  2011年夏,卓尔汉口北集团多次派人赴浙江海宁招商,于当年9月开办汉口北海宁皮革城,该皮革城是武汉地区较早的大型皮革皮草专业卖场。市场内商户均来自海宁,90%的产品出自海宁本地。

  自此,汉口北引爆武汉皮草消费热潮,市场销量连续多年大幅增长。2013年9月,皮革城2期重装开业,面积也达到7万平方米,汇集了来自浙江海宁为主的400多个知名皮草品牌。几年来,约有上百家海宁商户在汉口北购置铺面和相应住宅,对市场认同度颇高。汉口北集团副总经理宋汉杰表示,汉口北是武汉市开业较早、较成熟的皮革市场,培育了武汉消费者对皮草皮革的认知和购买需求,可谓是市场的拓荒者。

  对于此次被诉一事,汉口北集团方面回应,汉口北海宁皮革城的定义是“汉口北公司旗下海宁人经营的皮革商城”,公司皮革城的商户大部分来自海宁,销售的产品也确实产自海宁,使用当前称号是正当的权利。对方公司在事实尚未清楚前,再度公开发布声明,对“卓尔”及“汉口北”品牌声誉造成了巨大伤害,公司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而且,目前公司已经启动法律程序,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申请,宣告“海宁中国皮革城”商标无效。

  【链接】

  经营者:

  公平竞争有钱一起赚

  对于双方的掐架行为,消费者和商户们又是怎么看的?“商户这样掐架,到底谁真谁假,其实我们也没办法辨别。”住在汉口的刘女士表示,每个消费者肯定都希望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质量好、价格优,不管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只要卖的商品不好,都不会有消费者愿意买单,物美价廉很重要。“我们的货都来自海宁,出自海宁的正规厂家。”婵缇品牌的老板施秋妹说,她在汉口北和升官渡两边都有店铺,卖的货都是一样的,不存在两边货物不一样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哪边生意好做,就会把重点放在哪边。

  经营格林斯娜品牌的刘荷飞今年将店从升官渡开到了汉口北,“汉口北人气更旺,吃住成本、租金方面更低,交通也很方便。”她表示,汉口北海宁皮革城今年又有雪豹、奥王、太球、凯阳、玛龙宝、雪迪卡纳、伊丽莎等一批海宁原产地知名品牌入驻,品牌联盟馆均为海宁主流大品牌,对于汉口北海宁皮革城未来的发展,她很有信心。

  也有商户明确表示,虽然从硬件来说,升官渡确实装修比较好,但汉口北物业服务到位、分工明确,还专门成立了汉口北海宁皮革城商会,而且汉口北集团很重视皮革城的发展,如今,很多商户更愿意来汉口北发展,所以很多同行都把店搬到了汉口北,“市场经济,要遵守公平竞争,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好的消费体验,把武汉皮革市场壮大发展,才是应该做的。”

  律师:

  用到商标中的某一部分不必然侵权

  湖北朴诺律师事务所彭刚律师认为,《商标法》是对商标整体的保护,如果有人用到其中某一部分,并不必然导致侵权。依据《商标法》的规定,注册商标中的通用名称不在保护范围内。“海宁”+“皮革城”都是非独创的地名及通用名称,注册商标专用权人对此部分没有专用权,即并不能制止他人使用该地名及通用名称。如果以知名服务的“特有名称”请求保护,同样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他人仅使用其中的地名及通用名称并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他表示,商家在法院判决前,不宜高调公开宣称对方侵权,否则可能涉及对对方商誉的侵害。

  据楚天金报

  武汉“海宁皮革城”起纷争 升官渡索赔2275万

  今年刚刚扩建的汉口北海宁皮革城

 

  记者 邓伟

  在武汉,提起买皮衣,“海宁皮革城”几乎无人不晓。由于是皮革专营市场,“海宁皮革城”里皮衣的价格,要比商场便宜一半。而武汉人去的最多的,一家位于升官渡,一家位于汉口北。近日,在微信公众号内,一条信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条发布于9月26日的信息中称:升官渡的海宁皮革城告了汉口北的海宁皮革城,起诉其涉嫌不正当竞争及其侵害商标权,并提出高达2275万元的巨额索赔。是否果真有此事?本报记者随即对此展开了调查。

  【事件起因】

  开业两年不景气改直营 升官渡发布声明称被侵权

  9月26日的那条已经流传甚广的微信文章,看起来是一条“维权声明”。该声明中称:浙江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就卓尔发展(武汉)有限公司、汉口北集团有限公司擅自将其开办的市场命名为“海宁皮革城”、“汉口北海宁皮革城”,涉嫌不正当竞争及其侵害商标权,将二被告诉至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卓尔发展(武汉)有限公司、汉口北集团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对原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即立即停止对“海宁皮革城”知名服务特有名称的仿冒行为;停止侵犯原告“海宁中国皮革城HCLC”注册商标专用权。拆除其市场、广告、网站上使用“海宁皮革城”字样的标识及图片,并索赔各项经济损失共计:22750000.00元人民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年9月21日正式立案受理。

  对此,记者通过升官渡海宁皮革城的相关负责人,联系到了浙江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的代理律师王传理。

  王律师表示,这份声明确实是由他发布,其中所反映的情况属实。王律师告诉记者,升官渡的海宁皮革城于2013年开业,这两年来都是由他们授权给湖北金联民生公司经营,每年向对方收取3000万元的“许可费”。

  但开业两年以来,该市场经营不够景气,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今年9月24日,浙江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花了8.1亿元,买回了升官渡这个皮革市场的所有权,改为直营,希望重新整顿这个新的市场。

  王律师表示,其实,早在两年前,升官渡市场开业不久,他们就向汉口北集团发过律师函,让其不再使用“海宁皮革城”的字样。当时,汉口北集团回函称“并未侵权”。此番,升官渡海宁皮革城改为直营后,依据以前金联民生公司每年3000万许可费为标准,向汉口北索赔2275万元。

  【双方交锋】

  市场开业已有五年多 汉口北反告对方商标无效

  面对侵权指控,汉口北方面有何看法?昨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汉口北海宁皮革城负责人表示,虽然已听闻了此事,但截至昨晚,尚未收到法院传票,也未见对方前来接洽。

  对此,升官渡方面的王律师表示,法院9月21日才立案,下达传票还需要一段时间。面临品牌“真假之争”,汉口北方面向记者介绍了其海宁皮革城的由来。据称,2011年夏,卓尔汉口北集团多次派人赴浙江海宁招商,获得当地商户认同,于当年9月开办汉口北海宁皮革城,成为武汉地区首个大型皮革皮草专业卖场。市场内商户均来自海宁,90%的产品出自海宁本地。

  自此,汉口北引爆武汉皮草消费热潮,市场内人头攒动,连过道都被挤得水泄不通,市场销量连续多年大幅增长。2013年9月,皮革城2期重装开业,面积达7万平方米,汇集了来自浙江海宁为主的400多个知名皮草品牌。几年来,约有100多家海宁商户在汉口北购置铺面和相应住宅,对市场认同度颇高。

  此后,两年内,武汉市陆续出现高铁皮革城,鄂州海宁皮革城、武汉海宁皮革城等皮草市场。但汉口北集团副总经理宋汉杰认为,汉口北是武汉市场开业最早、运营最成熟的皮革市场,培育了武汉消费者对皮草皮革的认知与购买需求,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可谓是市场的拓荒者。

  然而,正在“海宁皮革城”在荆楚大地遍地开花之际,2013年,取得浙江海宁中国皮革城公司授权的升官渡海宁皮革城公开声称要打假,称湖北省内的其他“海宁皮革城”均存在侵权行为。对于升官渡指出的“侵权行为”,汉口北集团方面表示:“海宁皮革城”并非注册商标,是县级以上地名+通用名称,不具有专有性,大家均可使用。对方在事态未有定论时,在公开场合宣称侵权,对中国驰名商标“卓尔”及湖北著名商标“汉口北”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汉口北集团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并开始启动应对反击程序,要将国家商标主管部门申请宣告对方注册商标无效,令其作废。

  【记者探访】

  部分品牌两边都有店面 商户们反感市场打压

  若不是这条信息,可能不少武汉人都不知道,经常去的两个海宁皮革城,实际上是两家人。两家市场将要对簿公堂,其中商户是否已受到了影响?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汉口北的海宁皮革城时看到,由于皮革销售旺季刚开始,这里所有的铺面均开着门,灯光明亮,每个店家陈列丰满,商家笑言汉口北市场“连厕所边上都是满的”。商户施秋妹是婵缇品牌皮革服饰的湖北总代理,她告诉记者,今年皮革形势好,她在这里的一个裘皮店,备货不少于1000万元,一个皮服店,不少于300万元,大家都铆足了劲。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升官渡的海宁皮革城。这个市场相比于汉口北那一家来说,装修得更加豪华一些,但一楼有大约20%铺面关着门,多处店面贴着“转租”的信息。开门迎客的部分店面内,虽然店内开着灯,却不见营业员,门上贴着“购物请致电”的告示。再上到二楼以上,还可以看到三五家铺面连片关门的状况。在汉口北海宁皮革城拥有三家店面的的施秋妹,在这里也有店铺。她告诉记者,这并不冲突,因为两边市场的货物,都是从浙江海宁的厂家直供的产品,质量都是一样的,不存在真假问题。对她而言,两边市场不同的是管理模式和物业模式,她更认同汉口北的方式,觉得那边更有发展潜力。

  “我在两边的市场都有店子。但是,哪边生意好,管理好,商家就把重心放到哪边。”婵缇湖北总代理施秋妹再次表示,她很反感“一个东家打压另一个东家”的事情,作为市场管理方,最好是能提供更好的经营服务环境和秩序,让商户和消费者们“用脚去投票”。

  相比与消费者,经营品牌皮革的商户们,在不同的立场上也有自己的看法。经营黄金鳄品牌的章标认为,汉口北海宁皮革城商户多来自海宁,卖的都是正宗的海宁皮货。市场是共同做大的,不是相互打压出来的;相互打压和诋毁,损害的只会是整个市场的销售经营。

  格林斯娜老板刘女士两年前从成都市场转战武汉做皮草生意。她说,只要产品、商户来自海宁,大家抱团一起做生意,就能称做”海宁皮革城”,“不然,海宁数以万计皮革企业,产品怎么卖?”

  【律师说法】

  多名律师提出不同看法 通用名称尚且难言侵权

  两个海宁皮革城之争,走到了对簿公堂的阶段。这次,一家要维权索赔,一家要让对方商标作废,结果尚难预料。对此,记者咨询了多名律师。有些对于升官渡的维权表示认同,但也有多名律师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盛唐律师事务所律师余光明说,浙江海宁中国皮革城的注册商标为“海宁中国皮革城”,但在其发布的“打假声明”中,说的却是“海宁皮革城”,指出其他“海宁皮革城”都侵权了,并不严谨。武汉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律专家认为,从商标法的角度来看,“海宁皮革城”这个组合本来是不能被注册为商标的,因为“海宁”是县级行政区划名,“皮革”是通用商品名称,“城”是商品集散地的意思。如果注册为商标,就损害了同一地域、同一行业经营者的权益。

  湖北某律师事务所彭刚律师也认为,《商标法》是对商标整体的保护,如果有人用到其中某一部分,并不必然导致侵权。依据《商标法》的规定,注册商标中的通用名称不在保护范围内。 “海宁”+“皮革城”都是非独创的地名及通用名称,注册商标专用权人对此部分没有专用权,即并不能制止他人使用该地名及通用名称。如果以知名服务的“特有名称”请求保护,同样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他人仅使用其中的地名及通用名称并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打个比方,就像轮子是圆的,不能享受设计专利一样。”彭刚认为,法律保护也有界限,前提是不能损害公众的利益,不能将共有领域的地名及通用名称据为己有,进而排除他人的合法使用。另外,商家在法院判决未有定论之前,高调公开宣称对方侵权,也涉及对对方商誉的侵害。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