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湖北地标产品开发深浅不一:有的冲刺百亿产业有的金字招牌蒙尘

发布时间:2015-11-26 16:46:24来源:SRC-389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礼兵 通讯员宋军杰 黎明超

梁子湖大河蟹、洪山菜薹、丹江口翘嘴鲌、京山桥米……这些家喻户晓、消费者奉为上品的湖北特产,有个共同的身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披上了绿色标识,身价翻番,出口无阻。

这样的“宝贝”,湖北有多少呢?141件,全国第二。

但是,部分地标产品“有名无市”,亟待开发。

部分产品成为区域发展引擎

“2013年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后,罗田板栗制品出口猛增,公司销售额从上一年的1亿元一下子突破1.6亿元。”18日,湖北华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丽受访时表示。

同样共用一个标识的湖北绿润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永峰说,去年出口板栗制品195万美元,今年有望达到300万美元。

罗田板栗过去只是“有名气,无身价”,如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搭上了“快车”,年产量由保护前的3万吨增长到现在的近7万吨。2014年板栗产值达5亿元,占国内市场30%的份额,出口远销美、加、德、法、英、日等12个国家。

无独有偶。随州大洪山区盛产香菇,过去土得掉渣,如今洋气扑面。省质监局积极推动随州香菇连续两次被列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有效提高了品质。目前,随州香菇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香港市场65%以上的香菇产自随州。2013年实现产值40亿元,出口创汇5亿美元,带动菇农12万人致富。

通过地标保护,我省的“京山桥米”成为全国知名的“一袋米”;“梁子湖大河蟹”成为“鱼米之乡”三大水产品之一,列为国宴佳品;“竹溪贡米”三年产量增长3.2倍,产值增长4.4倍;“恩施玉露茶”通过保护性开发,品牌价值2012年高达4.06亿元……

省质监局局长王兴於表示,地标产品已成为不少地方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的利器,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以质量为抓手推动转型升级、内需外需两手抓的一个样本。

荆楚大地荟萃奇珍异宝

“英山云雾茶在地标认证之前,人家还怀疑贴牌,现在实至名归!”湖北志顺茶叶总经理陈海军说,评标后,对茶叶质量要求更高了,茶微粉等新产品相继开发出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为加强研发力量,英山县委、县政府还在金雷茶叶建立了首个院士工作站,引进的白茶新品种在英山独特的气候土壤中培育出更高品质,去年在全国茶叶评比中获特等奖。

湖北地处北纬30度附近,气候四季变幻,河湖水网密布,山地平原起伏,造就动植物资源丰富。楚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药文化、鱼文化、竹文化、石文化等各显异彩。这些,为孕育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荆楚大地,处处是“宝贝”。

省质监局局长王兴於介绍,2008年至2013年,我省新增国家地标产品105个,年均增加20个,新增数量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累计总量达到了141个,位居全国第二。

地理标志(原产地)产品保护制度源于欧洲,是针对具有鲜明特色的名、优、特产品所采取的一项特殊的产品质量监控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国际上已成为WTO成员之间通行的规则。地理标志产品也是我国对外交往及传播中华文化的媒介,在进出口贸易中享受无贸易壁垒通关的便利。

2013年,我省“恩施玉露茶”、“罗田板栗”、“宣恩火腿”、“羊楼洞砖茶”和“秭归脐橙”在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议谈判中,被商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列入在欧保护的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保护产品清单,这标志着我省地标产品正式走出国门。

近年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逐渐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兴农富农”良药。以“蕲艾”闻名的蕲春县,正着手打造百亿艾草制品产业。如果141种“宝贝”都能像随州香菇那样成长为一大产业,新增产值将达数千亿元。

而事实上,这座“金矿”的价值还有待发掘,许多地标产品还谈不上产业化。

别让金字招牌墙上蒙尘

“本月26日,我们与中南民族大学合作,将在北京发布首个蕲艾国家标准。”19日,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普生透露。去年,该公司营收已达20亿元,今年截至目前已达19亿元。

陈普生介绍,该公司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注册“蕲艾”商标,后来县委、县政府又推动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如今百余家企业共打“蕲艾”品牌。

“这是好事,过去艾草是野生,如今是人工种植,今年计划新增3万亩,百亿蕲艾产业将有原材料资源支撑。”蕲艾产业协会会长田群表示。

与百家企业共扛“蕲艾”品牌相反的是,许多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字招牌还挂在墙上“蒙尘”。

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处长曹传铎说,全省141个国家地理省141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已核准企业使用专用标志的仅38个,只占总数的27%。

专用标志使用率偏低,折射出某些地方对地标产品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找到擦亮金字招牌的抓手。“重申报、轻利用”,申报成功之后就束之高阁,任其自生自灭。

许多地标产品因缺乏整体规划和行业标准,缺乏资金技术,仍处于无序发展阶段。

此外,不少地方呼吁“优化顶层设计”,要求理顺审批、监管体制。

如何让金字招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一项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