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八里湾镇陡山村,村民正在红薯地里除草
图为:红薯出土,村民发愁
楚天都市报记者高东起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士峰
“乡亲们种的美味红薯就要熟了,月底就能开挖,可是我非常担忧能不能畅销。”近日,黄冈市红安县兵和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罗绍长,向楚天都市报求助,希望宣传新品种红安苕,帮助老区人民奔小康。
记者了解到,45岁的罗绍长军官转业后,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回到红安县带领贫困户种红薯。第一批新品红安苕本月底就要接受市场检验了。
接到罗绍长的求助,楚天都市报记者赶赴红安,走进田间,深入农户,实地探访。
●探访
新红安苕月底上市寄托着老区脱贫梦
前日,红安县高桥镇张家田村14组,群山环绕,烈日当空。大片的红薯地满是翠绿,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鸡鸣狗吠,知了声声。蜿蜒的乡间小路上,不时有“嘟嘟嘟”的农用车经过。
记者在一片红薯地里碰见了62岁的马楷利,他穿着破洞的蓝色半袖衬衫,戴着旧草帽除草。马楷利是村里的特困户,妻子失去了右臂,儿媳妇是个哑巴。儿子外出打零工,马楷利留守在村里种地,目前还有4万元外债。
马楷利家共有8亩地,其中6亩种了红薯。“以前种的红薯,育苗晚收获晚,个头大小不同,外形也不好看,一斤只能卖几毛钱。”马楷利一边擦汗,一边告诉记者:“今年种了新品种,提前几个月插秧,月底就能收获,保守估计亩产1500斤,每斤的收购价一块六。”
而红安县兵和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罗绍长,却并不乐观。今年,他带动10家贫困户,种植了103亩红薯。“我们和贫困户签订了合同,不论市场行情如何,都会按照保底价每斤1.6元收购。”罗绍长对记者说,关键是能不能打开市场。今年销售得好,明年才能扩大再生产,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帮助贫困户真正走上致富路。
记者看到,红薯地旁边简易的棚子,就是罗绍长的“家”,里面陈设简单,放着床和电视,墙上挂着他帅气的军官照。45岁的罗绍长,是红安县高桥镇独山寨村11组人,曾在西藏当兵20多年,保卫边疆,2013年以军官身份转业,退伍后月薪一万多元,在武汉有了房子,本可以过着舒适优越的城市生活,但他惦念着家乡父老,执意回到故乡办起了农业合作社,发誓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探索
三年育出新品种名牌红苕味更美
“红安苕”的种植并不那么容易。
红安县农业局局长阮全胜介绍,传统红安苕种植历史悠久,已有两百年历史,长期以来没有脱毒,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抗病能力很弱。
红安当地流传着“七月苗,八月苕”的俗语,即传统的红薯,7月才开始栽苗,8月长得最快,直到11月才能上市,种植周期长。并且,红薯没有看相,个头不均匀,凹凸不平,当地人形容是“歪瓜裂枣”,属于“淀粉型”,口感不甜,卖不出高价。秋季,红薯堆在地里,农民装进麻袋,扛上肩,赶集散卖,根本进不了主流市场。红薯往往滞销,烂到地里。
然而,红安地处丘陵地带,土质和气候非常适合种红薯。红安人骨子里不服输,继承发扬“红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断探索。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省农科院粮作所专家的指导下,经过近三年的摸索试验,培育出了板栗心香、一点红、红安红、人参薯等多个新型品种。
新型红安苕属于“鲜食型”,含糖高,软糯香绵,淀粉含量适中。可以进入主流市场,甚至进入高星级饭店,每斤最高可以卖到五元。
●困惑
产业扶贫恐夭折 呼吁各界献爱心
红安县扶贫开发办主任姚福祥告诉记者,红安是著名的将军县、也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全县总人口66万人,贫困户2万多户5万余人。红安县政府立足红安资源禀赋,建立产业发展基金会,红苕是重点支持发展的对象之一。探索产业扶贫,实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标准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收购销售。
湖北根聚地新农业发展公司与20多家合作社签订产销协议,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目前,有11个乡镇种植了2400亩新型红安苕,带动贫困户240户。贫困村民还能在家门口就业,给合作社打工,为红薯除草、浇水、施肥,每天获得80元酬劳。
今年,预计全县新型红安苕总产量可达3000吨。这家企业按照合同约定,以每斤1.6元的价格向贫困户收购,然后推向市场,通过网络销售,或进入大型超市、高星级酒店。可以说,企业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据了解,不同的月份,湖北市场上的红薯来自不同的产地。1至4月份,六成的红薯来自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湖北省内窖藏的红苕只占四成。4至6月份,四川、贵州、重庆等地的红薯,成为湖北市场的主力军。7至11月份,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红薯销入湖北。11至12月份,湖北当地的红薯,才会占据省内市场。新型红安苕,分批次种植,最早的一批本月底就可上市,八九月份可大量供应,弥补这个季节湖北市场本地红薯的空白。
54岁的曾春明,是红安县八里湾镇陡山村6组的贫困户,他在红安县国海建祥农业合作社的帮扶下,将家里的5亩地全部种植了新型红安苕“板栗心香”。今年4月底,栽种了首批红薯苗,生长周期三个月,本月底出土。这批红薯的重量,基本都是每个2两至4两,个头均匀,外表光滑,价格最高。“我还是担心销路。”曾春明从地里挖出几串红薯给记者展示,有些惆怅地说:“如果今年销售出了问题,明年公司还会签合同保底收购吗?谁会做赔本的买卖?”
红安县扶贫开发办主任姚福祥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关注红安苕,购买红安苕,尝一尝红安苕,帮助老区人民早日脱贫。”
主持人:张皓电话:027-88567159微信号:jdqfzh
(作者: 编辑: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