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健康新闻

人文,提升疗效更提升医疗品格

发布时间:2017-10-27 10:00:07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龙华

不做冷漠“修理工”

20日,在武汉市四医院康复科治疗室,医生周华军一会儿弹吉他、一会儿打非洲鼓,有时他还脱掉白大褂,和患者一起跟着音乐做运动。康复治疗,就在他开出的“运动处方”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患者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做康复训练会感到很舒适,因此效果也最佳。”周华军解释。

“以前看病时,医生不是给我开药就是让我打针,弹吉他治病的医生,我还是头一次见。”踝关节损伤患者李小燕颇为感慨。

2012年底,周华军在北京取得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师证书,成为武汉市第一位“人文医生”。

“其实,人文医生这个概念并不复杂。医生面对的是有思想有尊严的人,这就要求医生是既掌握医疗知识又具备人文精神的专业人员。”周华军表示。

目睹周华军接诊是件有意思的事。一位患者骨盆骨折手术后,体内植入了钛合金固定材料。痊愈后,他找到周华军,要求取出来,但按照检查结果,恢复程度未到取出时机。

周华军没有对他说局部组织瘢痕多、粘连严重等名词,而是用浅显的口语解释清楚,等患者理解了,话锋一转,开起玩笑:“不取出来,坐飞机、火车安检时你还会被额外关照,多好!”病人哈哈大笑,愉快地接受了医生的建议。

周华军认为,“医生学会换位思考,治病时才不会变成冷漠的‘修理工’。”

在周华军的影响带动下,2013年,四医院成立湖北省首家人文医学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目前已培训2000多名院内外医护人员。结业之后,他们不仅具备了人文医生资格,同时有的也成为人文医生培训讲师,带动更多医生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心灵医嘱”抚平隔阂

除了病体,还有一份看不见的伤痛,深埋心里,患者很少言说。如何关照他们的心灵隐痛,已有多家医院尝试开出“非药物处方”。

昨日,武大中南医院门诊大厅中庭“九丘书吧”,吸引不少候诊患者及家属驻足。这是我省首家入驻医院的书店。

徜徉书架间,人文社科、健康保健、生活休闲、文学艺术、心理励志、少儿读物应有尽有。5000余册图书,供患者免费阅读。63岁患者朱彩霞看病等候期间,阅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她说:“医院有书店,感觉时间慢了,看看书里美好的文字,看病的心情也不那么焦虑了!”据书吧负责人介绍,每天顾客达到千余人次。

“喧闹的医院与静谧的书店相融合。书在开合之间,营造出的阳光、健康、人文的氛围,使医院紧张、冰冷的刻板印象变得温暖、生动起来。细节之处重视患者的就医感受、平复医患关系的尝试,都充满着善意。”书吧留言本上,一位读者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您好,我叫田满,是您的责任护士。”19日上午,70岁的罗大爷因视网膜脱落住进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刚刚安顿好,一名身着白大褂、头戴燕帽的护士微笑着走到老人床边。一番攀谈,原本有些拘束的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习惯爱好、家庭情况、患病过程,一一道来。

田满顺势拿出一张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爷爷,我跟您玩个游戏,测完打个分,您就可以知道自己现在紧不紧张!”老人好奇地同意了。

不到3分钟20道选择题完成了。老人得59分,属轻度焦虑。“您儿女不在身边,还在一个陌生环境里生活,这放在谁身上都会紧张。以后我就是您的‘小管家’,生活、治疗问题,您尽管叫我,我也会经常来陪您聊天。”

作为医院心理护理专科小组成员,这是田满一天中常见的工作场景。像她一样身份的护士,在人民医院还有140人,分布在全院各个住院病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她们为患者提供免费专业心理干预服务,抚慰病体之外的心灵创伤。

我省首家对患者进行专业心理干预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近日公布:“通过干预服务,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状况明显减轻。”

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呼唤共鸣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著名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被视为医界经典。

人文医疗,作为药物之外的另一种治疗,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师分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王高华认为,医患间要建立一种良性循环,“事实证明,医患关系并没有恶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只要我们先伸手,患者也会积极给予回应。”

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陶红兵教授说:“人类对疾病治疗和预防的策略,如果继续用躯体诊断治疗模式,把消除身体病痛作为核心,忽视心理机制,存在隐忧。”他建议,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加入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系统课程设置,探索建立临床人文医学执业准入机制,带动更多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人文,不仅提升疗效,更提升医疗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