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落户难,还需打破哪些“玻璃门”
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弦、江萌)因政策“打架”,武汉一家民企招收的大学生2年多办不了武汉户口。企业痛惜,好不容易招来的大学生部分流失。
如何留住人才,本报报道在网络迅速升温。荆楚网首页昨日专门对此进行网络调查,截至昨晚8时30分,有50%的网友认为“解决民企就业落户问题十分重要,应体现制度公平”,另有18.2%的人认为“连解决落户难都做不到的,武汉怎么能留住人才”。
武汉市创业导师、江汉大学经济学教授甘德安评价:“要留住人才,必须从政策、资金等全方面配套改革,培育好创业、就业的土壤,让武汉成为大学生的家,而不是读书的过站和跳板。”
“没有本地户口,找对象都受排斥。”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李永洪说,户口是根,是留汉的落脚点,应破除制度障碍。此外,武汉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强,也是阻碍毕业生留汉的重要因素。“政府的服务意识弱、生活成本高等等因素,都导致人才难留。”
武汉市经信委总工程师王振认为,户籍门槛只是吸引人才的障碍之一,到底还有哪些障碍挡住人才留汉道路,需要尽快全面梳理。“制定政策、降低门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政策落到实处。一旦发现有政策‘打架’现象,必须由一个部门主导、其他部门协调解决。这就要求我们更早地发现问题,以人为本制定政策,使经济和社会管理政策与留才相匹配。”王振表示,目前武汉正处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引才、留才的确不能再迟了。
本报将继续围绕“拿什么留住10万大学生”这一话题,为您探寻毕业生留汉在住房保障、事业空间、工资待遇等方面遇到的瓶颈。亲爱的读者,我们期待您能参与此话题讨论并贡献才智,您可拨打手机 15926495050,也可发邮件wuhanbu@sina.com或新浪微博@湖北日报武汉新闻中心。
让我们凝聚微能量,共同为武汉建成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作者: 编辑:胡弦、江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