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祝丽芳 刘培)22日,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江岸区签约揭牌,双方合作共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标志着国家级教育现代化实验区正式落地武汉,填补了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在中部地区的建设空白,此举将推动我市教育科学、健康、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据介绍,在为期4年的合作期间,双方将围绕江岸区“质量优、特色新、品位高、现代化”教育目标,强化顶层设计,突出“质量一号工程”,探索总结区域教育优质发展的共性范本和特色案例,把江岸建设成为中部区域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国家教育政策先行先试的实验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教育国际化发展实验区等4个实验区,推动江岸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按照协议,合作双方将共同成立区域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通过项目合作,采取系统指导与实地研究相结合、理论指导与案例研究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共同策划与承担合作计划和具体合作内容。
近年来,江岸区深化教育改革,聚焦“质量一号工程”,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扩容发展。目前,全区已建成“育才系列”“汉铁系列”“实验系列”三大优质教育链,拥有省级示范学校6所,市级示范学校13所。该区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等一批国家级荣誉。
“江岸教育基础扎实,亮点纷呈,发展态势很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季说,此次合作是国家高端智库与地方政府协同创新的一项全新的机制。据悉,这是继成都双流区、济南天桥区之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当地合作共建的第3个国家级教育现代化实验区。
(作者: 编辑:周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