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古树掩映下的漫云村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刘莉 通讯员凡丽绒 夏辉剑
漫云,一个浪漫的名字,一个诗意的村庄,犹如一颗珍珠被遗落在荆山的褶皱里。22日,“美丽湖北 最美乡村”走进襄阳市南漳县巡检镇的漫云村,探访这一保存完好的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全省首个国家级景观村花落漫云
县道只修到相邻的甘溪村,此后采访车经过了9公里石子路,穿越漳河峡谷,来到漫云村口。
仿佛一路的颠簸都为了眼前水墨画般的美景:青山环抱中,依山而建的民居保留着数百年的古朴风貌,石基、土墙、木梁、黑瓦,家家户户门口挂着一排排金黄的玉米。村里最老的一处四合院已经有400多年历史,两层小楼,整栋房屋有大小房间22间,可谓“豪宅”。老宅院外,一棵直径逾1米的古皂角树像一把巨伞撑出绿荫,树龄超过200年,树下一块大磨盘成为天然的村民聚集地。几百年来,村民们习惯聚集在皂角树下,你抽袋烟,我端碗饭,谈笑间就把村里的事务议定了。
从古皂角树旁边顺石级而下,行走500米就到漳河岸边,岸边有一处400年前的造纸作坊,虽然已是断壁残垣,但仍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忙。
造纸作坊对面的山上,一块硕大的山岩凸出来,正面看去,犹如一只威武的雄狮张开大口。巡检镇党委书记韩武元说,这座山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象,有时像老鼠,有时像大象,甚至与《变形金刚》里的擎天柱有几分神似。同行的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肖波博士打趣说,“既然‘四不像’,不如叫‘麒麟山’。”
顺漳河逆流而上100米处,筑有一个拦水坝,清澈的漳河水从石坝上跌落,好似小瀑布,冲刷着河床。
今年10月底,漫云村被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景观村落”,这也是我省首个国家级景观村。
韩武元说,漫云村现有农户66户、人口258人,村里有“六古”:古民居、古山寨、古作坊、古墓群、古树和古井。更难得的是,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持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古朴的民风民俗文化。
深山小村庄成驴友首选地
早在2007年,荆门的驴友从漳河溯源而上,找到了漫云,惊叹犹如到了世外桃源,此后漫云的美名一直在专业驴友圈中流传。
今年6月9日世界遗产日,反映漫云古村落的专题片《中国记忆》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播出,此后漫云村的名气进一步提升,引来全国众多驴友前来参观。他们大多带着全套装备,徒步走进山,就在漳河边露营。
驴友们给闭塞的村庄带来了财富。驴友们最初在村支书敖光政家吃饭,人均30元标准,能吃到腊肉、腊肠等当地土菜。此后,敖书记又带动了六七户村民做农家饭。
敖光政一年的财政工资只有2200元,他爱人开玩笑说,“还不如一头猪仔卖了值钱”。这两年靠接待驴友,敖光政家的光景改善不少,陆续买了电视机、电冰箱等。今年国庆黄金周,他家一天能接待四五桌,8天挣了四五千元,其他村民也有不少收获。
专家点评:原始村落如何在保护中开发
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孙君
像漫云这种原生态的古村落可谓绝版,得益于千百年来的交通不便,使其未被所谓的现代文明侵扰,依然朴拙地养在深山。古老的中华农耕文明需要保护,尤其这种“基因”式的村庄聚落形态、建筑物、民风民俗、耕作方式、生活状况包括原始物种等,都值得保护、体味欣赏,让城里人有一个抛却俗世压力、回归田园的好去处。
另一方面,在城里人眼中的浪漫美景,在村民们眼中可能意味着贫穷和落后。漫云村里至今没有通自来水,手机信号几乎没有,更别说宽带网络,上学、就医都要到几十公里以外的镇上。
因此,漫云要在保护中开发,十分谨慎地发展漫云旅游。建议定位为“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对民居进行保护性修复,不能破坏民居风貌。以后游客进村观景,全程徒步,拒绝机动车,在漫云以外的周边地区有序发展外溢产业,并惠及漫云百姓。
(作者: 编辑:记者刘莉 通讯员凡丽绒 夏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