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歌唱家郭兰英获2014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12月16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2014中华文化人物”评颁活动在武汉正式启动。今年评选主题为“引领文化风尚、塑造时代精神”,将在全球范围内推选10—12位杰出华人文化精英。“中华文化人物”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的人物评选活动,今年的颁授典礼于2015年1月6日在武汉举行。)
荆楚网讯(记者 安立 通讯员 王晓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悠悠歌者声,深深祖国情。将这首歌唱响中国大江南北的,正是女高音歌唱家、表演艺术家、民族声乐教育家的郭兰英。
2014年,恰逢郭兰英从艺生涯的第80周年。她钻研艺术,为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和民族演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她深入生活,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多次受到国内外的艺术嘉奖。因在声乐、表演、台词、训练以及继承和创新、风格的确立等方面为中国新歌剧艺术完整体系的建立所作出的开拓性贡献,郭兰英获得“2014年中国文化人物”提名。
郭兰英因演出民族歌剧《白毛女》而一举成名
八十年长青的“中国好声音”
1929年,郭兰英出生于山西平遥,从小就表现出很高的音乐天赋。4岁开始学艺,6岁学习山西中路梆子,16岁时成为了解放军队伍里的一名小文艺兵。她的人生路正如她所唱的《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郭兰英因演出民族歌剧《白毛女》而一举成名。要强的个性让她在演技方面大胆创新,将戏曲表演中的程式化与生活化相融合;在演唱方式上采用民族演唱技法把中国戏曲元素和西方歌剧元素相融合,将喜儿的悲惨命运通过歌声和演技成功的塑造了北风吹红头绳的喜儿形象,而民族歌剧《白毛女》这部作品成为她探索歌剧和解读人生的重要开始。
她的歌声从解放前唱到解放后,从战争时期唱到建设时期,几乎中国革命的每个时期都有她的代表作品。例如《南泥湾》、《社员都是向阳花》、《人说山西好风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她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行腔富于韵味,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歌唱特色。
郭兰英塑造的舞台艺术形象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80年的从艺生涯中,郭兰英不懈地努力探索,为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和民族演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除了成名作《白毛女》,还成功演出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窦娥冤》等歌舞剧,塑造的舞台艺术形象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她深入生活,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她遍访五大洲各国,传播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多次受到国内外的艺术嘉奖。她演唱的诸多保留曲目已成为中国民族歌曲中的经典之作,而她也当之无愧被誉为新中国民族新歌剧、民歌演唱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郭兰英是艺术领域里坚持绽放的一朵红玫瑰。俗话说“年少不狂枉少年”,年少时的她倔强而又大胆,表演时经常被导演说到“郭兰英收一点,再收一点”,而如今高龄的她依然保留着那时的风姿为人们散发着艺术的芳香。2014年,85岁的郭兰英带领合唱团在电视节目《回声嘹亮》中再度唱起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旋律,她澎湃的激情感动了所有人。耄耋之年的郭兰英说自己要“尽我最大的努力,能为人民做些什么,就做什么。”
她的歌声从解放前唱到解放后,从战争时期唱到建设时期
八十周年艺术绽放,传承民族新歌剧
郭兰英从声乐、表演、台词、训练以及继承和创新、风格的确立等方面为中国新歌剧艺术完整体系的建立所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她的演唱所体现的中国气派、中国韵味令人叹为观止。
民族新歌剧,主要从剧本创作、舞台表演以及受众欣赏这三大环节上不断创新,郭兰英把戏曲的唱法与西洋歌剧以及质朴的演唱合一的表演方式融合到一起,形成了民族新歌剧的标志,这种表现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郭兰英在谈到从艺80周年的心愿时说,“我最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把我们祖国的民族新歌剧传承下去。”
郭兰英希望能够把祖国的民族新歌剧传承下去
为了致力于民族歌剧的传承,1986年郭兰英转变身份,与丈夫万丈元卖掉全部家产举家南迁广州,创办郭兰英艺术学校,专心从事音乐艺术教育,至今二十多年培养了一批民族歌剧人才。
虽然年事已高,但是郭老依然从事艺术的教育工作,就在今年她还正式将着名的乡土民歌手阿宝收为弟子。“我现在是广东省老年协会的会长,年岁大了,讲讲课,那里有几万人左右,将来有机会来北京让大家审查审查”郭兰英说道。学无止境,而艺无涯。郭兰英以毕生勤勉为民族文艺事业而奋斗。
相关链接:
(作者:余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