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相册记录武汉最早人行天桥 折射市政现代化起点(图)

发布时间:2015-09-27 09:59:21来源:SRC-196

  一本相册折射市政现代化的起点

  寻找武汉最早的人行天桥

 

  长街桥远景

  长街桥近景

  肖琴学藏日本影集

  武汉晚报 文/记者叶军 图/记者喻志勇

  远景:

  日本人镜头下的长街桥

  肖琴学,武汉市收藏家协会文献专业委员会主任。这本影集,是他万余抗战文物中自己最宝贝的一个。

  影集中有两百多张照片,绝大多数是在武汉拍摄的。既有日本兵在武汉大学阅兵、日本人手持汉口入城字条拍照等令武汉人感到耻辱和心酸的镜头,更多出现的则是沦陷时期武汉的自然风物和黎民生活的画面,比如船行扬子江(长江)、斜阳映照下的洪山宝塔、中山公园成群嬉戏的水禽,江汉关下涌动的洪水......

  这些照片得来殊为不易。上世纪末,一名武汉导游带团赴日时,偶然发现这本影集。肖琴学知道后非常动心,但日本持有人顾虑相册涉及家族长辈的隐私,不肯出售。肖琴学专门拍影碟让导游朋友带去日本,讲述自己的收藏志趣,对方终被打动。往返多次,前后花了五年,肖琴学才得到这本影集。

  相册中有张特别珍贵的照片,照片下方有那位日本随军记者用蓝色钢笔写的“长街桥 武昌”字样。

  肖琴学说,这是武汉市第一座钢筋混凝土人行过街天桥。长街,就是现在的解放路。当年这里是武昌最长的街道。

  照片虽取远景,却非常清晰。拍摄时间应该在1938年至1945年之间。

  只见一座拱桥横跨路面,正面呈弧形排列蛇山公园四字,下方有绳结似的古朴纹饰。桥上两两相对,竖有四个华表柱,柱上悬有路灯。桥后右手是一家大酒楼,桥前最醒目处有一家卖燕参的铺子,店幡似正于风中招展。桥下应该就是长街了。路上有人挑担,黄包车来去,也有军人模样的人,腰扎皮带,骑着自行车走远了。桥周围还有很多电线杆。

  近景:

  1946年时髦女性桥上留影“玩味”

  无独有偶,深谙武汉历史的资深网友“老调重谈”有一张母亲站在此桥的老照片。“老调重谈”他告诉记者,他的母亲仍健在。这张照片摄于1946年,当时抗战结束不久,日本一家被服厂被收编,他父亲被任命为厂长,调任武汉。

  父母抵汉后,抽空游览了涌月台、禹碑亭、奥略楼、张公祠、黄兴铜像以及蛇山跨街桥并留影。这座蛇山跨街桥,就是前文提及的长街桥。它连接蛇山两边山崖,使人们游览蛇山更为方便,几步路就从蛇山这头到那头了。

  照片拍摄时正是冬天。母亲身穿貂皮大衣,拿着毛手笼,侧身站在长街桥上。旁边桥栏上有典雅的云纹图案,桥面看去铺着青石砖,一块块方方正正的,连缀在一起。

  老调重谈的母亲是下江人,平常很讲究的。怎么会在一座人行天桥上留影?

  他解释:当时,蛇山桥还是新鲜事物。算得上蛇山景区一景。在桥上留影,“几玩味”咧。

  存世20年 当年是盛事

  长街桥之前,武汉市有无过街人行天桥,已无据可查。肖琴学认为,就算有,也是砖石和木制结构。

  《武汉市志 城市建设卷》谈到武汉桥梁建设时也称,清代以前,武汉桥梁主要是砖石和木制结构。一般是硬木打桩,糯米加石灰捣成粘合剂。“20世纪30年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武汉用于桥梁建设。”

  老调重谈说,武汉以往桥多,但都是水上的。而且过去街道路窄,也不需架人行天桥。他认为,长街桥成为武汉有史记载的首座人行天桥,是机缘巧合。

  《武昌志》写道“1935年,武昌长街扩建,建筑蛇山桥”“1936年,武昌长街扩建竣工,蛇山桥古楼洞跨线桥竣工。该桥是武汉最早的过街人行拱桥,桥跨为20米。”这两条记载都出现在武昌大事记目录下,无疑被当作影响武昌发展的大事来看待。

  长街在宋朝时已初具街市面貌。20世纪30年代,武昌人口剧增,人力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汽车已出现,宽仅4-5米的长街路面不够用。加之蛇山景区正在兴建。于是,扩街修桥水到渠成。

  1956年,该桥在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引桥时被拆除。

  武昌城改造先驱题写“南楼遗胜”

  当年主持修桥的是卢立群。

  卢立群参加过五四、北伐。两次远渡日本,官费留学专攻土木建筑和园林艺术。研究过日本江户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演变及大都市建设规划。1931年,回汉任湖北省建设厅总工程师兼园林处主任。

  在任期间,他主持开辟蛇山景区,建设大首义公园,使之成为湖北第一座国家公园。他不仅主持修复抱冰堂、奥略楼,还修路架桥,安设电线,引自来水,使武昌中心城区初具近代现代化城市雏形。他将自己也融进蛇山风景,他携妻在蛇山举办盛大婚礼,婚后也住于蛇山,住宅旁种满龙舌兰。

  除长街桥、蛇山(跨街)桥,这座桥还叫南楼跨街桥。假如让卢立群来选,他最钟意的恐怕就是这个了,建桥处原有为纪念东晋庾亮而建的南楼,历史悠久。卢立群主持建桥时,南楼已不存,可他还试图追回。人行天桥建好后,卢立群亲笔在上撰写“南楼遗胜”四字。

  如今,长街桥逐渐被人遗忘。网上可以查到的“武汉人行天桥历史”这样写着:“1980年,武汉市在武胜路南侧建设了第一座人行天桥(此桥后被拆除)。1983年,时隔3年后,武汉在中山大道江汉路口建设第二座人行天桥。1985年,武汉建设第三座人行天桥,即著名的六渡桥人行天桥。据统计,从1980年至2009年,武汉市先后建设了60余座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平均每15年建设30余座……”

  还好,这两张至少保存70年以上的老照片,让我们再次看到长街桥的影像。

  过马路走人行天桥,是妇孺皆知的常识。过街人行天桥,在现代生活中早已是不可或缺了。可是,你知道武汉首座人行天桥什么样吗?在刚刚结束的金口中山舰博物馆抗战文物展览上,有一本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影集特别引人注意。影集中有一张珍贵的照片,拍的就是武汉市第一座钢筋混凝土人行天桥,这也是武汉史载的首座过街人行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