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弘文经略志 正道鲲鹏心 走进武汉经心书院(图)

发布时间:2015-12-21 10:07:37来源:SRC-13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范宁 徐颖

经纶涵万物,文以虎变;心意范群英,志在鹏飞。

这副对联,出自武昌三道街经心书院。146年前,由张之洞创设、李鸿章定名,经心书院成为地方书院转型、传统教育改革的先锋。这里不仅走出一批引领潮流的学人,也让旧式八股教学变为学堂教育,呼应着时代风雷。

146年后,2015年5月19日,随着一块新匾揭开红盖头,历史中的经心书院,在东湖樱花园开山重生。这副对联仍然悬于书院大门两侧,只是,和它的“前世”不同,新生的经心书院,是通过一群企业家用众筹的方式“归来”的,它随时代而虎变,因创新而鹏飞。

分享智慧:以众筹之力筑建思想宝山

走进东湖樱花园,循曲径探幽而入,在一座线条简洁的建筑前驻足,这里便是经心书院。书院中,设孔子像,有余秋雨题字,书院周遭,一片樱林,遥想暖春时节,在此调素琴阅金经,樱落静窗,该别有一番情韵。

经心书院复建发起人熊华敏,就是在2014年春那场胜雪落樱中,萌发了复建书院的念头。“最初我只是觉得,这里可以静心看书、操琴,把我的想法和武大国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劲松先生交流后,他启发了我,这里可以做一座书院。”

书院在湖北渊源已久,可以追溯到书院鼎盛的宋代。据统计,至清代湖北已是书院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在武汉,江汉书院、晴川书院、经心书院等,都很有名。熊华敏一下子就喜欢上“经心”二字,“我平常就喜欢读心经,这也是一种缘分。”

起家于湖北,在京鄂两地发展,作为一位企业家,熊华敏并不打算独自复建书院。她曾在北京参与众筹“金融客咖啡”,把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交流经验,分享智慧,乐在其中,她也想用众筹的方式来复建书院,“让这里也成为分享智慧的地方。”

在朋友圈里发布这个想法后,立刻有企业家响应,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王琼、奥山集团董事长邬剑刚第一时间发来信息,认为此举有益于文化传承,愿意加入。

受到鼓舞的熊华敏,端出了在“金融客”时期就很成功的“能量午餐”,邀请各路精英聚餐。这是在书院复建之前用来凝聚人心的妙招。“所谓午餐,其实就是很平常的一份套餐。吃饭不是重点,重点是形成一种心理和文化的氛围,让参与者自由自在地享受文化交流的乐趣。”

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枝江酒业董事长蒋红星、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渐渐的,围绕在“能量午餐餐桌”前的湖北企业家越来越多,最终有26人组成了经心书院的首批发起人,促成书院开山,并邀请武大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先生担任山长。

传承文化:以现代文明呼应传统精髓

如果说,“能量午餐”为智慧分享提供了“能量”,那么,经心书院的重生,则是为文化传承立起了一方空间。它也折射着中国民间方兴未艾的书院热潮。

中国书院之名起于唐,书院文化盛于宋,止于晚清新式学堂转型。又横跨百年之后,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新式书院再次兴起于民间。湖南的岳麓书院,与湖南大学融为一体,曾经的岳麓讲坛名噪一时,至今书院还在培养学生。著名作家张炜和陈忠实,则分别在山东和陕西创办了万松浦书院和白鹿书院,用以进行文化交流、游学讲学等活动。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认为,书院是对现行教育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新兴的书院,既要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文明,又要具有当代世界视野,具备跨文化交流与文化对话能力,适应现代社会普遍需要。

在这样的视野下,经心书院的发展路径别具一格。这里有思想碰撞的“能量午餐”,也有品析文化的“经心讲堂”,这里有面向所有爱读书人的读书会——会员从七八岁的孩子到古稀之年的老人,也有倡导正能量、弘扬传统美德的诚信讲堂。

11月29日,阎志就在这里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从《笑傲江湖》里看企业发展。妙趣横生的演讲赢来阵阵掌声,而这正是至今二十多场书院活动的缩影。在书院的讲台上,企业家讲过,文化名家讲过,道德模范讲过,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悟。

“传统书院的几大功能,在经心书院都有保留,如祭祀、讲学、藏书等。”熊华敏说,“但我们更想赋予书院现代的思想和方式,让文化在这里生动传承。”

书院成员之一、冈部置业(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彬女士深有感慨:置身书院之间,不仅仅是获得内心的宁静,欣享文化的韵致,更可以让企业家肩负起传承文化的社会责任。

激扬大道:以创新平台点亮公益之光

书院文化,以树人传道为本。书院,既是人才聚集之所,也是大道传扬之地。

历史上的经心书院,曾吸引无数学人名士前来讲学交流,也同样有一批杰出人士从书院走出,近代的词人学者谭献、加入武昌首义的李步青、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李书城……书院成为他们寄寓理想的归宿,又成为他们剑指风云的起点。

近一个半世纪之后,经心书院的脉搏,同样与时代息息相通。无论是打造创新平台,还是践行社会公益,经心书院都一马当先。

本月月底,书院的成员们将走出书院,走向荆楚大地,与更多的鄂商娇子们一起论道。“书院的第三个宗旨是孵化创新。它不仅仅是一座实体的建筑,更是一个思想的平台。”熊华敏说,这种碰撞,可能是文化上的拓展发扬,也可能是一个个具体项目和创意的横空出世,“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这里甚至就是他们展示创业蓝图的舞台。书院成员和亟待帮助的年轻人,或许都能在这里形成合作。”

不仅孕育机会,书院同样也在践行公益,“走出去”的经心书院,会走向大山,走向贫困地区,走向那些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11月底,经心书院发起了一次众筹,在贫困山区兴建500所经心希望书屋。消息一发出,24小时内就收到了160多万元认捐款。

“我们曾走到大别山深处,走向红安等地。我们不仅想影响企业家们传播文化,更希望能联手更多的人,把公益活动做得更大。”熊华敏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经心书院屋檐之下,目前已有四十多位企业家参与了众筹。在书院中,成员互相以“家人”相称,不仅是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也是公益大家庭中的一员。

“书院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经心书院是湖北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重建经心书院,既是挖掘湖北传统文化资源,也是在弘扬时代主流价值。”书院的成员们都在期待,通过传递时光积淀的智慧,更多自信,更多温暖,更多创想,可以经略文化、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