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袁家的祖训家训被刻在匾牌上。
文/图 记者海冰 通讯员熊庆文 实习生施含露
从河南到湖北,从神农架到兴山再到宜昌,袁裕校家族堪称移民世家。而袁裕校移民博物馆,作为中国首家平民家庭博物馆,不仅藏有4代人的3万多件老物件,更珍藏着袁家几代人的精神记忆。
6月29日记者采访时,碰上袁裕校的女儿袁伊轩从澳大利亚回来,正准备把博物馆搬到澳洲去展示。
独特家规 留下3万多件老物件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收藏的实物包括服饰、生产器具、日用品、票据、家族志、墓碑等等,大的有雕花床,小的有绣花针。
这些展品,有上世纪30年代袁裕校祖父的长袍马褂,50年代父亲的搪瓷盆,80年代袁裕校用过的大桥牌缝纫机,新世纪女儿从澳洲寄回的袋鼠皮饰……这些物件因承载着记忆而有温度。奶奶用过的灶台,被袁裕校从老家搬来,几乎是原装。那台缝纫机,袁裕校曾用它给妈妈缝过衣服。
袁裕校说,祖父袁之仕目不识丁,20多岁看布告,遭人奚落,从此在家训中增加一条:“读书学文化,不当睁眼瞎”,砸锅卖铁也要让他父亲上私塾。祖父还规定,读过的书连一片纸都要留着,以传后世。
家规培养了保留旧物的意识。袁裕校幼时曾把书扔了,被父亲罚跪,跪着睡着了,被拽起来跪搓板。从此再不乱丢东西了。一次,家人把一个实在不能用的电饭煲以5元钱价格卖了,袁裕校得知后,花20元从破烂王那儿又买回来。
填补我国家庭方志空白
袁家一直在迁徙,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祖先袁瓒从河南迁至神农架,后又辗转定居兴山。上世纪90年代又作为三峡移民的一员,从兴山迁至宜昌。
每次迁徙,大小物件都不丢。在三峡移民迁徙中,袁家甚至把老房子的砖瓦、木料也打包,装了6卡车运过来。
博物馆建成前,袁裕校租了10多间房子存放这些物品,2011年办博物馆时,他用拆下的原建筑材料复制了一间房。他还致力于整理家庭档案,目前已整理出五编100卷16000页,《袁裕校家志》即将付梓。
为此,他曾荣获第4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年度贡献奖”,理由是:他用丰富而翔实的家庭史料见证着历史的盛衰和变迁,填补了我国家庭方志史上的一个空白。
留住实物更留住记忆
博物馆里,袁家祖训、家训被醒目地刻在一块块匾牌上。“苦言能益,苦味能养,苦钱能久,苦工能恒。”54岁的袁裕校理解说,所谓苦钱,就是血汗钱,是自己辛辛苦苦通过正当途径挣来的,唯有这样才懂得珍惜;而苦工,是指持之以恒的辛勤劳动,唯有耐得住寂寞、吃苦耐劳,才有望立足于人生的顶点。
家训代代立,袁裕校的祖父袁之仕立的“读书学文化,不当睁眼瞎”,袁名龙立的“身体好、不犯法、做点事、小心点”。袁裕校说,祖宗家训对他影响至深,几十年来,他要求自己多做慈善,曾获“中国好人”“湖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如今,袁裕校的微信签名是:“一生忙碌,是种充实。人有忏悔,是种进步。”这既是自勉,也是他给后人立下的家训。
作为家风家训传承示范基地,2011年博物馆开馆以来,每年有10万多人次来此感受百年家训的魅力。
(作者: 编辑:余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