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荆楚讲坛:让诗歌感动自己

发布时间:2018-12-13 09:04:36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讲座现场

12月6日晚,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公益讲座“荆楚讲坛”走进中国地质大学。诗人解智伟以“让诗歌感动自己”为题为到场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诗歌欣赏和创作体会分享课。本次讲座由中国地质大学承办。

解智伟20多岁涉足诗坛,以写诗成名。除了诗人的名号,他还曾当过编辑、自由撰稿人等。一个甲子多的人生岁月磨练,没有改变他对诗歌的热爱,原因只有一个,正如他自己所言:诗歌是他生命的泊岸。在繁华过后的岁月暮年,他的灵魂依然在诗歌的海洋里徜徉,惟有如此,他才会有靠岸的归属感。讲座中,解智伟从“诗歌里的真善美”和“困境下的当代诗歌写作”两个方面谈了他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体会。

诗歌里的真善美

解智伟引用“少女情怀总是诗”这句常言阐述了自己“诗就是心灵抒写”的观点。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诗歌,其实只要真正理解了生活,写出了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它就是诗。诗来自生命的灵性,诗歌是人类状态的精神抒写。失乐园的怅惘,愁浓如酒,于是诗歌有了推杯换盏的乡愁;重返精神故乡的期许,让诗歌的存在有了生命抒情的价值。诗是人类思想的器皿,精神从这里出发或返回。诗自远古以来就与人类精神相伴,绵延不绝,是因为诗歌里有让人感动的东西,有着它特别的“真善美”。

解智伟认为诗歌的生命力在于追求“真善美”。诗歌的“真”,就是诗歌要写真诚之理、真实之事,表达真切之情;诗歌的“善”,就是诗里体现的诗人情怀,是诗人的良知和善心,包含他对不幸人群的理解,对公平意识的表达。简单来说,就是用悲悯的心胸去关照所有的人。愿意无私地帮助弱者,帮助他们摆脱一些贫困和苦难。有这样的胸怀和品德的人就是善良的人,诗歌里表现了纯真善良的仁爱之心,便是善的诗;诗歌的“美”,不仅是指内容的清新脱俗,健康向上,也指它的形式美。一首诗歌被公认写得好,除了写出人类共性的感觉外,还有它特殊的语言和魅力,诗歌最后能呈现它独有面貌的时候,那就是美。美是诗歌的血液,是诗歌的身体,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美的骨架,诗歌也是“站立”不起来的。很多美的意象可以构成诗歌美的一部分,但如果要让诗歌呈现特别的美,那就需要诗人对生命特别的感觉和发现。

困境下的当代诗歌写作

解智伟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浩若烟海,古代诗人也是群星璀璨。在当代诗歌写作面临多重困境的当前,我们更应该秉持初心,构建诗歌精神,激活创作潜力,积极为诗歌发展贡献力量。

解智伟视当下的写诗为“喂养自己的心灵”“让诗歌感动自己”。他认为当代诗歌的一个缺陷是没有回到古代诗歌的状态和语境里去,没有很好地延续古代诗歌的文脉和文化精神。他直言,他个人写诗非常注意汲取《诗经》、唐诗、宋辞、元曲、金小令等传统文化精典对其诗性的濡养,并把自身曲折苦难的经历当作丰沛的创作源泉,努力从“小我”走向“大我”。他的诗,不写风花雪月的轻语呢喃,不写私情小我的你侬我怨,而多用来抒发对历史文化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他的诗,写李白、杜甫、陆游等与自己“心灵相照”的古代伟大诗人;写佛、写禅,写仓央嘉措;写沈园、写草堂、写枫桥、写兵马俑,慢慢形成了自己浸透着人生个中滋味和具有中国传统意味的诗歌风格。他认为,诗人写诗,即便在苦难之中,也要站立,也要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吞咽苦难,吐出芳华。

讲座中,解智伟和听众一起分享了他写的《我们终将会老》等诗歌。诗歌中体现了诗人的真挚情怀,优美意韵,让人久久回味:

我们终将会老/昨天会越来越多/明天却会越来越少/想当年/轻揽千古廊腰/再上一层楼/登高远眺/千年茶树在一场雨季里泡开岁月/泡开古代的味道

我们终将会老 / 路会越走越远/ 步子也会越迈越小/回望拆迁的老屋/搬不出儿时的欢笑/如同凝视一幅画/ 蹒跚的脚步/走不进色彩堆积的街道

我们终将会老/也许会老成一块旧式的怀表/偎在怀里/细数着生命的每分每秒/日子平淡如水/没有一滴可以喝/最浓的酒来自故乡的老窖/一喝就是满腹春意闹

……

(文:陈敏 杨真春 图:刘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