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流星雨七夕如期而至 4小时69颗划过武汉星空(图)

发布时间:2013-08-14 07:39:41来源:SRC-196

  能拍到这种图片不容易

  “那边有一颗!”“那边又有一颗!”人群中“报星”的声音此起彼伏。

  13日凌晨2点48分,天空出现一颗火流星,持续了1秒钟,往南边去了。发烧友李乐乐了:“我拍到了,拍到了。”他打开相机屏幕,高兴得叫起来:“唉呀!终于捉到了一颗!好长的尾巴呀!”生鸿飞也打开屏幕:“我怎么这么惨啦,只拍到一半。”众人立刻过来围观:“呵呵,头没了,只剩下一个屁股。”柳青也打开屏幕:“妈呀!这大的视角只拍到8毫米。”

  生鸿飞自嘲:“今天没有火,前天把火都用光了。”李乐打趣:“你不光把你的火用光了,还把我们的火用光了。”

  凌晨3点01分,李乐一幅图片上同时拍到两颗流星;4点03分,他再次同时拍到两颗流星。孟宪有说:“能拍到这种图片,不容易。”

  与最大一颗流星擦肩而过

  此次英仙座流星雨最大一颗流星,是13日凌晨5点06分出现的一颗火流星。

  孟宪有说,这颗火流星个头要比鸡蛋大,其亮度达到“负5等”,相当于当晚月亮的亮度,比普通流星要亮100倍。然而,遗憾的是,所有的人都没有拍摄到这颗最牛的火流星,只是“挂”了一个“眼科”。

  李乐说,当天天色已亮,淹没了大部分的星星,就是出现了流星,也没办法拍摄到了。大家于是收拾好器材,准备下山。正在这个时候,火流星突然划过空中,持续了大约5秒。

  “天色都那么亮了,还能清楚地看见这颗流星,你说它亮不亮?”孟宪有说。

  凌晨3点流星雨最密集

  观察流星雨的人群中,最资深的天文人当数黑龙江省佳木斯天文协会会长孟宪有,他应聘担任武汉睿升学校天文课教师。他12日晚9点即上了木兰山,每观测到一颗流星,就对出现的时间、方位、亮度作书面记录。

  他说,观测完成后,他将把记录呈交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作为科研参考。其实,普通天文爱好者也可以这样做。

  孟宪有说,昨天凌晨零点55分至凌晨5时06分,英仙座总共划过69颗流星,其中6颗属亮度较高的火流星。其中凌晨3点左右流星最密集,平均每分钟两颗。

  流星雨的确像流星在下雨

  4个多小时内观察到69颗流星,平均每小时约17颗,这种密度能叫流星雨吗?流星雨为什么不能多到像下雨那样?

  孟宪有说,流星是彗星碎片按一定轨迹,高速运行到地球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发生燃烧形成的。它们的确像下雨那样密集,但我们并不能全部感知到。因为流星距地面大约5至10公里。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是黄豆粒那么大的陨石燃烧时发出的光亮。而很多更微小的陨石,比小米粒还小的陨石,划过天空时,我们却看不到。就像在5公里高处的天空,撒下成千上万个烟头,肉眼看不到,但的确有烟头扔下来。

  假如用无线电来监测,人们就会发现,天空中不断传来“嚓嚓嚓”的响声,就像下雨似的。因为流星进入大气层,首先要进入电离层。短波无线电要靠电离层反射,流星一划过电离层,无线电接收设备就会受到干扰,就能听到连续不断的“嚓嚓”声。科研人员统计都来不及,只能把声音录下来,反复辨别。

  英仙座的流星雨也能达到“下雨”的水平。肉眼虽然看不到,但无线电设备能感知到。就像地震,全世界每年发生500万次地震,仪器能感知到,但人类只能感知到3级以上地震。

  记者明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