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2049年武汉欲建成世界城市 将呈现“1+4”布局(图)

发布时间:2013-11-28 07:01:32来源:SRC-13

  桥隧联三镇成一市 百年前梦想成现实

  “填塞汉口前面之一部,使江身收窄。修直汉水入江曲折处……以隧道或铁桥联武汉为一市。收买市外空地,以免私人垄断。”这大胆超前的武汉建设规划,记录在1931年3月版《新中华民国分省图》湖北章节中。

  这是国民政府依据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对武汉所作规划的记载。继孙中山之后,孙武、张斐然等人先后主持制定了一系列规划,细化其提出的设想,奠定武汉百年规划的基础。

  1923年《汉口市政建筑计划书》将汉口分为商业区、工业区和农场规划建设。

  1929年《武汉特别市之设计方针》提出“以从事科学建设,谋产业之发达,并预防无秩序的人口膨胀”。

  1945年《武汉区域规划实施纲要》提出,武汉市中心区人口规模限制在120万人,将规划区域内的大小市镇作为卫星城镇发展。

  民国时期的这些建设规划,大多极具前瞻性,基本与武汉后来的发展相吻合。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

  武汉是弦上的箭

  看一下中国的地图,东部沿海地区,从辽东半岛一直到雷州半岛,像弓箭的弓背,京广线是弦,武汉就是弦上的箭,箭尾巴在成渝地区,东部则是长三角。武汉是我国未来城乡统筹、“四化”融合、新型城镇化的先行先试地区。

  一个城市能够发展、壮大,它的动力是什么?是它的产业,如果没有先行的产业,人到城市里面就变成了流民。武汉要建成大武汉,必须要考虑产业能够不断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

  汉面临三大机遇

  未来,武汉面临三个重要的历史机遇。

  未来学家说,全世界21世纪两个最大的事情,一个是中国的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史无前例,这个过程,就是武汉的历史机遇。目前,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已经被纳入国务院版图,“武汉2049”一定要有“城市群”的概念。

  第二个机遇,就是新的科技革命引起新的工业革命,制造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武汉可以结合科教优势、区位优势,以制造业实体经济为核心,贸易、金融、创新都围绕这个来做。

  还有一个机遇就是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说武汉得天独厚,淡水人均拥有量在世界排在前面,这是很大的优势。

  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

  整合经营好交通优势

  武汉的优势在哪儿?首先是地理优势。建设大武汉,需要恢复武汉是物流中心和客运中心的地位。

  关键是怎么进一步整合这些资源。四种运输方式应该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法国航空公司之所以要落地武汉,就因为武汉是高铁的枢纽,但是怎么把高铁的优势和航空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是下一步要做的文章。

  美国亚特兰大机场旅客发送量是世界第一,亚特兰大不是很大的城市,不到100万人,为什么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航空枢纽?就在于它善于经营,转机量非常大,达到了80%。天然优势、地理优势,并不意味着有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就在于整合、经营。

  新加坡2030

  八成建筑物为绿色建筑

  2008年,新加坡成立一个综合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最后形成面向20年以后的新加坡未来的增长策略,重点倡导绿色环保,从居住、交通、休闲和工作环境等四方面着手,推出和落实各种措施,提高本国的节能效率,完善居住环境。

  蓝图规划在2030年之前,至少使八成建筑物达到最基本的绿色建筑水平,整体能源耗量减少35%;个人生活方式更趋环保,个人用水量减少10%;脚踏车道网络将获得扩大,鼓励人们以脚踏车往返地铁站和住处。

  芝加哥2040

  成为人口多样性宜居社区

  《大芝加哥都市区2040区域框架规划》刚刚完成,这是涵盖大芝加哥都市区的区域性战略规划。

  大芝加哥都市区,包括芝加哥市周围伊利诺伊州东北部的6个县。规划者提出了大芝加哥都市区52个区域未来发展的目标。

  该区域未来35年规划的共同美好远景是:东北伊利诺伊将成为建立在人口多样性基础上的宜居社区,以及以健康的自然环境、全球竞争力和管理协作而闻名的区域。

  采写:记者 汪洋 摄影:楚天云图航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