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汤逊湖成武汉最大城中湖 东湖退居第二(图)

发布时间:2015-01-17 11:54:05来源:SRC-252

    原标题:汤逊湖“进城” 成武汉最大城中湖

 

  汤逊湖景色

  记者严珏 通讯员马陟 摄影 记者石一

  上周记者从汉口驱车上二环线转三环线,沿江夏大道行驶,大概一个小时左右,便可见到一大片辽阔的水面,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汤逊湖了。

  在阳光的映射下,湖面波光粼粼。一阵清新的风儿掠过,让在城里长时间呆在雾霾中的我们一下子呼吸到新鲜空气。湖面白鹭悠闲轻飞,一派恬淡和谐的迷人景象。

  汤逊湖“进城”顶替了东湖

  《武汉湖泊志》“湖泊之最”中显示,武汉最大城中湖泊是面积47.6平方公里的汤逊湖。以前排名第一的东湖在武汉湖泊中排名第六,前五名主要是新城区的斧头湖、鲁湖、后官湖、涨渡湖、汤逊湖。这些湖泊中此前仅东湖位于中心城区,因此成为国内最大城中湖。随着近年来武汉城区扩张加速,汤逊湖周边大部分地区被纳入中心城区。汤逊湖也正式“进城”,成最大城中湖。

  江夏区水政水资源科科长金国雄介绍,汤逊湖水系由武汉市洪山区的汤逊湖、黄家湖、南湖、青菱湖、野湖,江夏区的神山湖、郭家湖、道士湖、西湖等11个湖泊组成。东北部以蛇山、洪山、桂子山、关山分水岭与东沙湖水系为界;西北部濒临长江,各大小湖泊借巡司河及其他天然或人工港渠连成一片。非汛期湖水由陈家山闸、武泰闸排入长江,汛期内涝水由汤逊湖泵站抽排入江。

  汤逊湖鱼丸成了非遗产品

  武汉人都知道有个汤逊湖,但很多外地人则是吃了汤逊湖鱼丸,才知道汤逊湖。汤逊湖鱼丸,以汤逊湖中的花鲢、胖头等鱼为主要原料,经精心加工制作而成,做法是先把汤逊湖里的活鱼现杀,背部的肉做成鱼丸,其余部分长时间煨制成鱼汤,再把鱼丸放进汤里煮熟。汤逊湖鱼丸的做法到底是哪一位渔工发明的,什么时间发明的,已无从考证。但在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里就有“汤逊湖鱼丸”的一席之地。

  去年,记者曾有幸遇见过汤逊湖鱼丸的传承人刘涛。他介绍,从记事起,就知道家里人都会做鱼丸,自己十多岁就跟着爷爷父亲做鱼丸,至今已20多年,看一眼鱼,就知道大约有多重,能削下多少肉,该配多少料。

  据了解,鱼丸上桌时,半浮鱼汤中,锅底放一小炉,小火煨着,汤越来越香浓。而鱼丸也渐渐吸收了鱼汤的滋味,更爽滑可口,咬开后,还可清晰看到鱼茸仿佛绕着圆心一层层包裹而成。

  上桌之后,有经验的食客,并不急着先去打捞鱼丸,而是让鱼丸再略煮一下,等充分吸收汤汁后,入口最佳。但煮得太久,汁水太多,反而显得松散,鱼味淡薄汤味居上了,不如喝汤了。所以吃鱼丸,食客们也得把握火候。

  汤逊湖的传说

  庙山的由来

  古时,湖边有两个湾,湾里分别住着姓汤和姓孙的人家,湖名便叫汤孙湖。1997年,江夏区政府为招商引资,让湖名更响亮、更现代,将“孙”字加了一个“走之底”,改名“汤逊湖”。

  相传东海龙宫里,一只乌龟精偷偷溜出龙宫,来到汤逊湖兴风作浪。为了永远镇住乌龟精,当地百姓就在临湖的山上,建起一座真君庙,从此乌龟精再也不敢轻举妄动。真君庙里香火繁盛,吸引了一些云游的僧人在此聚集。人们便以庙为名,这一带统称为庙山。

  藏龙岛的由来

  以前,汤逊湖上有一个无名小岛,岛上住着百来户人家,靠打鱼为生。一条天龙,管着汤逊湖的水。涨水时,它把湖水往长江里抽;枯水时,它就把江水往湖里灌。岛上的百姓都念着天龙的好,天天给它烧香磕头。哪知,天龙被诬陷,玉帝把它变成了一截木头,丢在汤逊湖里。

  有一天,岛上一对夫妻下湖打鱼,一下网就打了一截木头,一无所获,夫妻俩只好划船回家。谁知道那截木头紧跟小船,还总是撞小船。夫妻俩吓得魂都没有了,使劲往岸上划,上了岸就往“知命”先生那里跑。

  “知命”先生掐指一算:那截木头就是天龙的化身,要是不搭救,过了九九八十一天,木头腐烂了,天龙就会沉到湖底,汤逊湖就会发大水,小岛也会淹没。“知命”先生想到一个办法,挖一个龙潭,把天龙藏到潭里养着。到了七七四十九天,天龙就还原真身,一如既往的照顾着岛上的村民。

  为了纪念天龙,人们就把这个无名小岛起名为藏龙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