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店门口挂满香肠吸引顾客
图为:老字号的花生酥倍受追捧
图为:纯手工制作的米酒格外甜
图为:摊主正在烙春卷皮
本报记者鄢婉 望隽 许洋
在银行办业务要拿号,在医院看病要拿号,但你听说过灌香肠也要拿号的吗?在武昌老城区,就有不少市民,为了能请老师傅亲自调味灌香肠,不惜提前一周拿号排队。
受欢迎的不仅是灌香肠,买手工花生酥要排长队,春卷皮一天能卖一百多斤……春节将至,记者走访江城年货市场,发现手工制作的年货格外走俏。
在几乎所有传统食品都已被放到工业化流水线上复制的今天,“手工”二字变得弥足珍贵。为什么人们越来越青睐手工制作的年货?不少市民说,因为在其中品得出小时候的味道、乡愁的味道。
老手调和色香味 灌香肠要先预约拿号
先预约,再拿号,最高峰时,要提前一周才能排上号去他家灌香肠。武昌大成路王氏香肠店老板王桂华笑着说:“冬至那天,我们店卖了1000斤!”
王氏香肠店位于大成路菜市场旁,几位工作人员正忙着绞肉、和肉泥、准备调料。57岁的王桂华说,35年前,王桂华的父亲就在大成路给人做香肠,后来,又将做香肠的秘诀传授给她。“香肠味道好,最大的秘诀就是手工调制每份调料。”王桂华说,花椒、辣椒等20多种调料,她都会精确过秤,按两给料。而其中的比例搭配,则是父亲传授的秘诀,也是香肠是否合口味的关键。
“微甜、中甜、重甜;微辣、麻辣、重辣……来一万个人,我可以根据他的口味需求,调出一万种味道!”王桂华称。现在,店里配有调好的调料包,但仍有不少老顾客,上门后点名让王桂华“现场调味”。
就因如此,每年冬至前后,这家小店门前排起的队伍都有几十米远。附近有间酒楼,每年都在这里订购几千斤香肠。还有客人灌好后,寄给美国、加拿大等地的亲友。
木锤手打味香浓 花生酥无奈限量出售
武昌胭脂路的老字号粤汉糖点,店铺不到10平方米,每天都被来自三镇的市民围得严严实实。从早上8点开门,忙到晚上8点关门,老板胡新初颇为自得地说:“连抽空吃个午饭都要挂牌解释,请假关门。”
60岁的李女士专门从关山赶来。她说,中午12点到,排队一个小时,还没轮到自己。“不过他家糖点真是好,我已经在这里买了五六年,每次来,我会把喜欢的糖点各拿两斤。”
胡新初说,目前,纯手工制作的糖点,全武汉也不多。最受欢迎的花生酥,也是制作工艺最麻烦的,一天最多只能做三四十斤,限量出售,因此格外受追捧。“选择熟脆的花生,与纯正麦芽糖混合后,使用木锤反复捶打,被打碎到看不见,花生酥就做出来了。”胡新初现场演示了制作过程。记者尝了一块,由于不放入任何食品添加剂,花生酥保持原生态风味,入口香甜酥脆,满口都是花生味道。
手工酿出甜蜜蜜 米酒一年卖十万多盒
“店子不大,生意蛮好,宣传都是靠街坊。”位于白沙洲长江紫都社区里的苗苗米酒店,酒香不怕巷子深,每天都有三镇居民慕名前来购买,更有电商找上门来订货,3斤一盒的米酒,一年要卖出十万多盒。
每天一大早,老板娘肖苗的制酒间就开始飘出阵阵甜香。肖苗带着几位老雇员,穿戴整齐,从蒸糯米、拌酒曲,到糯米装盒称重,再到发酵……每一个步骤都是纯手工完成。在发酵室里,肖苗指着一座由十几床被子堆起来的“小山包”说:“这里面捂的就是米酒。”肖苗说,他们家的米酒没有添加防腐剂,市民买回家后,只要保存得当,酒曲可以持续发酵45天,每天的滋味都不一样。
春节将近,米酒订单猛增。但肖苗说:“酿酒必须慢慢来,我不在乎赚钱,只想守护这个味道。”
饼铛烙出团圆图
春卷皮一天卖六千张
两张平底锅大小的铁饼铛下,小煤炉火正旺。蔡甸建新市场女摊主柳丹已经卖了8年春卷皮,只见她在一张饼铛上抹出一张薄薄的面皮。撕下来就是一张薄如蝉翼的春卷皮。
春卷不难做,功夫全在春卷皮上。超市里卖的速冻春卷皮厚、口感差,越来越多市民选择买皮自己包。柳丹说,一张春卷皮不过10克重,春节前她的店一天能卖一百多斤,约六千张。
除了春卷皮,烙豆丝也是一门手工活。在新洲三店街保河村、新泉村,做豆丝早已成为这里400多户居民的一项传统手艺,这两个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豆丝村”。每逢天晴,全村几百亩地里,均被晒满豆丝,年产豆丝一千万斤。
(作者:ADMIN)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