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他们是生命的守望者 长江救援志愿队用大爱守望大江

发布时间:2016-05-16 16:02:51来源:SRC-389

 

今年元旦,在武汉市青山区建设五路长江边,队员们进行水上救援演练。

 

 

武汉长江大桥下,队员们为环卫工传授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长江救援志愿队现由33个支队组成,成员达1187人。

湖北日报讯 文/记者 汪洋 图/记者 梅涛

本月18日,长江救援志愿队将迎来6周岁生日。

6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短一瞬;但这个英雄群体,经历了太多生死的考验、风浪的洗礼,书写了江城传奇。

长江救援志愿队成立于2010年5月18日,队员来自于武汉三镇多支冬泳队,平均年龄超过50岁。他们常年义务值守于长江、汉江岸线,先后拯救了400多人的生命。

本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冬泳爱好者、一个较为松散的民间团体,因为队员陈忠贵救人牺牲引发关注,一时间享誉全国。“签生死状”、“拿命博命”,成为他们救人壮举的标签。

众多荣誉接踵而来。走下颁奖台,这个英雄的群体归于平凡,但初心未改、本色依旧:遇到有人落水、溺水,仍然毫不犹豫跳江救命;平时不救人的时候,依然排班值守。

他们,是生命的守望者。

两组数字,一降一升的背后,折射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人性的光辉——

从200到22

武昌临江大道江滩152号,一间约20平方米的小房子,是长江救援志愿队大队部,队长张建民每天要来的地方。

在这里上班,他不拿一分钱工资,本来民政局安排了专门项目资金,可以列支,但都被他“节约”下来,“忙不过来的时候,可请大学生帮忙,适当给点报酬。”

4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辜蓓开始在这里上班,每月报酬2600元,主要负责各种文案和杂事,她亲眼目睹了张建民的各种忙碌,深有感触地说,“这是张队长的第二个家!”

每年6月以后,是长江救援志愿队最重要的“值守季”,要协调安排义务值守;随着7月16日武汉国际渡江节的临近,还要组织渡江队伍。

办公室空间狭小,堆放着各种救援器材,实在挤不下。张建民打报告申请了另外一间小房,作为救援器材仓库,目前正在加紧装修。

往外望,不远处就是浩浩荡荡的长江。每天,众多志愿者来回巡视,值守在长江、汉江武汉段约350公里岸线的危险水域。

办公室的墙面上,奖牌琳琅满目: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的“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武汉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武汉市模范市民群体”、“感动江城人物”……

在张建民看来,救援队荣誉越多,责任也越大。

去年底,长江救援志愿队年终总结会上,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负责人的一句话,让张建民备感欣慰——“你们挑战了不可能。”

统计显示:2010年前,两江武汉段每年溺水死亡200多人;2010年至2013年,每年70余人;到了2014年,下降至25人;2015年更少,22人,为历史同期最低。

溺亡人数的减少,长江救援志愿队功不可没。

去年6月1日到9月30日,在事故高发期,队员们日夜守护在两江四岸12个值守点。尽管枯燥难熬,有时还遇到白眼,但队员们从未放弃。

在张建民看来,没有什么比救起一条生命更让人欣慰。今年以来,队员们先后从江中救起9人,其中8人轻生,1人意外,他的微信群,记下了这些瞬间——

1月18日,汉口江滩队队员袁春生发现一名轻生女子,水已及腰,他赶紧上前拦腰抱住,在冷冷的江水中僵持10多分钟,直到110民警到来。

2月7日(除夕)清晨,硚口杨家河水域,东风队队员叶健华、蔡清平发现有人跳江,纵身扎进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将其救上岸,随后拨打110报警。

2月21日,一名黄陂妇女丢下4个小孩跳江轻生,被宗关队队员救起。

……

除了常规值守,队员们还背着各种救援设备,分别走进社区、企业、学校,作了20多场讲座,将安全知识和志愿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5月12日,“老男孩队”远赴新洲阳逻经济开发区第三小学,为孩子们讲授溺水自救知识。队员王义洪动情地说,不少溺水者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悲剧大多发生在暑假,他们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技能。“这些鲜活的生命逝去,令人叹息”。

从114到1187

长江救援志愿队为社会熟知,源于队员陈忠贵救人牺牲。

2014年10月25日,3名外地青年在长江、汉江交汇处游泳遇险,被多人合力救起,下水参与施救的陈忠贵不幸遇难。

一个陈忠贵牺牲了,更多的“陈忠贵”冒出来。

长江救援志愿队首任队长俞关荣回忆,当初发起成立长江救援志愿队时,22支冬泳队共114人加入。

俞关荣是远近闻名的“硬汉”,曾经救过几十个人。2005年,他的儿子在车间工作时触电,由于工友缺乏救生常识,丧失了黄金救援时间,不幸去世。俞关荣将目光转向长江、汉江时发现,冬泳队员自发救人,往往显得“鲁莽”,对频频发生的溺水事故难有根本的抑制。“能不能组建一支队伍,比较专业地开展预防和救援,让悲剧少发生一些?”2009年6月18日,俞关荣在悠游网发布“倡议成立志愿者救生基地”的网帖,引发网友跟帖点赞。

生命非儿戏。救援志愿队筹备成立之初,特意提高了“门槛”。报名表“报名须知”第五条特别注明:“本人在报名时意识到所志愿参与的救援行动本身所潜在的风险:包括人身伤害、物质和经济损失、工作受误,并且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赔偿。”不少人笑称,这是一张“生死状”。发下去的128张表,最终收回114张。

2015年4月,俞关荣已经66岁,“帅印”交给更年轻的张建民执掌。现在,加入的队伍已达33支,共1187人,救援范围扩大至蔡甸、新洲等新城区。

为什么如此踊跃?

江岸冬泳队年近八旬的队员廖世财说,参加冬泳有三重境界:“健身、交友、陶冶情操。”

长江救援志愿队秘书长郝振海说,这与“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理念高度契合。“你看着江面挺平静的,一个猛子下去,没准就被冲出十来米远,心一慌,就再难上来了!”

50岁出头的张汉平是一名公交车检验员,下班后,经常站在武汉长江大桥汉阳门桥下值守:“来这里玩的人多,每年都有人溺水。我有过溺水获救的经历,不能看着别人溺水而不去救。”

2014年夏天,他第一次在此处下水时,差点命丧大江,“7月的一天,江面7级大风,轮渡停航,我觉得挑战长江的机会来了,下水游往江心,江上风浪很大,劈头盖脸打来,我赶紧撤回,但怎么也抓不住岸边护坡,又被卷向江心,手忙脚乱,接连呛了好几口水。”危急关头,黄鹤楼冬泳队员施厚超从水下钻了出来,先拉他潜入水底,约半分钟后再浮上来,几个巨浪刚刚过去,这才化险为夷。从那以后,他拜施厚超为师,学习水上避险和水中救援技能。

张汉平加入了黄鹤楼冬泳队,经过一年学习和锻炼,去年夏天开始在江边义务值守,先后8次参与救援,共救出12名遇险者。

去年7月3日下午,张汉平照例在江边值守,突然听到呼救,循声望去,离岸20多米的水面,一名男子正在挣扎。张汉平赶紧叫上队友,带上救生圈向他游去,一番拼搏,终将他带出湍急的回流区。这名男子家住汉口,当天和妻子一起来武昌办事,中午喝了点酒,自认为水性不错,穿着短裤下到江里醒酒,不料遇险。

张汉平遇到最惊险的一次救援,是与另外5名队友联手,一口气救起4个人。那天,在武汉长江大桥附近的汉阳门码头附近,两名妇女和两名小孩被大浪卷走,要不是张汉平等人果断出手,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多次生死考验,张汉平越来越清晰地听到内心的声音:“救援有风险,生命价更高。”

守望生命

“我们是长江救援志愿队!我承诺:不求回报,不图感恩,用生命守望生命,用大爱守望大江!”

4月14日上午10时许,满身黑色劲装的队员站成方队,在武昌江滩大堤口公园内举臂宣誓,宣告长江救援应急队成立。

去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湖北监利翻沉,噩耗迅速扩散。

次日清晨,长江救援志愿队迅速组织身体好、水性好的骨干队员,租用两台面包车,带上橡皮冲锋舟,参与救援。早上8时,20名队员向监利进发,因为下雨加上交通管制,到达监利已近中午,他们下车步行,于下午1时许赶到沉船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请求准许下水救人。

3天后,队员们接到指令,到下游寻找失踪人员。第四天按要求返汉,沿江继续寻找。

这是长江救援志愿队第一次走出武汉参与水上救援,也是组建应急队的动因,“我们要有一支专业队伍,随时能够拉出去实施应急救援。”张建民说。

今年春节后,征集令发出,来自31个支队符合条件的70余人报名,选出首批46名队员。其中,男队员43名,女队员3名,最年轻的28岁,最年长者67岁,平均年龄55岁。他们均有两年以上值守或救援经历,拥有应急救护基本技能,近半考取水上救生员资格证。

截至目前,首批队员已接受6次培训。他们将分为两级“梯队”,在武汉及周边省市发生重大灾害时,“第一梯队”迅速奔赴现场实施救援,“第二梯队”作为替补。

长江救援志愿队收获了诸多荣誉,在人们心目中,这是一群“以命搏命”的英雄,但张建民并不提倡“以命搏命”。他说,凭借肉身,仅靠一只救生圈,风险很高,“更加专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长江救援志愿队的事迹经报道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武汉金融控投集团捐资21万元,购买了1台无人机、2台电脑、4条橡皮冲锋舟、4把抛绳枪以及一批急救包,还为每位队员配备了统一标识的工作服。

去年下半年,长江救援志愿队走进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栏目,某机构为他们赞助了为期4年的人身意外保险,队员遇到死亡或伤残,可获最高10万元的保险赔付。

另外,长江救援志愿队参加武汉市公益创投大赛,获得20万元项目资金,这笔钱将用于更新装备、组织培训等。

走过了6年,这个英雄的群体站在新的起点,人们寄予厚望:守望生命,温暖人间!

链接

获救者说

汉口全先生:我从小就在江里戏水。出事那天中午,我喝了点酒,一下水就抽筋,幸亏黄鹤楼冬泳队的兄弟及时相救,让我重获生命。

汉川轻生者:生命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结。有些简单的,我们自己就能解;有些复杂的,靠外力帮助才能解;而有些死结,靠自己和外力也不一定能解。这就是一个死结。但是在死结的关口,会有一些守护的天使帮你一把,把你重新带回人间,那时候死结也已化解,灵魂获得更深层次的自由。

山东游客:游完黄鹤楼,下到汉阳门,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见到长江,情不自禁下了水,哪料水流太急,我根本无法从漩涡中摆脱出来,如果不是救援队出手相救,我只有去见阎王爷了。

长江救援志愿队大事记

2009年6月,俞关荣在悠游网发帖倡议:“组建一支队伍,比较专业地开展救援。”

2010年3月,18支冬泳队队长齐聚一堂,酝酿组建长江救援志愿队,推选俞关荣被为队长。消息传出,又有4支冬泳队加入。

2010年5月,长江救援志愿队正式成立。

2014年5月,救援志愿队推出区域值守制度。整个夏天,每天都有志愿队员分时段轮流值守8个游泳人群密集区域。

2014年10月,来汉打工的3名外地青年晚饭后游泳遇险,多人合力将其救起,下水施救的陈忠贵不幸遇难。

2015年4月,张建民当选长江救援志愿队新一届队长。

2016年4月,长江救援应急队宣告成立。

托举守望相助的时代精神

评论

本报评论员 李思辉

他们本来只是一群冬泳爱好者,却结成了志愿救援的生命守望;他们没有强制要求,不取一分报酬,却在内心里达成了有险必救的约定;他们有着“以命搏命”的付出,却不希望别人称他们为“英雄”,只是为了守住那一颗初心……

长江救援志愿队的事迹在不断传播,阵容在不断扩大,救援也越来越专业,我们相信,这正是凡人善举的感染力使然,这正是“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行动感知,这正是因为身边的榜样“胜过无数空洞的说教”。正如当初那一纸朴素而郑重的“生死状”,志愿的精神于无声处延伸,救援的责任日复一日地坚守,汇聚成一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样本。

随时准备“纵身一跳,托举生命”,长江救援志愿队员没有高调的宣示,却是对“这个时代怎么了”的有力回答。身处思想多样、观念多元的时代,我们时常也会喟叹市场经济对精神世界的冲击,在“扶不扶”的讨论中感受道德的焦虑。但就是我们身边这些平凡的英雄,给了我们安全和温暖,向我们清晰地证明:真善美依然是这个社会的定盘星,根植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道德基因依然活跃,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美德依然坚挺。“用生命守望生命,用大爱守望大江”,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古道热肠,看到了“舍身而取义”的侠骨丹心。他们一次次跳入冰冷的长江,一次次托举起危险中的生命,也托举起守望相助的时代精神。

六年过去,长江救援志愿队已经从一支默默无闻的队伍,变为一个众人皆知的群体,但我们还要去记录他们在大江边上的坚守,礼赞他们对这个城市、对这个时代的精神贡献。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光谱,由每一个小小水滴折射而成。你我的道德行动怎样,社会的道德风尚便是怎样;每个人担负起一分道德责任,社会的道德水准就因此而托起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