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杨在巴山农牧养殖基地长江日报记者蒋太旭 摄
9日晚,回汉参加完2018年江夏区发展新党员对象培训班的董杨,风尘仆仆地从武汉直飞拉萨,连夜赶回位于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金鲁村的巴山农牧实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
该养殖基地是武汉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从武汉引进的产业援藏扶贫项目,董杨是该项目当地负责人。从都市白领到雪域“猪倌”,这位来自武汉的90后女孩,两年前,坐在一台新吸粪车的罐车内进藏的,4天4夜跋涉4000多公里。
进藏前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今年28岁的董杨,原是武汉一家企业的白领。两年前,因丈夫胡会平被公司派到西藏参与该项目的筹备与建设,她也毅然从原单位辞职,受聘丈夫所在公司,被派遣到西藏,成为该项目当地负责人。
2016年8月底,因基地急需吸粪车运输沼液,董杨第一次进藏就负责押运一台新吸粪车及相关设备。驾驶室只能坐3人,除2名司机,董杨将仅有的位子让给随行的同事,自己则爬进后部的罐车里。
罐车内仅入口处留有缝隙可供换气,娇弱的董杨就这样一路翻山越岭,经过4天4夜颠簸抵达目的地。
如今,在养殖基地,董杨笑着对进藏采访的长江日报记者说:“进藏前,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董杨说,最艰苦的日子是刚进藏的那几个月,筹建工作事务繁杂,还没完全适应高原环境的她,不得不四处奔波,跑手续,进材料,组织人施工,有时累得连气都喘不过来,晚上也睡不了几个小时。
特别是每年二三月份当地常刮很大的风沙。“通讯信号时常中断,有时一个人走在路上,特别无助,这个时候就特别思念在武汉的女儿,思念得想哭。”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看起来柔弱的董杨咬牙完成了养殖基地的筹建工作。
当地53户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巴山农牧养殖基地海拔4000多米,占地140亩的场区内,猪舍14栋,职工宿舍、食堂、办公室、饲料仓库、兽医师、消毒室一应俱全。
项目总投资1.04亿元,已完成9100万元的投资,今年10月屠宰厂建成后,年内可出栏2万头生猪,明年达5万头,后年将达10万头的规模,将成为整个西藏地区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
在董杨看来,这笔来自武汉援藏招商引资的巨大投资,不仅仅是建设起了一座改变山南养殖业格局的现代化基地,更为当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工作机会。
39岁的尼玛次仁腿脚不便,生活困难。被董杨招进巴山农牧养殖基地后,负责保洁、操作铲车等工作,勤劳的他月月全勤,收入成了公司里最高的。他乐哈哈地说:“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金鲁村居委会第一支书格列介绍,社区有202户800人,去年,当地“建档立卡”的53户贫困人口186人全部“脱贫摘帽”,养殖基地的建设功不可没。
当年7月,基地还联合武汉6家爱心企业,共同为金鲁居委会捐赠32万元“创业资金”。
想起5岁女儿她眼里噙着泪水
养殖基地的建设,改善了当地困难群众的生活。但董杨还有一个心愿,在这片土地上引入现代管理机制,为今后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在养殖基地大门外一处荒地,董杨和同事们从中辟出一块实验田试种玉米。去年他们曾在山上试种,没有成功。今年他们又将试验地选在了山下。
“试种成功后,我们将和当地居委会发动当地农牧民大面积种植并全部回购,既解决基地饲料供应,又可为当地居民带来新增收渠道。”10日,董杨欣喜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地里的玉米已长出了可爱的绿苗!
此刻,噙着泪的她又想起在武汉随奶奶生活的5岁女儿。几天前她回武汉,在朋友圈为女儿写下一段话:“昨天知道我回来你就高兴得手舞足蹈,然后下飞机后就是电话、视频。最后我到楼下了,你就说出来接我,当我出电梯就看到你在电梯门口等我,然后牵着我的手一起回家。幸福其实很简单……谢谢你,我的宝贝!”
长江日报记者蒋太旭
(作者: 编辑:张惟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