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人员密集场所反恐防范规范标准实施 防冲撞装置可升降多项举措疏散人流

发布时间:2018-10-25 08:50:22来源:长江日报

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每个入口均安装有可遥控的防冲撞升降柱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10月10日,由武汉市反恐办、市质监局共同组织,市标准化研究院主导制订的《武汉市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正式实施。管理规范对公共供水、电网、燃油供储、燃气供储、城市轨道交通、桥隧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商场超市等8大重点领域反恐防范系统制订标准。

人员密集场所人流集中,一旦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目标,极易造成重大伤亡。武汉市反恐办介绍,为全面加强我市人员密集场所反恐安全防范工作,严防极端事件发生,必须将其作为重点领域,纳入《武汉市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组成部分。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标准根据我市公共活动广场、旅游景点、公共娱乐场所、公共商贸场所、公交车站与客运站以及公共服务场所等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反恐怖防范的需要,研究制定了人员密集场所的反恐怖防范原则、重要部位、常态反恐怖防范、非常态反恐怖防范、应急预案和监督、检查等内容,全面提升人员密集场所的反恐防范能力。

物防技防升级

可升降式防撞桩智能设防

反恐怖物防包括防冲撞装置、实体防护设施、应急用品和分流、疏导设施等。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的驾车冲撞袭击,标准中专门就防冲撞装置设置的类型、防撞参数、布防密度进行了规定。16日—18日,记者在江城多处人员密集场所看到,不少防冲撞装置已经升级。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展览场馆,每年近百场展会,近300万人参与展会及活动,安全防范不容忽视。

记者在国博中心二级平台B4出入口看到,路口设有12根、每根高约80厘米的可升降式防撞桩。安保人员演示时,将遥控器轻轻一按,可升降式防撞桩就会升高,防撞桩采用特制钢材料,比石墩更能经受强力冲撞。再用遥控器一按,防撞桩又能下降到与地面完全平齐,丝毫不影响人车通行。

为加强反恐基础设施,国博中心花费几十万元,在二级平台的路口共安装了34根可升降式防撞桩,形成展会核心区全闭环。武汉国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路口设置可升降式防撞桩,活动期间升起立柱,可阻挡无关车辆进入;紧急情况下,降下立柱后可保证应急车辆顺利通过。

这只是国博中心反恐安全防范措施之一。在二级平台上,记者还看到设有两个报警按钮,若发生突发情况,群众可按下报警,该按钮与国博中心中央控制室连接,接到报警后,安保人员就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国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央控制室系统与公安机关安全防范系统联网、对接,可做到第一时间获知信息,第一时间调度指挥,第一时间处置,“国博中心投入使用以来,虽然没有发生过不安全状况,但要时刻做到防患于未然”。

201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施行,要求“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90天”。国博中心之前 “保存期限为30日”,对照新要求,国博立即加大投入,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国博中心拿出数十万元资金,更换了监控视频系统、监控摄像头。目前,国博中心已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大部分为高清探头。同时,国博中心还设有应急广播、人员计数、一键报警等系统,展会设置安检门、X光机、手持金属探测器等安检设备,对场所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监控。

每当有展会时,国博中心人防、技防、物防“各就各位”,现场还配备安保力量进行巡逻。

据介绍,国博中心还设有国博派出所和国博警务室。为加强安保力量,国博中心主动与公安机关对接,对公司所有安保人员及员工进行背景审查,及时掌控动态信息。同时,还制定应急预案及反恐防爆培训和实战演练方案,并对安保力量定期开展培训演练。

实时监测人流量

多项措施有效疏散人群

市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坚持“政府监管、单位负责、预防为主、保障安全”的原则,结合武汉市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将人流计数器引进技防系统,全面提升人员密集场所的反恐怖防范能力。

记者在武昌区户部巷看到,这里对人流量进行实时监测,依据人流量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一旦发现人流量有增大的趋势,立即进行风险预警,提示采取疏散措施,安排人员引导人流有序疏散。

据悉,户部巷是我市著名旅游景点,在0.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商居混杂,房屋密度高,人流量大。十一期间最高峰时曾高达18万人。

武昌区中华路街相关负责人介绍,对照反恐防范标准,区、街、户部巷整合力量下大力气抓落实。经费、人员、设施设备都给予了充分保障。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保障警务室、微型消防站的房屋及硬件设施。警务室、消防站与户部巷管委员联勤联动,三位一体,合力保障安全。

据介绍,户部巷除了公安民警、消防人员定点执勤外,还整合城管、工商、食药监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的商户、居民,组成强大的人防团队,不定期进行反恐防范演练,提升户部巷整体反恐防范水平。

为了实现人员快速疏散,户部巷配备了人流量统计设备、广播系统等。同时,户部巷的周边安全环境也不断改善。今年十一前,武昌区进行综合执法,取缔民主路西端无序停车场,确保人员疏散通道;在民主路解放路段,全部配置护栏设施,形成屏障,有效疏散人流。

中华路街还建立了交通诱导系统,整合周边停车场及交通标识标牌,与3家单车公司对接,引导单车有序停放,进一步保障了人员的疏散通道。

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及游客,发生突发状况时应保持冷静,听从现场指挥,有序疏散。

提前介入规划

公共安全基础设施遵循“四同步”

市反恐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员密集场所的反恐安全防范措施,与企业的认可、重视程度和社会责任密切相关。

为全面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反恐安全防范工作,反恐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单位成立专班,在体育场馆、景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场所项目建设时,从项目设计规划阶段就提前介入,按照标准,指导建设单位同步开展公共安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实现了“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使用”四同步,确保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效果。

据了解,武汉军运会35个场馆安保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场馆建设“四同步”,为安保提供有力支撑。

汉阳区反恐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员密集场所反恐防范标准遵循“四同步”,不仅可强化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而且还可避免在项目建成后出现二次更改,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长江日报记者唐煜 刘睿彻 通讯员胡琼之 李伟 盛亚东

    链接>>>

    公共场所

    有哪些“保护神”

    公共场所一般都有完善的防火、灭火设施和紧急出口

    1.报警开关。在公共场所,均有红底黄字的“报警开关”标志,箭头指向位置即按钮位置。

    2.灭火器。走廊配有干粉灭火器箱,上面贴有红色“灭火器”标志。

    3.安全出口。楼层内设有事故照明灯,可见清淅的“安全出口”标志。

    4.消防设施。在走廊或者楼梯有消防栓,附近配有消防带。

    切 记

    处于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去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务必留心疏散通道、灭火设施和紧急出口及楼梯等所在方位,以便关键时刻能尽快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