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城乡社区组织网络,创新社区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公共服务进社区。
[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倡导公共资源和领域向社会组织开放,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全省每万人拥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3人以上
[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全面落实中小城市、小城镇以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为基本准入条件的户口迁移制度,引导流动人口有序融入城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推动带薪年休假、高温劳动保护和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等法律法规政策的落实。促进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努力化解社会矛盾]
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积极推动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建立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新形势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改善交通出行环境]
加快路网建设,发展便捷交通,遵循“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原则,布局和建设有效衔接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枢纽,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全面实现“村村通”。
[保障食品药品和饮水安全]
●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安全监管能力。解决现已查明的、剩余的15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38%
[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全省居民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达到45%以上
●100%的城市社区和60%以上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惠民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村镇文化和家庭文化。
60万
城镇每年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以上
95%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11.1年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1年
70%
医疗救助对象救助比例达到70%
76.7岁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7岁
6.5‰
全省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明显改善,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4.5张
每千人口病床位数达到4.5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4人,城乡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45%
全省居民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达到45%以上
本版制图数据来源:《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
文字:记者 李先宏摄影:记者 张朋制图:徐云
(作者: 编辑:李先宏)